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晚近写实文学的核心原则与价值体现

作者:王 晖




  第三,文化转型的深刻映现。如果从文化角度观之,“写实文学”无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它在20世纪末的兴盛,正是中国21世纪文化转型和文化流变的必然产物和形象映现。一位学者谈到新写实小说时指出:“这是一个崇实尚用的形而下的谋求生存进而实现发财之梦的时代,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都已发生变化,人际关系和价值趋向也已移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写实’所写之实正是这个时代的特定存在,是现实的历史情境和人的处境,它的意义就在于不掩丑也不溢美,无讳无饰的史实价值,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和原生本色。如果说历史只不过是大事件的堆积,那么,文学才是真正的‘历史’,是特定历史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存在的复现。对于写实文学来说,其价值恰恰体现在这一点上。”纵观二十多年来写实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便不难看到,文学乃至文化的深刻变革几乎都可以在它那里找到对应的身影。李洁非在其《现代性城市与文学的现代性转型》一文中对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转变作过这样的分析:“80年代文学再次回到40年代以前的‘现代文学’或者说‘文学现代化’的轨道,它至少从下述三个方面表明自己开展的是一场‘现代文学的复兴运动’:(1)重新立足于工业革命以来的主流人文立场。同五四前后一样,人道主义思想再次成为文学的一面旗帜,……个性解放、张扬自我等相同价值取向的情绪也是此时作家在创作中最热衷表现和鼓吹的内容。(2)知识分子精英主义再度抬头,并逐渐解构了政治威权对文学的垄断。……精英主义的确立,不但恢复了40年代以前现代文学的一种传统,尤为重要的是,它也替90年代后文化多元格局和后现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明确了国际化文学的走向和参照系。”写实文学与上述三方面的对应是显明的。20世纪80年代,写实文学中的报告文学就以多个篇章和众多人物、事件与问题的叙说表达了人道关怀和尊重自我、尊重个性的主题——以《哥德巴赫猜想》、《大雁情》、《西部在移民》、《阴阳大裂变》等为代表的对知识分子、农民和男女婚恋问题的关注,以《北京失去平衡》、《中国的小皇帝》、《一个冬天的童话》等为代表的对环境生态、独生子女教育和思想自由等问题的书写都是如此。而80年代末以“问题报告文学”为主导的众多文本,又通过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激变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的反思和批判,极典型地显示了报告文学作家的“精英主义”立场。报告文学在当时所形成的恢弘气象正好应和着世界纪实文学蓬勃发展的总趋势。新写实小说、口述实录文学和纪实小说则通过书写平民和平民化书写,深入反映出转型时期中国民众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朦胧诗、现代派小说和寻根文学等相比较,对中国社会和民众在转折时期的真实记录,是写实文学的优势和特色所在,这种优势和特色来自于《史记》以降中国写实文学据实直书的传统,以及20世纪以降世界性写实文学潮流的冲击。因此,它具有深入的历史感、深刻的现实态和深远的未来性。
  作为一个新的文学生态,写实文学的价值体现应当是丰富的。就像任何文学创作原则和创作潮流的发生、发展,在其兴盛与成熟之际都不可避免其局限性一样,20世纪末中国写实文学的流变也会有其内在焦虑的一面。雷•韦勒克在阐述现实主义问题时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回顾过去,自然主义小说在结构、风格和内容上的千篇一律令人感到沮丧。然而,现实主义的陷阱与其说在于其常规与限制的过于死板,不如说在于尽管有其理论的根据还是很可能失去艺术与传递知识和进行规劝之间的全部区别。 一旦小说家想当社会学家或宣传家,他就只能生产坏的艺术、呆板的艺术;他所表现的题材毫无生气,小说也就等同于‘报告文学’和‘记录文献’。下乘的现实主义总是蜕化为新闻报道、论文写作、科学描述,一句话,就是蜕化为非艺术;上乘的现实主义,在最伟大的作家如巴尔扎克和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亨利•詹姆士和易卜生,甚至左拉的笔下则总是超越其理论而创造出富有想像力的世界。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11韦勒克的这番话语不无偏激之处,但却能引起我们对艺术与非艺术的深入思考:他对没有想像力的文学的批评,从另一个侧面提醒着写实文学对自我美学内涵提升的重要性。我的意思并不在于同意写实文学、尤其是其中的报告文学要去描绘一个“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而是说它完全可以从艺术构成的其它方面使自身尽善尽美,进而开辟一个既实证又艺术、既智性又感性的充满文体魅惑的艺术世界。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① 卢跃刚:《自序》,见《在底层》,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②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106页。
  ② 刘震云:《单位》,见《刘震云自选集》(下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④关于这一点已有诸多学者做过论述。其中尹昌龙在其《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从更为具体的角度阐述了法国“新小说派”对“新写实小说”的影响,他认为“‘新写实主义小说’受法国‘新小说派’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新写实小说作家的创作自述中,也体现在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批评中。像‘零度叙述’、‘还原’等等被新写实小说作家和批评家所经常操练的语词,基本上都能在法国‘新小说派’的文论中找到原初的出处。法国‘新小说派’的出现,正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化的时期,因此要把握中国‘新写实小说’或者影响它的法国‘新小说’,就必须要把握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根本特征。”(第195页)
  ⑤⑨张德祥:《“走向写实”:世纪末的文学主流》,《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V页。
  ⑦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194页。
  ⑧见《“留学生文学”暨“域外题材”作品研讨会纪要》,《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3年第2期。
  ⑩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11[美]雷•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概念》,见《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245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