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论80后文学的“偶像化”写作
作者:江 冰
笔者在80后文学系列论文之首《试论80后文学命名的意义》中已经涉及偶像派,数月以来,一个结论愈见清晰:处于信息社会的今天,许多响亮而显赫的“名头”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指称,所有指称在获得命名的同时,就在经受选择、淘汰和沉淀的过程。它的消失也许同它的成名,具有相同的速度:快速成名和快速消失。对此,我们大可以宽容之心对待,视其为某种“命名暴力”的行为,反而是抬举和高估了它的力量。在网络和新媒体极速发展的当下,许多命名就像奇幻世界中的小精灵,一个个令你眼花缭乱地登场,又一个个变戏法式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偶像化”或“偶像派”还不是一场稍纵即逝的风花雪月,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构成了本文试图探究的动力所在。
一、何谓“偶像化”写作?
就80后文学形态看,我们试图从以下几点描述“偶像化”写作的基本特征——1、追求形式的甜美。被称为“偶像派”的80后写手,登场之初,就深知形式的重要性,优美轻灵的文字,奇幻飘忽的感觉,浪漫主义的风格,不求深刻但求动人的青春话语……所有这些都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广告文案的创作公式,“KISS公式”,即英文Keep It Sweet and Simpl。直译为“令其甜美并简洁”。KISS公式的核心是甜美,甜美的要领是打动人心。
从几千年中国文学史来看,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传播者,比80后更看重文学形式传播效果,在“偶像化”写作中,形式常常大于内容。在80后的写手和他们身后的市场策划者那里,作品被作为一件可意的商品,精心的包装向消费人群昭示:“多么甜美动人呀!”打动人心也是偶像化作品传播的第一要义。
2、“青春偶像”的装扮。80后文学的巨大市场是中国上亿人口的青少年,在14-24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心目中,偶像的号召力极大。
80后文学之前,中国的作家并非没有成为偶像的可能,但在偶像之前,必须有一个成名的阶段:多年艰苦写作→作品巨大反响→作家出名→渐成偶像。这个阶段第一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第二即便成为偶像也大多在相对狭窄的领域,因为文学作品在媒介中较之文艺、体育并无传播优势。但80后写手在网络崭露头角之始,就已经自觉地装扮成“青春偶像”,从而大大缩短了出名的距离。媒体的神奇力仿佛点石成金,丑小鸭变天鹅,灰姑娘成公主。中央电视台“非常6+1”栏目正是今天传媒打造偶像理念的通俗化演绎。
3、扣住“青春”的书写。“偶像化”写作的一个关键点是紧紧扣住“青春”。他们清楚地知道:扣住青春,也就扣住了人心;扣住了人心,也就扣住了阅读市场的命脉;扣住了市场命脉,也就扣住了“出名”和利润。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于,偶像化写作的内容、题材、风格、形式都属于青年题材,并具有强烈的时尚色彩,作品的主题多定位在当下青少年的“青春遭遇”,读者对象也定位在固定年龄段的阅读人群中,同时通过网络达到一种良好的互动。80后写手“青春”的书写甚至借助网络空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青年“亚文化群落”,或者称之为“青年文化空间”。
这种空间氛围的着意渲染甚至造成了一种“圈子”,在青春旗帜的虚掩下,原本试图宣判集体主义终结的个人话语,重新“统一”为一种与“公众话语”相对疏离的“分众话语”,原本属于虚拟空间的网络竟然成为一个大本营,某种属于“分众”的“断代史”似乎正在被奇怪地书写。而80后写手在这一空间中上下翻腾,游若蛟龙。
4、明确的商业化运作。在每一个成功的现代商业故事后面,大多有一个精心的策划。
80后文学的迅速成长至少已经是一个商业成功的范例。那么,在80后的背后又有什么呢?
