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在博客中体验偶像生涯
作者:许苗苗
“当然啦,我是个玉米!”——十七八的少年这么说;
“我要做中国的比尔·盖茨!”——二十五六的青年这么说;
“偶像?我就是偶像!”——三十来岁的愤青这么说;
“偶像嘛……小孩子的事……”——已然不惑的人这么说;
“……”——年过半百的他们,多半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不会做出回答。
一、泛偶像化时代的来临
在这个动辄制造新概念、提倡品牌效应的时代里,为事物打上标签,将其偶像化成了一种习惯。比如可乐是饮料中的偶像,IBM是电脑里的偶像,数不清的影视歌星,则是娱乐大众的偶像。博客的出现,为普通民众的自我偶像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它是白雪公主的镜子,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是泛偶像化时代的法宝。
在传统传媒时代,偶像意味着众多媒体的合谋。要占据报纸的版面,分享电视的时间,必须具备充足的媒体价值,必须是公众的焦点,可以吸引千万观众的目光,千万广告的赞助。既然能够产生利益,就代表了大众审美标准,也就代表个体的丧失。想个性鲜明,必须将与鲜明外形抵触的部分掩饰起来;想光彩照人,就必须付出没有影子的代价。偶像是少数媒体的宠儿,同时也必须为维持受宠地位而委曲求全。在无限风光的背后,我们常常听到偶像感叹活得辛苦,另一方面,我们又依然深陷媒体编织的偶像神话中,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天真地以为偶像就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在电视上,在广播里,在杂志封面,在报纸副刊——偶像的笑容,都是一样灿烂。
追溯偶像崇拜史,怕是要回归到东晋的谢安。且不说“池塘生春草”举世传诵、“明月照积雪”万古流传,就连谢老先生因鼻炎导致说话时浓重的鼻音,也有人争相效仿,并被《晋书》记载,成为历史大事。谢安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恐怕与当今的天皇偶像比也不算落后。①而我们知道李白的狂放、苏轼的悲怆,大多是因为作品的分析。在现代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拉着大车的大嗓门山东男子,然而夫子庙里立着的,依然是说出《论语》的老圣人。印刷术的限制把经典在文字中留了下来,却遗失了其中的人。
当代是一个偶像泛滥的时代,港台歌曲的引进让我们在熟悉旋律的同时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歌者的名字,造星工程把偶像带进了人们的生活。对于青少年来说,没有偶像的人是落伍的——如果你实在对歌曲、影视没兴趣,那么,找个科学家抒发一下远大志向好啦。
在对偶像的痴迷狂热中,少不了偶尔蹦出的弦外之音:某某其实根本不会唱歌,演唱会都是在对口型;某某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文笔优美的自传根本是由枪手炮制……时间长了,公众的迷惑和不满也趋于淡漠——所谓包装,就是制造假象,所谓偶像,就是呕吐的对象。媒体的话真真假假,白纸黑字也许只是个大笑话。从被膜拜的到被娱乐的,偶像的公众信任度越来越低,偶像与大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谁有多大本事,彼此心知肚明。偶像?我也能当!在媒体发布权力被大众掌握的网络时代,有谁能阻止泛偶像化趋势呢?论坛里自恋的ID,主页上充斥的照片,推动了民间偶像的产生,而真正泛偶像化运做的极至,则在博客里到来。
二、博客中的偶像们
将博客成为“泛偶像化运做的极至”,是因为在博客的诞生发展过程中,贯穿着偶像化人物。清华博士方兴东、自由写手木子美、先锋作家余华、才子学者葛红兵,都在博客中经历了由普通社会身份向全民偶像转变的过程。
精英偶像
说起博客,必然要提到方兴东,在中国,是他大力推广博客概念,使之从模糊走向明确,是他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博客网站——博客中国,也正是他,成为了一批人自由言说梦想中的偶像人物。
初期的“博客中国”其实与现在所说网络即时发表的博客系统不同,却因推出了博客这个名词和相关概念而为人所知。它打出专家学者、IT名人的招牌,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新语丝》创办者方舟子等200位名人发表博客文章。
而以这些名人为背景,衬托出最具有光彩的偶像,则是方兴东本人。他曾因撰文“挑战微软霸权”而为人们所知,又因网络言论受制,拍案而起,组建“博客中国”网站。他清秀俊朗的照片,他干净利落的文字,他清华博士的身份,他挑战微软的传奇,都为偶像化身份做好了铺垫。方兴东引导着人们不断地思索:如何才能争取个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哪里才能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哪里是垄断者的关系网络难以涉及的领域?所谓“庶民的胜利”,所谓“挑战权威的场所”,难道都是技术和网络资源垄断者控制下虚伪的假象,甚至可能是部分垄断者谋取利益的宣传语?
