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惊颤的游戏:论大众艺术的审美特征

作者:邢 崇




  “气息的光晕在震惊经验中四散”①——本雅明。
  这是本雅明对后现代艺术尤其是大众艺术审美特征的天才预见,大众艺术既失去了传统艺术神圣的“光晕”,又失去了现代艺术严格的“自律”,成为人们体验惊颤的游戏。
  
  一
  
  惊颤又称震惊。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最早把它纳入现代艺术的审美范畴。
  从心理学上,惊颤是指与经验相对立的一种人生体验,它既是“外部世界过度的能量”对人自身保护层构成威胁时而产生的一种瞬间心理体验,又是人自身无法容纳这过度能量时而产生的断裂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以突如其来的强大冲击力,冲断现实的屏障,形成断裂式的心理空间。所以它既是人面对强大客体的一种本能反映,又是人摆脱现实经验寻求刺激的最好方式,其基本心理特征就是“瞬间”和“断裂”。
  这种惊颤又是瞬息万变的现代都市人普遍具有的心理体验。当今社会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冲突如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在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生态破坏、道德沦丧、情感断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焦虑、烦躁、恐慌;再加上在科技与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制造出一个个虚幻的世界:泡沫化的经济、审美化的政治、虚拟化的网络。人们无法迅速适应和容纳这些变化,感觉到经验的贫乏,于是就产生了断裂式的惊颤体验。所以惊颤是当今社会人类的普遍心理体验,“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总体性规定就是震惊。在本雅明看来,震惊是一种现代体验,它和社会的急剧变化以及层出不穷地涌现有关,人们对此缺乏准备,因此产生了震惊”。②
  在文学艺术中,惊颤是指“艺术作品所渗透流动的一种情感体验以及其作品被阅读时所引起的突发、疏离性体验的审美心理学的感受效果”。③这种情感体验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和创造性,它打破了现存的一切经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给人以断裂式的审美心理体验。在现代艺术中惊颤既是现代艺术寻求到的新的表现途径,又是现代艺术揭示生命、意志本质的最佳方式。如卡夫卡通过塑造分裂的世界表现人被异化的本质;波德莱尔在描绘丑恶的、病态的世界中体现出崇高的精神追求;毕加索《亚维农的少女》以抽象的几何形式勾勒出少女的形体,反映出少女律动而鲜活的生命。但是如果简单的把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归结为惊颤是不恰当的,因为现代艺术只是把惊颤作为寻求生命本质的工具,通过对惊颤的克服达到对生命本质的揭示。如果说在现代主义艺术中惊颤初露端倪,那么到了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它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审美追求。大众艺术消解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深度模式,只是把追求惊颤审美效果作为唯一审美追求。
  惊颤使大众艺术呈现出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惊颤在大众艺术中既不像传统艺术那样强调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同一,也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强调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疏离,而更加注重追求艺术世界与人们经验的分裂。“观看电影画面时,人的联想活动立即就被画面的变化打断了。由此产生了电影的震惊效果,同所有的震惊效果一样,当观者格外全神贯注时,才能感受到它”。④人类的经验被不断变化的电影画面所打断,因为电影的惊颤艺术效果让人无从思考和联想,只能完全溶入其中,暂时与现实脱离。所以如果说传统艺术通过同一和现代艺术通过疏离达到与现实和精神统一,那么大众艺术则是通过分裂达到摆脱现实的目的。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是当时人性觉醒的标志;爱德华·蒙克的《尖叫》中受到惊吓的变形人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异化人的普遍心理;而安迪·沃霍尔《钻石粉末鞋》中如钻石般各式鞋的叠现以物的形式割断了人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只剩下对鞋的占有欲望。
  
  二、
  
  惊颤之所以成为大众艺术的自觉审美追求是因为后现代社会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语境。
  一方面当代社会已由现代的生产社会向后现代的消费社会转变,这为大众艺术追求惊颤提供了生存土壤。其一后工业社会在消费的带动下制造出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这个社会让人们感觉到经验的贫乏。这使人们的精神追求不再是从现实中去寻求经验而是试图去寻求摆脱现实经验的途径,他们需要创造新的、神奇的事物,来明确表现或弥补他们贫乏的现实生活环境。于是虚拟的、梦幻式的惊颤就成为人们摆脱现实经验、获得暂时解放的最好方式。其二现代社会中生产的异化问题到后现代社会虽没有解决,但在后现代社会中却可通过消费对此加以逃避或解脱。“这一切皆肇源于后现代主义的‘自我,的分崩离析。个人不再有反抗异化和逃避痛苦的承诺,现实异化和精神分裂成为人的本然处境。个人既不需要反抗异化的能力,也没有抵御痛苦的必要。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作者客观上成了一群自虐者,他在疯狂的解构和自我消解中击败了‘自我’,却默认了现存社会秩序及其权力关系”。⑤所以个人不再反抗异化而是需要在默认异化的基础上寻求摆脱异化的方式。这样在消费社会中所制造出的个个虚拟的仿像,让人获得暂时的惊颤感受,从而达到了摆脱现实异化的目的。所以惊颤就构成了消费社会中人们精神追求的一方面。其三是科学与新技术、传媒与信息的广泛结合为大众艺术创造惊颤提供了新的背景环境。新科学、新技术被迅速运用于大众传媒,使其迅猛发展。这使大众传媒改变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存在形式,使审美渗透其中,形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同时大众传媒又构筑出“符码”与“超现实”,“仿真”与“类像”的后现代景观。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所制造出一个个“超现实"的艺术世界,割裂了人与现实的一切联系,艺术不再反映现实而成为现实的“仿象”。在这样的技术和审美环境人们对惊颤的追求成为一种需要,因为惊颤已经构成了审美的一个要素渗透于现实生活中。
  另一方面艺术价值的转变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尤其是大众艺术的惊颤提供了前提条件。“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各有侧重,其中有两种极端:一种只看重艺术作品的膜拜价值,另一一种则是只看重它的展览价值”。⑥膜拜价值是指传统艺术所具有的价值,它产生于古代的宗教仪式,这时艺术是一种象征符号,艺术作品自身具有存在性的意义,这种意义具有永久性和固定性:而展览价值则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所具有的价值,它取消了传统艺术的存在价值,成为被观照的对象,“观照”是其价值的体现,它是随着观赏者的不同而变化的。所以在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作品完全成为展览的符号,只具有展览价值。这样艺术的价值转变经历了由传统意义上具有膜拜价值的象征物到现代意义上具有社会价值的寓言再到后现代意义上具有展览价值的消遣工具。今天艺术不再是神圣精神的传达者而是世俗物质的承载者,它是以创造一个个虚拟形象给人以惊颤体验来达到娱乐目的。为此大众艺术为了实现娱乐、商业价值,就必然要把追求惊颤审美效果放在首位。“消遣在所有艺术领域中都越来越受推崇,崭露头角,它显示了统觉所经历的深刻变化,消遣中的接受在电影中找到了真正的练习工具。电影通过震惊效果来迎合周围中接受形式。电影排挤膜拜价值,因为它不仅让观众持鉴定者的态度,而且电影院中的鉴定者的态度不要求全神贯注,观众是主考人,不过是心神涣散的主考人”。⑦
  可见惊颤成为当今人类的一种审美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它是现阶段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
  
  后现代主义艺术尤其是大众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不同的惊颤审美特征,这突出体现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