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现实主义旗帜下的关东画派
作者:李人毅 唐世和
多年来东北的地域文化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画家,更赋予了他们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智慧与灵性、气魄和胆略。许勇先生是人物画的大家,也是画马的高手,在马的形象中把笔墨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至。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画马上我无法达到他(徐悲鸿)那样奔赴沙场的悲壮,而我追求的是大漠的剽悍和盛唐的圆实”,一开动物画的笔墨表现新风。黑龙江女画家曹香滨的重彩画具有关东品牌的学术价值,这是她用爱升华艺术人生,长期深入到兴安岭地区,用心灵体验鄂伦春人生态变化进程中的人文内涵,在探索和创新中,以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表现出了散发浓郁的地域性和充溢着浪漫气息的深邃意境。而另一位黑龙江画家纪连彬则以强烈的主观臆想,其厚重的祥云萦绕着如山而立的人物,气势恢弘,给绘画主题和表现对象以神秘、冥幻的色彩,使人们对东北画家也平添几分神秘感。吉林画家黄秋实先生,面对得天独厚的塞上天池和白山黑水,以朴实无华的笔黑画出了关东山水的魂魄。
关东画家有天生的一股不信邪的劲,他们不仅敢于触摸大题材,创造新理念,更敢于创造前所未有的东西。
四、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如果说王盛烈先生的“对于传统的、现实的、中国、外国的,以我为主,为我所有,发展特色,以今为主,为今所用,表现时代特征”的主张,体现了关东画派一贯的创新理念,那么贲庆余先生的“谁真诚地认识自己民族文化中蕴藏着的伟大潜力,谁就能开启自己艺术思考的无限天地,创造前人未有的东西”的理论,则是关东画家勇于创造奇迹的独有品格。
黑龙江画家于志学先生,面对大、小兴安的松雪峰岭,茫茫广袤的冰雪大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在他看来,如此壮观的地域景色,是关东大地所独有的。高雅纯洁的冰雪世界,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伟大魂魄,蕴藏着东北人民与大自然搏斗的伟大抗争精神。成功地将其表现出来,不仅有其鲜明的时代意义,而且对于运用中国画这一古老的文明形式开拓新的表现领域具有特殊的价值。于志学先生勇于探索,推出了他的“冰雪山水”,并且把表现关东的冰天雪地扩展到表现珠峰、喜玛拉雅、南极、北极,以及黄山的雾凇等等,开拓了中国画新的表现空间。中国绘画历史上董其昌等人的“南北宗学说”,将中国山水画划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南有王、关、董、巨等,主文人画,以“披麻”、“米点”等特殊的技法表现土石结构的南方山水,显示出清淡高雅的独有风韵;北有李、赵、马、夏等,主着色山水,以大、小斧劈之法,表现川、陕、鲁一带风景,体现出厚重结实的强悍力度,唯独不包括关东雪域。在“南北宗学说”出现的400多年后的今天,“冰雪山水”画派,以其酣畅淋漓的笔墨形式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关东冰天雪地的苍凉、冷漠与神奇,不能不令人兴奋。于志学先生勇于探索,其精神与贡献属于他个人也属于关东画派。
探索、创新是关东画派的精神与追求,于志学先生如此,其他画家也以同样的精神在努力求索,拓宽了和外延着关东画派的表现空间和学术含量。吉林省美协主席易洪斌先生把白山黑水的雄浑博大用万马奔腾的雷霆万钧之势跃然纸上,凸现出笔墨地域性的深邃内涵。黑龙江省美协主席卢禹舜先生高古悠长、清新俊秀的山水画,把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渗透到现代山水画作品中去,拉近了原古与现代的时空关系,展示了一种“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觉,可谓当代中国画坛的一枝独秀。黑龙江画家贾平西先生,以独到的笔墨在画坛一枝独秀。大面积的浓墨挥洒,结合独特的造型,给人以沉着、坚毅和压抑不住的抗争力,体现一种宁折不弯的品格特性。吉林画家张鸿飞,则以秀美婉约的线条和明丽欢快的色调,表现出深邃博大的主题意境。
五、坚持标准,追求完美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美术作品的至高境界,它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历史的淬砺,不论是风雨飘摇,还是大地沉浮,都改变不了真理永恒的尊严。关东画派几代画家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证明“坚持标准,追求完美”是美术创作的生命线,因此他们把“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化为美术创作的原动力和使命感,一贯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以激情拥抱生活,表现历史,表现现实,歌颂人民,已成为关东画派的优良传统与一贯精神。
