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论80后文学的“另类写作”

作者:江 冰




  在传媒呼风唤雨的时代,“另类”大行其道。大众传媒的过度曝光,使“另类”不但消退了神秘的色彩,而且由于司空见惯反而变得不那么“另类”了。传媒近于疯狂地对“另类”进行抽脂整形美容,炫眼夺目般的包装,流水线式地成批生产,使之迅速走向市场指向利润的同时,导致肤浅化与消费化。“另类”正在成为一个“语词陷阱”,其意义的捉摸不定,使我们不得不怀有戒心。由此看来,将80后文学的部分作品归类为“另类写作”,是不是多少也有些理论上的风险呢?还是让我们开始一次尝试性的探讨吧——一、另类是什么?另类是什么?一个大大的问号!另类首先是一种“出格”的形态表现。在充斥传媒的“另类服饰”、“另类化妆”、“另类艺术”、“另类音乐”、“另类建筑”、“另类文学”名目下,各种奇异的表现形态纷纷亮相,它们一个共同点就是“出格”,反常规、反传统、反主流社会。它们剑走偏锋,逸出轨道,不在人们惯常视野中,甚至挑战你的接受极限,让你感到新鲜、惊奇、刺激乃至反感和愤怒,总之一句大白话:他就是有意“出格”,和大众不一样!其表现形态也有深浅之分,个体与群落之别。生活中的一件有意裁剪的破破烂烂的牛仔服,一个闪闪发光的白金鼻饰,一对超大型的怪诞耳环,一头爆炸式的染红短发……可以视作个体与浅在的表现形态;蓬乱的、染成黑色或彩色的短发,褴褛的、带安全铆钉的丁字衫,牛仔裤、钢刺护腕,狗的项圈或缠在脖子上的链条,拿着人标志作为徽章,还有一只老鼠作宠物……这是朋克群落里年轻人的装扮。1968年,“嬉皮士”从朋克中出现,他们更是一反传统服饰,追求怪诞奇特的装扮:蓬松的大胡子,不论男女,头发都乱糟糟地披在肩上,佩戴大量首饰,脸上装饰花纹……这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年轻人的群落,他们显然拥有较个体更为鲜明的群落特征。另类其次是一种观点和精神。无论是上世纪被官方及文化界命名的“垮了的一代”的英国青年,还是遍及欧美各国的朋克或“嬉皮士”群落,他们的意义绝不仅止于表面的装扮,而是拥有他们有别于主流价值观念的一整套另类的标准和规范,说穿了,也就是一套非主流的、另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是以他们殊异的生活方式昭示一种另类的精神。另类同时也是一种时髦和时尚。由于时髦、时尚本身吻合了人类亘古不变的逐奇求新的心理,因此,凡是文明历史以来,崇尚时髦的欲望历久不衰,时尚的表现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另类的成为时髦、时尚的重要内涵和主要支撑。回首历史,逢天下大乱纪纲紊乱之际,遇社会进步自由宽松之时,就“另类”蓬勃生长的大好机会。中国古代社会所谓“乱世冠巾杂”与“盛世奇妆出”,都是很好的例子。到了现代,由于看中时髦、时尚的消费性与商业价值,“另类”更是借东风扶摇直上,飘荡于消费的天空。看看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就是另类起舞的最佳空间之一,另类借助各种传播力量,在市场利润与人类心理的牵引推动下,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简而言之,另类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表现形态,是一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概念,但其本质精神是共同的,即保持与主流、传统不同程度的对立,包含有挑战、叛逆、求变、颠覆、革命和个性的因素。另类作为一种精神,与中世纪禁欲主义、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启蒙主义、青年文化与青年运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归宿有三:或短命消亡,或融入主流,或挑战成功蔚为大观。其对人类、对历史、对文明的影响,或消极、或积极、或难以界定,或兼而有之。我认为,从“另类拉动观念”的角度看,另类一不可无,二不嫌多。说偏激一点,另类不但拉动观念,同时拉动历史。二、80后文学的另类表现80后文学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不同于传统主流文学的多种创作观念与作品形态,论它的“出格”明显可见,在80后文学系列之首,我对韩寒、春树等“另类”作品的定义为:“带有年轻人叛逆精神的作品”,“属于所谓青年‘另类’文化和叛逆精神的偶像”,“说通俗一点,‘坏孩子’是另类,基本归属80后”。半年后的今天,随着80后写手队伍的分化,命名的严格区分已不那么重要,因为无论是“坏孩子”,抑或是“好孩子”,依据上一节的理论判断,80后的作品普遍具有别于主流文学的“另类”因素。不妨从以下几个关键词入手,结合文本探讨80后文学的“另类”表现。一是“焦虑。凡是带有自我倾诉型的80后作品,大多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焦虑,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生命体验的焦虑。春树的两部长篇最为典型,《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显然带有自传性质,对于这一点,春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然承认。作品女主人公在失学后的生活中,几乎时时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之中,生活漂游,精神彷徨,天天无所事事,青春日日虚度。表面颓废,内心焦虑,是春树笔下北京少女与韩寒笔下的中学生形象的共同特点。《三重门》主人公林雨翔的日常行为远不如春树的北京少女“另类”,但其内心对现有教育制度压抑的抵抗却相当顽强。李傻傻的《红×》更是让主人公在生存的焦虑中动刀杀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处于彷徨的转型期,恰于此时,80后文学趁势而上,80后文学与80后生人同样面对的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转型期的一大特点就是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生活到精神都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在这样的“失范年代”,每个人都处于激烈的震荡之中,惶惑、彷徨、无所适从。