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论80后文学的“另类写作”
作者:江 冰
三、另类文学的轮回与前景
从2005年往前推20年,正好1985年,有三部作品可以视作青年“另类文学”,倘若与今天我们所检视的三部长篇小说摆在一起比较,让人不由地生出感叹:20年文学的一个轮回!试比较分析如下:刘索拉:《你别无选择》VS春树:《长达半天的欢乐》;徐星:《无主题变奏》VS韩寒:《三重门》;陈村:《少男少女,一共七个》VS李傻傻:《红×》。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当年影响不小,近于轰动,批评界毁誉参半,美学家李泽厚说是他所读到的“中国第一部真正的现代派小说”。女作家描写的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生活,虽然貌似“另类”,但骨子里仍属于文化精英,学生们抵抗的只是守旧势力的代表“贾教授”;到了少女作家春树的《长达半天的欢乐》人群就大为不同,属于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中国朋克”一群。他们的对手就不仅仅是一个贾教授,而是整个主流社会的不认同,因此,春树的作品也有被主流媒体始拒绝后宽容的一个接受过程,春树笔下的主人公似乎没有回到主流的意思,而在刘索拉的作品里,结尾是庄重而光明的,表达另类青年重返主流的愿望。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一面世,即被1985年的文坛认作彻头彻尾的另类,主人公毫不忌讳“代沟”在人生中随处可见,他大胆地嘲弄现行的一切成才之路——因为那些是使他感到压抑的社会所规定的人生程序。他虽以“痞小子”姿态反主流,但他的思考路径似乎仍然属于知识精英,著名西方哲学家费尔巴哈的一句话让“我一直琢磨至今”,什么话?有一点深奥,“人没有对象就没有价值”,尽管徐星比刘索拉更“另类”,作品人物走得更远,对传统成功标准、青年人的“自我设计”更加不屑一顾,但他依然带有几分文化精英的贵族气,《无主题变奏》的开头与《你别无选择》的结尾异曲同工,依旧呼唤一种并非反传统的理想,因为当年的徐星“还持着一颗失去甘美的种子”,他的希望仍然是“待生命的来年开花飘香”。相比之下,韩寒以他个人的言行及作品则更为决绝地拒绝了现行的大学制度,《三重门》的主人公林雨翔几乎就是韩寒的代言人,他的生活中只有障碍和挫折,也似乎已经放弃了对主流的回归和认同的可能。韩寒最终成为一名赛车手,其职业选择也有很强的象征意味,从人生姿态上说,他与春树确是80后文学中另类的代表。陈村是十分庄重和有使命感的小说家,但1985年他居然也写出《少男少女,一共七个》这样另类的青年小说,令人有些惊讶。作品的意向浅显,但对延续至今的高考制度的抵触,我们在李傻傻的《红×》中也可以找到呼应。七个少男少女没有一个想真正刻苦读书,他们偷东西,卖西瓜做生意,骑摩托兜风,当裸体模特,谈情说爱,未婚同居。他们糊弄父母,嘲笑大学,试图摆脱父母,却又无法自立。20年后李傻傻的《红×》表现的也是相似的求学生活,只是更加“另类”,更加欲望化,更加具有人生挫折感。人物变了,但相近的青年成长环境并没有因为岁月而改变! 真是一个轮回呀!历史也确有惊人的相似处,但我宁愿相信似曾相识的河流下面毕竟有着不同的河床。80后生人的文学创作显然比刘索拉、徐星、陈村他们走得更远,21世纪提供的文化视野与人生经验毕竟比20年前要宽广深刻一些。但是,这并不等于说,80后文学的“另类写作”达到了怎样的一个精神高度与艺术深度,相反,我认为,这一派代表青年叛逆精神的作品只是刚刚起步,“另类”的青年生活经验如何提升,还需要更加深刻的洞察力,同时也需要更加精湛的艺术手段使之成为属于中国80后生人的经典。“另类”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但不等于成功,不过,时代的飞速发展,的确又为“另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因此,我们有理由对80后文学“另类写作”怀有期待,因为,青年总是希望所在。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① 参见江冰:《试论80后文学命名的意义》,《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② 转引自《青春的第三种救赎》,文化先锋——www.whxf.net。
③ 参见黄集伟:《2004语文观察报告》,《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0日。
④ 参见杨凡:《新贫贵族》,《城市画报》2005年第7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