80后文学成长的背后始终站着一批老谋深算、用心良苦的商业策划高手。回顾中国策划行业,第一拨策划师往往从如何借助媒体抓眼球入手,他们的商业意识更多地是通过媒体炒作、活动宣传来体现,比如新华社记者出身的王志纲,他认为“成功策划的核心是理念设计”。尽管王志纲也强调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但他所处的时代,毕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
80后诞生的年代则不同,网络的泡沫消退了,股市的疯狂平静了,金融的冒险收场了,经受了市场风风雨雨的策划人也逐渐成熟了。他们的策划从一开始就成功地跳过理念,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在鲜明的商业意识的指导下,一步步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网站的成长其本身就有赖于高明的商业策划。包装郭敬明等人的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多年前就以“布老虎丛书”品牌营销成功,从而积累了运作品牌的丰富经验。而80后文学偶像化的趋向,正是品牌营销和目标营销战略计划的一个具体实施环节。中国历史上某位皇帝眼见青年才俊摩肩接踵进入科举考场,不禁仰天大笑曰:天下英雄尽入我掌中。今天的策划人虽未做仰天状,但内心早已盘算百遍如何将天下之利一网打尽!
二、“偶像化”与“偶像派”
在80后文学的写手中,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三人的“偶像化”程度最高。韩寒已经成为反叛现行教育制度青年偶像。我以为将来写中国当代社会史,韩寒也可提上一笔,因为高考制度把几千万的高中生压抑得太惨,终于有一个人出来“尖叫”一声,“沉默的大多数”虽无法公开响应,私下里都不免津津乐道。很难说韩寒的一声“尖叫”对教育制度改革起到什么作用,但至少成为“被压抑群体”的一次宣泄。发行110万册的惊人数目,多少也说明同龄人的一种回应。韩寒在他的成名作《三重门》增订版里自撰的个人简历,活画出他作为“叛逆者”的形象,文内有这样的一些句子——
1999浮出海面获首届新概念作文大奖
1999顽主写《三重门》一年
1999看上去很美成绩单挂红灯七盏留级
1999过把瘾就死于《新民晚报》上抨击教育制度
2000活着老子还没死老子跨世纪
2000一个都不能少还是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2000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成为现象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2001无知者无畏有人说我无知那些没有文化只有文凭的庸人“韩寒现象”引起教育界讨论,也让众多家长担忧,但“被压抑的群体”却自有看法,韩寒遂成“另类”偶像。韩寒成为偶像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媒体的包装和炒作,除了他陆续写出的《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毒》、《通稿2003》、《长安乱》等作品外,他拒绝了复旦大学允许旁听的升学机会,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参加了全国汽车拉力赛,拿了上海和北京的第4名。畅销书为他带来了大约200多万稿酬收入,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车子和房子,过着经济独立的生活,因此,被称为“开自己奥迪赛车的天才写手”。韩寒的照片年轻、帅气、潇洒,写手+畅销书+赛车手+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子+经济独立,几乎所有的因素都与时尚和偶像吻合。
郭敬明是继韩寒之后的另一名走红大江南北的畅销书作者。与韩寒相同,也是“新概念”作文大奖得主。不过,他是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一类,考进了上海一所大学,边读书边写作。从“偶像化”的角度看,郭敬明商业包装更加讲究,估计出版社也有了更多包装少年写手的经验,因为他没有韩寒“另类”的内核,所以“秀”的成份有增无减。以正统文学经验的人来读郭敬明的成名作《幻城》,确实会有新奇之感,以至于著名的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为郭写了赞赏有加热情洋溢的序,这无疑也提升了郭的身份。打开《幻城》,不能不承认作品所具有的阅读诱惑:神的力量、魔的幻术、人的情感、仙的容貌、侠的武功、商的财富、王的威严、跨越人神两界,尽得天地间风光无限。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诸多现代时尚因素的聚合:好莱坞大片《魔戒》的神妙奇幻,金庸武侠小说的侠肠义胆,琼瑶爱情作品的似水柔情,《格林童话》的瑰丽与奇迹,韩国青春剧的时尚靓丽,日式动漫的潇洒飘逸,福尔摩斯推理破案小说的诡异神秘,007虎胆英雄身怀绝技以及虽危机四伏却有惊无险的悬念迭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