首页 -> 2004年第1期
贫乏而奢侈的相对主义批评
作者:周保欣
随着上世纪80代以来当代中国卡里斯玛的最终解体,我们步入了一个文化上的战国时代。这种文化状况用庄子的话来描述,就是“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庄子·天下》),用当下流行的术语来概括,就是文化上的多边主义和价值论上的多元化。这是一个思想分裂的时代,没有什么知识和思想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什么权威是不证自明的。当神话时代的绝对主体、天地秩序、神授特权消失后,由个体出场,运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重新整理和修复这个世界的精神秩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文学批评在这样的文化现实里,如鱼得水地分享着这个时代的巨大意义,思想、言说、阐释、发问、对话、争鸣、个性、锋芒等等,在这些颇具时代色彩的词语背后,文学批评有力地修正了过去众口一词的“转述者”角色。
应该说,这样的文化格局是符合知识分子精神逻辑和情感意愿的。因为谁都知道,自由、民主、平等、公义……这些价值语词,在整个20世纪,是怎样被中国知识分子牢牢捆绑在改造中国的“现代性”战车上,并且几代人为之奋斗甚至蹀血。谁都知道,以思想、言说和批判为职责的知识分子,自由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当1997年葛红兵提出他的“相对主义批评观”,为个体身份争取言说的合法性,试图以此作为建立批评格局的新的文化基础时,学术界听到的更多是赞颂之声。他的“相对主义”不仅被赋予“专制的天敌、蒙昧的解药、自由的利剑、解放的法宝”,反击“绝对主义”和“独断论”的无限神魅,①还被看作“超越了高高在上的貌似绝对正确的道德评判,超越了学术界等级森严的尊卑之分,既不独尊一家或独尊‘正宗’,也不赶时髦追潮头,而是以真诚、执着之心坚守‘自我’立场,符合文学作为个体操作的个性追求特征,适应了文学多元化发展的要求”。②然而饶有意味的是,几乎在我们为文化相对主义的到来额首相庆的同时,这个时代的文学批评却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诸多诘难,诸如文学现场的“失语”、“精神贫血”、“语词狂欢”、“道德失范”、“语言暴力”、“批评失位”、“话语霸权”等等,种种诟病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众声讨伐的话语场景。只要我们细心审察,就能发现这样的诘难已经构成当今文坛一种最强劲的声音并且若干年来从没有中断过。虽然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诗学”和“修辞学”、批评家作为“吹毛求疵的人”,任何对于批评或批评家本身的批评都再正常不过,但是像如此这般猛烈、尖锐,如此这般把批评的焦点集中在批评的外部(比如批评的道德、批评家人格问题)而不是进入批评本体层面、对批评艺术进行一种科学的提升,这样的反批评就非常值得警惕。对于批评状况的不满是来自多方面的:作家们不满。他们抱怨中国“没有别林斯基式的伟大批评家”(高建群语),抱怨批评家艺术直觉、审美感受能力的普遍匮乏,“他们的艺术直觉普遍为负数”,甚至尖锐的认为“当代文学评论并不存在。有的只是一伙面目猥琐的食腐肉者。他们一向以年轻作家的血肉为生,为了掩盖这个事实他们攻击自己的衣食父母”;③媒体和一般读者不满。他们指责文学批评卖弄学问的学究气,假深沉,不说人话,老百姓看不懂,并且不习惯批评家们摆出“强势群体”的派头,“时刻把老百姓挂在心上,还随时准备判定别人的生死”;④批评界自身不满。他们对于批评面对创作现象时失去了过去那种高屋建瓴的艺术感悟和审美把握能力而甚感不安,对于文学批评中出现的种种背离了批评本体和批评道德的“非批评”现象加以严辞斥责。他们甚至从“批评家”身份的怀疑开始,质疑批评的有效性,“我们还一直缺乏对批评家身份的自我定位,即关于批评家自身素质、修养、品格的全方位思考,特别是批评家自我艺术人格和批评之间内在关系的强有力反思,导致了批评家自我角色的不断游移和话语的频频失位”。⑤相比较作家群体、媒体和一般读者难免有些情绪化和过激的表达,这种来自批评内部对于文学批评现状的解剖、担忧、反思、检讨,也许更多了点对于批评自身的关怀,对批评中存在的问题症结摸得更准、问题也提得更深刻些。
当下的文学批评状况使得“相对主义”变得十分可疑起来。人们会如此质问:“相对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如果说“相对主义”意味着绝对主义话语体系的彻底崩解,意味着个体本位的真正建立,意味着文化个体的大解放、大自由,那么,在作为历史性存在的“达摩克力斯”之剑从我们的精神上空消失,在我们的“个体”获得相当可观的精神解放与自由之后,作为担当着文化生产和思想生产的知识主体,我们的“个体”迅速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们是以怎样的文化实践阐释着这种难能可贵的自由?