赵华胜先生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创作的《白手起家》到本世纪初的“世纪颂·赵华胜美术作品巡展”,震动了全国画坛。展览在广东省各大城市展出时,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看过画展后说,这是艺术家在党的十六大前夕赠送给广东人民的最好礼物,并与画家合影留念。原广东省委书记85岁高龄的任仲夷老先生亲临画展参观,亲笔题词“艺术精品,百观不厌”。全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潘鹤先生称赵华胜是“稀有动物”,要保护。他为赵华胜这样的画家担忧,不无道理。赵华胜先生心领神会,但早已形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顾不上再去更多地考虑“坚持标准,追求艺术完美”以外的东西,而是继续与众多画家切磋。在“世纪颂·赵华胜美术作品巡展”广州座谈会上,许多全国知名的广东画家如潘嘉俊、汤小铭、罗中海、鸥洋、张绍城、陈永锵、梁照堂、汤集祥、王玉珏、王璜生、伍启中、冯建辛、招炽挺、邓超华、刘斯奋等都一致认为,这个展览代表了当代中国人物画的水平,是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结晶。在当前国际国内文化艺术的大背景中,关东画家还能够根植沃土,情系中华,以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如一坚持画大画,画主题画,创作精品力作,情怀不变,把握方向,坚持标准,追求完美,充分标识了关东画派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搞艺术需要这样,若不这样是对历史不负责任。并且还认为坚
持标准,追求完美,对当今中国美术界如何发展民族艺术,如何走出经济大潮的负面困扰,都是一个重要的启示,一个有力的触动。
贲庆余、王绪阳都属于关东画派的元老,目前都已过七旬进入“从心所欲”之年,他们是关东画派“坚持标准,追求完美”的忠实代表,他们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创作的连环画《我要读书》曾获全国连环画一等奖。虽然不能称之为大题材,但他们却把它当作一部历史画来完成,他们要让一件小作品体现历史的时代的一个缩影。通过母子情、师生爱来体现人类追求知识、自我完善的美好愿望。这部仅有80
几幅的连环画竟耗费了两位画家的两年时光才完成,可见画家对待创作之严肃、之精诚。“生活、艺术、思想”三者的完美统一蕴涵着他们对艺术标准的坚定与追求。从贲庆余先生的《瓦岗军开仓分粮》到《中华魂》,王绪阳先生的《黄巢起义军入长安》到《中流砥柱》,以及许勇先生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到《义勇军进行曲》,虽然时隔40多年,但标准不改,追求一如既往。鞠躬尽瘁的创作态度,贴近历史、贴近人民、贴近时代、贴近民族,真正触摸到了老百姓的脉搏与心声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以及莎士比亚式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的完美结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贲庆余先生近年创作的《梅颂》,是一幅典型的追求完美的作品。《梅颂》是以大诗人毛泽东同志《咏梅》诗为主题的大型写意画。它是一支动情的歌,一首婉约的诗,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生动的艺术语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梅花之俏,在于迎春、报春而不争春,当它把烂漫的山花带到人间,自己却悄悄地凋零了。正如开拓事业的先驱者,他们终生奋斗,把胜利的果实献给人民。
关东画派已走过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艰苦历程,而真正支持他们坚定不移地走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精神动力是什么呢?尤其在当今“经济利益可以撼动一切”的情况下,他们不为小利驱使,不为金钱左右,仍然恪守信念与理想的精神家园,去追求崇高的艺术境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仔细地去品味去思索的。结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我看来,曾经的国破家亡,曾经的民族屈辱,曾经的苦难深重,曾经的流血牺牲,使他们深深地懂得了弘扬民族正气、维护国家尊严、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意义,尤其在当今时代就更加凸显了这种意义的存在价值。于是关东画派面对“为自我而艺术”提出了要“为人民而艺术”;面对“远离传统,远离现实,远离人民”提出了要“贴近历史,贴近时代,贴近民族”;面对“与世界艺术接轨”提出了要“根植沃土,情系中华”;面对“自我表现,自我宣泄”提出了要“坚持政治与艺术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艺术标准等一系列旗帜鲜明的主张。在艺术天地里,追求真实、表现特色,继承传统、赋予新意,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坚持标准、追求
完美,这就是关东画派的精神指数。
应提及的是,在对关东画派的认识上和看法上各有不同是正常的。我们认为,这对于促进美术事业的繁荣是不无益处的。
(李人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编委、主编助理、一级美术师;唐世和为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