对方兴东抱有偶像情结的应该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带有浓重的技术至上观念和理想主义色彩,不一定都自认是精英,但却无法避免地拥有精英情结。希望民众不再是无知觉的混沌概念,而是自为的个体,是“知识大众”。他们乐于尝试新事物,是人群中的先导者,他们的专注经营和特色文字是精英理念的延续。
总的来说,以方兴东为偶像的博客时期是知识阶层的舞台,它是一个业内人士的圈子,IT技术专家和人文英才在这里无私贡献,他们的信念是“越分享,越丰富”,期望随着网民知识领域的拓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平等的言论世界,期待着“人人都是博客”时代的到来。虽然从现实角度看来,真正平等博识的博客世界实在美好而遥远,但正是这些精英博客们唤醒了民众平等交流,知识共享的欲望,完成了提升民众知识自主权要求的早期推动工作。
个性偶像
随着博客概念的推广和博客网站的增加,在互联网上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多了,博客就是私人的舞台,而个性则是与众不同的最好标签。在个性化博客纷纷出现的时代,木子美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博客发展中的燎原之火,她以个人性体验话题迅速点燃了公众热情,穿越了技术、知识、言论屏障,把她本人以及博客概念普及到了所有欲望正常的成年人心中。电视专访、杂志专栏、网络聘请,木子美的网络知名度一跃远远超过了方兴东。由于话题的争议性,明目张胆地将木子美称做偶像的并不很多,但因转载其博客内容,新浪网流量提升1/3的事实却充分说明人们对她的关注。流氓燕、竹影青瞳等人相继对木子美的网络成名步骤进行效仿,点击率果然节节攀升。木子美们成了新一代网络偶像的代言人。
木子美的偶像化是因为其博客内容的独特、或文笔的优美、或思想的前卫吗?对生于70年代末,熟悉网络生态并乐于交流的人来说,性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遗情书》的内容并不新奇,也不震惊,其细节大胆程度甚至比不上一场大学女生宿舍的“卧谈会”。浏览《遗情书》,我们只能说它细节真实,甚至感人。在《遗情书》的《避孕意外事件的前因后果》中我们看到21岁的作者初夜过后因缺乏避孕知识,买错避孕药而经历流产的故事。从第一次的“支吾不清:‘就是,就是吃了不会怀孕的。’”到“在药店柜台前说:‘我要一盒持久型杰士邦’。”语气转换之间,网络热点木子美诞生了。初夜情人的不负责任消解了性的神圣,她无条件接受了对方的性观念,把对方的灵魂移入自己的躯体,展开了性游戏。她说:“第一次买避孕药就买错了,第一次做爱就怀孕了,第一次做爱的男人玩人间蒸发了。这是我人生中最戏剧也最悲剧的一个事件。”接连两个“最”为青涩青春的性无知打上了反讽的标签。对于信息渠道丰富的当代人,谈情论性的话题似乎不足以成为偶像,而明白平实的叙述中,也难以看出多么深刻的思索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