这样的追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分析的重要视角。反观近些年来的当代文学批评,我们发现,被解放的“个体”们并没有聚合成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力量,担负起人类精神家园建设的积极使命,相反,在失去价值权威的召唤和约束后,“个体”们迅速呈现出溃败、颓散、游弋的状态,在语言和思想的旷野中,他们有的左冲右突,茫然四顾,不安地寻找在新的文化现实中的发言位置和发言方式,有的迅速消泯内心同现实的紧张冲突,很快融进新的文化现实,与之形成一种新的寄生关系。从文学批评的状况中,我们不难看出,近年来的文学批评的确存在诸多不好的趣味和趋向。大致来说,我把它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具主义”的“学术化”
批评和学术本身不是对立的,但是当学术被剥离了一种科学精神,沦落为生存层面的职业和手段后,这样的“学术”体现出什么样的批评精神就是可疑的。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力量越来越明显地集中在以大学教师、博士、硕士生为主导的学院高墙内。繁重的教学、科研、学习任务,本来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广泛的接触作品。缺乏大量的期刊阅读,缺乏个案的分析,专注于批评的思想深度,构成学院批评的一个共同特点。加之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和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存在不可避免的隔离,他们的批评从来就有点不食人间烟火。而近年来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的学术量化考评,却是批评陷入困境的另一致命因素,因为我们很难想像,当批评和“学术成果统计”、“业绩点”、“等级评定”、“年终奖金”、“职称评定”等生存性命题如此紧密联系的时候,批评还有多少空间是属于判断、阐释、审美的,还有多少精神力量是令人信服的。近年来,为了职称、等级评审,为了获得学位答辩资格,学术写作上雇佣“枪手”,论文发表上与学术期刊讨价还价这种现象早已是见怪不怪。这虽然更多的是制度层面上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代批评的衰落和学院体制以及当代批评主体的身份构成有很深的渊源。
二、“贵族主义”的“沙龙化”
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在撤离意识形态意义叙事现场后,文学批评在部分人手里并不是返回到日常性的,以审美、判断、阐释为目的的批评本体上来,而是渐渐退回一种以“话语”为本体的趣味式批评上来。有些批评家喜爱故作高人之语,停留在玩味一些似是而非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干系的玄思妙想上,他们对一些抽象的问题高谈阔论、旁征博引、才华横溢,但唯独没有和文学发生任何关系,没有传达出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精神生活的任何信息;有些人热衷于三两成群的“圈子”内的对话、讨论、争鸣、商榷,表面看起来非常热烈,实际却做作、虚假,把批评引向一种狭隘的“沙龙”事务;有些人热衷于同学术刊物一道,炮制出一些足以引人注目的“名牌理论”,以拥有“话语”的发明权和解释权而沾沾自喜。批评在这些人手里染上了空谈、闲谈、清谈的贵族风气和闲适情调,批评忽略了对于公共事务和公共空间应有的关注。批评不再承担对文学、社会和人生的承诺,不再承担判断、阐释和交流、沟通的义务。批评变成了一种趣味,一种象征,一种体现文人、学者、批评家身份的语言行为。
三、“犬儒主义”的“无个性化”
