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绝响之萧红和萧红之绝响
作者:肖 南
在现代文学史中,通过农村女性的勾勒,萧红揭示出女性深受压迫的根本原因,即封建父权体制下产生的男权意识。几千年来女性就在这种男权意识为中心的性别文化下轮回上演着一幕幕被缚——自缚——缚人的悲剧。萧红最重要的三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就用力透纸背的笔力对农村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性别困境予以观照并呐喊,这充分体现了萧红价值的独特价值。
在当代文学中,反映农村题材和农村妇女的优秀作品偏少,特别是在女性作家笔下。今昔对比,可以遗憾地说,“绝响之萧红”反衬出“萧红之绝响”。人们当然并不要求“复制”萧红,因为历史的“过去式”与“绝响之萧红”不可以“克隆”,但对农村社会和农村女性的人文关怀和深切观照,理应文脉延续,时代呼唤着表现农村社会和农村女性的力作。
绝响之萧红:文本的意义
(一)被缚女性的可悲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既是一部阶级剥削史,也是一部性别压迫史。在以专制为核心的封建父权的等级社会中,三纲五常就是约束人们的道德准则。在金字塔似的等级结构中,女性被压在了最底层。在20世纪上半叶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封建的人伦思想仍然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制约影响着人们的言行。虽然在五四人道主义思想的吹拂之下,女性意识与人的意识曾一并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萌发生长,妇女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呼声一并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但毕竟由于声音的微弱,民众的愚昧,国力的落后,战争的冲击等因素的制约,五四的妇女解放与人的解放运动并不彻底,尤其是妇女解放运动更是昙花一现。男尊女卑的思想仍阴魂不散,性别不平等现象仍严重存在。从五四时期的冰心、凌叔华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张爱玲、梅娘、苏青,从她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那些高门贵族里的女性和一些受过教育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们尚且被封建父权体制的阴影笼罩得喘不过气,更何况广大农村劳动妇女了!萧红就为读者清晰描绘了被封建男权体制束缚住的农妇们的动物般的生存状态:动物般任人宰割的命运,动物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动物般世世代代被驯化,成为一种有如轮转的宿命。
马克思说过:“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①而生活在萧红“生死场”的民众正是“和动物一起忙着生,一起忙着死”,甚至还不如动物,尤其是那些可怜的农妇更是蝼蚁般地生活着,在几近麻木的状态下屈辱地接受男权社会的摧残和压迫,默默地生,默默地死……
1、从贱命的女婴到挨打的女人。
从一出生,性别就开始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女婴是被认为最无价值的东西,甚至连动物都不如。王婆三岁的女儿从草堆上摔下死了,王婆一点也不后悔,想到麦田的收成,多少有些安慰。小金枝来到人间才一个月就被怄气的父亲成业摔死了,尸骨被扔在乱坟岗子,三天后被狗扯得什么都没有。
侥幸女婴长大了,穷人家的女孩会被像财产一样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呼兰河传》中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被卖到老胡家,舍不得打鸡打猪的婆婆只敢打小团圆媳妇,不到一年就将她“调教”折磨死了。
而进入夫家之后的农妇们则经常受着农夫们的粗暴打骂。这些处于等级社会中底层的农夫们因为生活的艰辛,常把怨气发泄在处于更弱势地位的农妇们身上。粗暴即是农家夫权的特点。“打女人”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女人根本没有法律保护,人权更无从谈起。所以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才会借娘娘庙与老爷庙的塑像相对比讽刺道:“怪不得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
2、听话的农具、生育的机器与男性泄欲的工具
除了正面着墨男性对女性粗暴外,萧红还从农妇们的劳作、生育和性爱这三方面来展现这些底层妇女贫乏单调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原始生存状态。
《生死场》中麻面婆像一只母熊,在像洞一样的土房中忙着洗衣服,家务活一件跟紧一件。这还没忙完,她又慌张着心弦,用泥浆浸过的手去墙角拿茅草“准备烧饭”。而丈夫二里半在外面受了气回来,破口就骂麻面婆,扬言要把妻子女儿一块卖掉,争吵之中,竟然把女儿活活摔死!
女人的生活就是由烦琐做不完的家务组成,可怜的农妇们就像机器一般不停地劳作,伺候丈夫家人,忍受他们的打骂,同时还需要跟男人一样干繁重卑贱的工作,分担养家活口的责任。家庭像一个囚笼,把女性牢牢束缚在里面,丧失了视野的开阔,精神的追求,人格的独立。女人为着家庭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并没有得到男性的理解与同情,相反男性还把女性从事家务劳动视为低能,尤其是粗暴的农夫们由于阶级的剥削,生活困苦,更是把农妇们视为生活的负担、累赘,经常把她们作为出气筒。
曾在少女时代,女性多少还有对爱情的朦胧向往,但很快就被现实撕得粉碎。《生死场》中金枝出嫁才几个月,成业就对她厌倦了,经常打骂她,甚至在金枝快要临产时,还在她身上泄欲,致使她早产并差点丧掉性命。“在这种性关系里,男人不分时候,不分场地,更不顾女性在性生活中的好恶,他们所需要的并非拥有独立人格的女性本身,而是负载他们所需要的‘性’的实质,实体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性’。” ②
萧红笔下的农夫,只是单纯追求性欲望的释放,并加诸于女性身上。这种性关系,只能称得上是动物般的“交配”,而非“性爱”。“交配”之后,等待女性的还有生育的痛苦。《生死场》第六章就“以刑罚的日子”命名,描写“女人横在血光中,用肉体浸着血”,产妇“像条鱼似的光着身子在灰尘中爬行、号叫,结果产下一个死婴。”自然性别的劫难更加上男人的无理与冷酷,构成了女性生命的非人境地与悲剧性质。
(二)自缚女性的可怜
女性在“男子本位”的封建性别观念的束缚下,伤痕累累同时被“驯服”。这种“驯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觉地接受并服从这种男权意识,并把男性对女性思想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立身行事之准则,指导自身的人生活动。另一方面,被男权文化教化后的年长女性如母亲、婆婆等,还利用手中的“家长”权力有意去“调教”和“塑造”着男性文化要求的女性,这就形成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缚和缚人的生存困境。
《小城三月》中的翠姨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缚”者——封建男权意识调教出的古典东方女性。她的性格、气质和行为规范、道德观念无一不深深留下了男权观念的烙印。翠姨的封建门户观念根深蒂固,她一直隐藏着对堂哥的爱,因为她自觉“命运不会好的。”一来她已被订婚,是一个人的未婚妻;二来她是出了嫁的再婚寡妇的女儿,她认为出生不好,其母没有“守贞节”,所以连带她自己也是有污点的。而堂哥是地主家才学出众的公子,又受过新的现代文明的教育。顺从“命运”安排的翠姨最后悒郁而亡。
这就深刻揭示出了女子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父权社会中所受的精神毒害。《礼记·郊特牲》中为女子所下的定义是:“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白虎通》声言:“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也,以礼屈服。”这种要求女子驯从的封建男权意识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尽管五四女性解放的呼声开始唤醒了一些知识女性,但大部分女性还自觉地遵守维护着传统的封建男权观念,并自觉地将之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这才是翠姨悲剧的根本原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