传统东西不灵了,新的规范尚无建立,精神无所依傍,行为也随之失范。加上市场竞争加大了80后生人求学的压力,作为小康社会中年轻学生最大的生存障碍,它同时也是父母/社会强加给年轻人生存预备期训练自己的唯一途径。巨大压力所导致的挫折感、压抑感也进一步加剧了年轻人的普遍焦虑,价值观的断裂与分数教育的高压构成了80后生人的双重痛苦。于是,文学这种被弗洛伊德称作“白日梦“的写作行为,也就成了焦虑心态的直接宣泄。二是“自由”。一边是焦虑,一边是对自由的向往,尽管80后生人并不一定清楚自由的概念到底是什么?但他们借文学倾诉,表达向往自由、渴望理解、寻求慰藉的强烈欲望。米兰•昆德拉说过:“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演着他们记熟的话,说着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秀”与“说”构成“青春写作”与“青春阅读”的两大特点。这样一来,80后写手的撒娇与愤青也就不难理解了。压抑之下需要释放,焦虑之中需要倾诉,80后生人有幸找到了最适合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和新渠道。比如手机短信,比如博客语文,比如“MSN语文”。手机短信已随着手机的普及如水漫金山弥漫到全社会。人们可以迅速地、低成本地享用那些原本上不了台面的、与宏大叙事沾不上边的、不成体统、谐多庄少、对社会秩序道德礼制有所调侃揶谕,属于随意、即兴、民间、边缘,一句话,就是有点“出格”的言论。“博客语文”是只说私事,不言公事,是“公开的情书”,“大白于天下的私人日记”,“惊世骇俗的性爱写真”,“木子美事件”为博客网站做了一回面向大众的广告,其效应足令任何广告客户妒忌。“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发骚”,一位网友的留言恰好道出了文青、愤青、城市白领的共同心声。难怪在学者的眼里,博客空间被视为“个人性情展销会”,“自恋集中营”,而“博客语文”则被称为一种自恋的、炫技的、少戴面具的、任性撒娇的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MSN语文”这是网上即时聊天的一种文体,在“相见恨晚”与“百感交集”的心绪中,尽情倾吐的急迫与“打字速度”之间的反差,居然衍生出一种时髦,即在“MSN语文”中,海量错别字不但没有成为一种交流障碍,反成网民们热衷的网络时尚,尽情地“错”,即兴地“错”,居然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透过冰凉寂静的网络,你仿佛能感受一种火热,美女被写成“霉女”,帅哥被读出“衰锅”,驳杂的口音泛滥,汉语的规范被颠覆,圈子外的人如看天书:“偶稀饭滴淫8系酱紫滴”——意为“我喜欢的人不是这样的”,还有“偶稀饭”(我喜欢),“粉稀饭“(很喜欢)之“口音”居然已成为“MSN”上的“语法”和“行规”。这真是一次网络语言的狂欢,80后生人在这一狂欢的背景下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新的媒体不仅提供了80后生人的倾诉平台,而且迅速地成长为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传统的国度里,这一“自由空间”的出现是历史空前的,其意义之非凡很难用几句话论定。明乎于此,80后文学的另类表现——无论是情绪表达,还是文字风格的特点,都可以找出一些注解。三是“崇尚品牌”。80后生人眼中的品牌主要是符合小布尔乔亚和城市白领、中产阶级趣味的各种现代产品,当然,也多数属于舶来品。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城市画报》,一向以新潮小资者著称,是城市青年白领的心仪刊物。《城市画报》将崇尚品牌的青年一族命名为“新贫贵族”,颇有意思。编者是这样描述的:与从前那些勒紧裤腰带买回名牌套装以应付职场需要的男女不同,“新贫贵族”的消费更多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专属品位,而不是凸显身份,或是应对社会压力,更不想建立什么高人一等的贵族感,他们有意无意地抹杀了传统奢侈品的隆重感,转而青睐所谓的“STREET FASHION”,又或者,索性贯彻“HIGHSTREET FASHION”精神,即将传统的奢侈品牌街头化——这些昂贵的顶级奢侈品被“新贫贵族”们混搭得崇高感全无。一到周末,这些“新贫贵族”便脱下千篇一律的校服或刻板的套装,换上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街头服装,以各种姿态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中心城市的街头。对他们来说,奢侈品就是必需品,穿一条三千多块的指定品牌牛仔裤对他们而言,比吃一顿山珍海味,或者睡在高床软枕,更有意义。“新贫贵族”的主体是一群生于80年代的年轻人,在崇尚品牌的他们看来,重要的是建立属于自我风格的“LOOK”,消费的不仅仅是T恤、牛仔裤、鞋、包、手机乃至越野车,而是这些品牌后面的文化。值得注意的是,“新贫贵族”对“圈子”的认同,因为他们需要在同一“圈子”里被认同,同样欣赏的新奢侈品,具备了情感亲和力,就像春树笔下诗人与摇滚乐手圈子里的男孩女孩也有着相同的情感基础。类似的与物质消费相联系的情感因素的社会现象在上个世纪并不陌生,70年代欧美嬉皮士就用自己特定的趣味和模式对奢侈品进行“另类”的选择、过滤和诠释,用以表达自身的“LOOK”并以此实现对于主流的抵制。从青年文化的角度看,物品都是一个隐喻,年轻人以“另类”的形式表达自己。联系到“新概念征文”获奖作者写作资源和文化背景的庞杂,不难看出80后写手逸出传统视野,对21世纪“世界视野”目力所及所有品牌,包括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的产品的“照单全收”。来自国外强势文化的文化与物质产品,给予他们一种超乎寻常的丰富想像,于是这种想像的产物也就顺乎逻辑地使80后文学具备了有利于中国传统的“另类”品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