相对主义时代最大的思想病毒就是我们失去了最起码的判断。面对作家作品,批评大面积地表现出一种不温不火、毫无个人锋芒、可以随意置换背景和对象的温和态度。用批评家谢有顺的话说,就是“许多批评家,可以对一部作品进行长篇大论,但他惟独在这部作品是好是坏、是平庸还是独创这样一些基本的问题上语焉不详,他拒绝下判断,批评对他来说,更多的是自言自语式的滔滔不绝,并不触及作品的本质”。⑥显然,这是一种安全的批评。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我想不外乎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批评家本来就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言说依据,所以他们的批评只能是对作品的一种重复、还原和转述;另一种情况,则可能是批评家并没有丧失自己判断的能力和判断的立场,而是说他们丧失了判断的勇气和判断的自信。因为,在我们这样的时代,坚守某种理想和立场,很容易被指责为“虚妄”、“乌托邦”,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某种不光彩的历史身份,这是批评家们羞怯或者说胆怯的原因。但是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当代文学批评中个性的昏迷和丧失,实际上都是精神危机的一种器质性病症体现。
四、“知识主义”的“表演化”
当代文学批评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它的非凡“表演”气质。从80年代赶集式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新概念”批评开始,文学批评就养成了对“观念”和“理论”的推崇和“跟风”恶习,现在,这种恶习非但没有根除,相反,在90年代批评理论资源更为丰富的情况下,这种具有话语表演性质的批评更有了用武之地。文学批评实践中,理论往往轻而易举的取代文学创作从而成为批评的本身,批评成为理论的自我诠释和佐证。批评被理论所支配。尤其是在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处理上,批评主体对理论述说的渴望远远超出了批评本体的承担,探知理论真相的激情,覆盖、压制了批评家内心的真实体会。按照词语的固有释义,“表演”具有“展现技艺”、“示范”等多重含义,在当代文学批评中,这样的“表演”展现的显然不是批评技艺的正确部分,它更多显现出——甚至不乏炫耀的是批评者的“知识”图景。批评的本质在理论喧嚣中迷失,批评所必须面对的审美丰富性和人生丰富性被卸载后,批评的画屏上显现的只能是经过技术处理的、冷漠的理论线条。
五、“黑幕主义”的“江湖化”
“江湖”的文化特征在于对“权力”和“暴力”的推崇,这是由于“江湖”中缺乏一种普遍的以江湖利益为最高原则、以道德标准为根本基础的体制性权力,因此,“江湖”的权力分配遵从的是“成王败寇”的原则,充满暴戾之气和杀伐之音。“江湖”从来就是门派林立、等级森严。当代文学批评的某些状况,可以看作是这种江湖文化的最好图解。一种是“义气”式批评。不管作品水平如何,既然是“好兄弟讲义气”,吹、拍、哄、抬、捧,指鹿为马,言必巨著,理所当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一种是“门户式”批评。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三五人或数人抱成一团,谁侵犯了“门派”利益,挑战了“我们的”权威,自然有人拔刀相助,帮凶寻仇,攻讦谩骂;最重要的是后生晚辈历练出来的“江湖”成功宝典,颇有几分值得借鉴,那就是“弑名篡位”和“挑战经典”。这些年来批评界屡屡上演骂名人、骂死人、骂女人的闹剧,的确是一些江湖新贵们扬名立万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
以上述及的几个方面不能说就构成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主流,并且我的本意也不在于给当代批评揭短。我试图想探明的是,在文化相对主义的个体化时代里,我们的文化个体们的真实表现是怎样的,究竟是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还是在自由的天空下挥霍?我们知道,自由是和创造密切联系的。自由之所以被肯定,首先就在于它包含着对人们自由思考、自由创造的尊重。美国学者达尔在其著作《论清除美国民主的某些障碍》中,提出了“一种诊断的方法来检验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