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质疑西马:通俗文学的存在是合理的吗?

作者:陈 绮




  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个文艺思想,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但除了葛兰西及其追随者如威廉斯等人以外,其他无论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审美之维"、"现代主义"或者干脆说"艺术"等等都是把通俗文学排除在讨论、考虑的范围之外,即叫"非文学"。尽管他的受众远远多于精英文学。而拯救社会、拯救艺术的精英文学却总是依附于少数精英人物的身上,这就使得其整个理论都带有浓厚的贵族化色彩,也因此而对整个社会起不到多少动摇和唤醒作用,偏激的理论反倒成了空洞的呼喊。
  另外,我们不难发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谈及文学之类,大多都把目光投射到19世纪及其以前的"历史"文学,对当下文学则多持批判态度,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论争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使得有些理论固步自封,并且一味地以纯文学的标准和姿态去打量通俗文学,造成了现在与过去的理论断裂,也阻扰了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相互对话的可能。
  除本杰明以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都把科技的进步、复制技术的发达当作导致人的异化,扼杀文学个性的罪魁祸首。比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于批量生产的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电影、收音机、书报杂志都是同一个系统。每一领域都是独立的,但所有领域又是相互联系的,甚至政治上的对手,他们的美学活动也是同样颂扬铁的韵律。"18
  复制是为了传播,通俗文学要传播,精英文学也需要传播,因而复制只是一种中性的手段,把这一手段认为是助纣为虐的工具似乎不妥,而认为它是使真正的艺术沦落的帮凶,也似乎有些过激。
  艺术若真为艺术,无论复制多少,他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结果只是使更多的人得以欣赏,其审美价值并不会降低,除非评论家们指的是它的货币价值,那的确会因为数目的增多而贬值,但这又是评论家们所不屑于甚至耻于谈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复制是普及艺术的一个很好的手段。退一步讲,精英文学真的是在通俗文学的挤压下衰落的吗?抑或是创作者本身面对现状的浮躁而造成创造性的衰竭?却反过来归咎于通俗文学的盛行?"真正的艺术"--如果非要这么称呼的话,真的不存在了吗?或许真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所说,只能在历史中追寻?
  不可否认,通俗文学的确存在某些弊端,但我们也因看到它能吸引包括许多知识分子在内的读者这一事实,精英文学不应生来就注定是精英文学,它可能也有通俗文学的外表或者是向庸俗文学转变的可能,通俗文学也不应像个生来苦命的孩子,总也摆脱不了在苛刻抨击的阴影中生存,感受不到温暖的理性批评的阳光,从通俗文学跻身到高雅文学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这其中有一个雅俗文学价值转换的问题,是需要客观公正的看待的。另一方面,作家艺术家该做的也不是对他者的极力谴责,而应反思自身,并用自身的创造性、个性、责任感建构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一面愤怒、一面羡慕。
  任何一种理论一经产生,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有其先锋性和探索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弊端和纰漏,也正是这种内在动力的存在,才使得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反过来说,对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应一味膜拜,将其视为教科书。的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重要论题,值得我们国内学界借鉴,但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本土的理论建设才是我们最为迫切的任务。中国的文学理论家不应该是穷孩子,老觉得自己的东西拿不出手。只是呆呆地望着别人的富有羡慕不已。
  ①141516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第145-148页。
  ②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94页。
  ③④葛兰西《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第17页。
  ⑤参阅傅德根《威廉斯与文化领导权》,《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⑥李春青《文学应该"入主"大众文化》,《东方论坛》1994年第1期。
  ⑦⑧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136页,第274-275页。
  ⑨18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第112-113页。
  ⑩11陈定家《"审美之维"与"单向度的人"--马尔库赛美学思想研究札记》《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31-32页。
  12杨晓莲《论阿多诺的艺术观》,《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第55页。
  13阿多诺《美学理论》,《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7张永刚《雅俗变易--文学价值转换的一种方式》,《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49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