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幻视者的独语
作者:张桃洲
也许,在人们的印象中,王寅(连同他的诗歌伴侣陆忆敏)同样是“属于80年代”的。诚然,作为一位于80年代初步入大学校园、在其最美好的年华里亲历了那个年代诗潮更迭与变动的诗人,王寅在他的很多诗篇中都或深或浅地留下了那个年代的印痕。不过,哪怕在没有读到王寅整个90年代的诗作之前,过分地强调他“属于80年代”,也是危险的(起码是不确当的)。诗人黄灿然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指出了王寅的两个年代诗歌的“裂变”。③这多少启示人们从更深的层面对王寅诗歌进行把握,除去经常被提到的诸如优雅的形式感、轻盈的口语和简约风格以外——应该说,这些概括确实点明了王寅诗歌的某些特性,但令人不免担心它们是否会造成某种本质化的定型,而最终与具体的文本相脱离。在我看来,倘要彰显一位诗人的独特品质,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深入其文本的内在肌理,悉心分辨他特有的音调、语汇和姿式等方面。对王寅的诗歌似乎尤其需要如此,那些跳跃、飞翔的诗句不易为教条的归纳所驯服,而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个性”。
音调的变奏
毫无疑问,即使在众声喧哗的1980年代,中国诗歌也有其主要的音调。如果说80年代初的前后几年,占据诗界的是“朦胧诗”那高亢的充满批判和对抗意绪的宣讲,那么没等到80年代中期,浑身躁动的诗人们就纷纷脱离这种宣讲的钳制,发出了尖利或粗重、温婉或豪放的声音。然而,透过“朦胧诗”的激越语调和其后各种诗潮纷乱错杂的音调不难发现,贯穿于整个80年代诗歌声音的内质,是一种牧歌式的理想主义(这与那个年代的社会文化相宜):不论是北岛的冷峻告白、昌耀的孤独咏叹,还是顾城的梦幻倾诉、海子的激情铺叙,抑或“非非”、“莽汉”们惊世骇俗的嚣叫,实际上都隐含着一缕理想主义的基调。尽管从“朦胧诗”到其后的“第三代诗”,就诗歌的音高来说显示为层层下坠的趋势,但某种理想主义的音色却始终没有褪掉。在这股理想主义情愫的促动下,一种进化论的“不断革命”的诗学诉求便在诗人们的豪言壮语中获得表达。
显然,在一片喧闹吵嚷声中需要有轻言细语,抑制那过于匆促的“打倒”与摧毁的声浪。可以看到,王寅正是那个年代发出轻言细语的诗人之一。虽说王寅并没有逃逸当时的理想主义氛围——这一方面体现在他直接参与了诗潮更迭的进程(作为“他们”和“海上诗群”的成员),另一方面,正如下文将要分析的,在他80年代的诗篇中渗透了一种强烈的信仰,即对语词力量本身的信任——但理想主义带给他的不是一种张扬、凌厉的喊叫,而是一种趋于平和而轻盈的低语。这些轻言细语在80年代汹涌向前的呼喊式写作潮流中之所以显得别致、动人,吸引相当一批人伫足倾听,或许就在于它们以逆向的方式,呈现了那个年代文化场景和社会情绪的某些侧面。
从逆向的角度看,1980年代意味着什么呢?对于那些历史的亲历者而言,80年代多少意味着一种感伤的怀旧,那个年代的事情仿佛尘封在记忆的栅栏里,渐渐地风化成一帧褪色的相片:哦,一去不复返的绚烂的青春,热烈的憧憬,固执的反叛……所有“属于80年代”的景致在慢慢的退却中,升腾为一种“单纯”的关于那个年代的想像。于是,太多的传奇被后来的叙述者填进了关于80年代及那个年代诗歌的回忆,并一再得到渲染和传诵。在某种意义上,王寅是那些传奇构造的一部分④,但这并非他的诗歌为人所欣赏的真正原因。恰恰是他在刻绘那些场景和感受时所传达的特别的音调,拨动了阅读者的神经:
秋天的午后这样好
阳光像草坪柔软地在我的纸上铺展
难以相信会有夜晚
会有篝火,会有人哀悼星星陨落
——《午后》
这是一幅典型的80年代的场景:秋天的午后,柔和的阳光,隐约的思绪(沉思,忧伤),一切显得安宁而和谐。整首诗就沿着这样的基调展开,通过设置你、我及人们的关系,勾画了一幕简洁的日常情景。当然,值得寻索的是这幕日常场景下隐隐流动的意绪,上引诗节的后二句本意是说即将有人在夜晚燃起篝火、去哀悼星星陨落,但作者却以否定的方式、连续用了三个“会有”来“铺展”他的思绪;“难以相信”的所指其实恰好相反,暗示思绪已经延伸到那里并打算去完成那些行为。这三个“会有”的连续使用构成了一种典型的王寅诗歌的句式,相近的例子如《红色旅馆》中的“你看”、《已经读完这一天》中的“已经”、《中午时分》中的“好像仍在梦中”、《花园》中的“犹如”、《珍藏》中的“这就是”,等等。它的变体是类似《我已看见了上帝》中“我已不能缺席”的咏叹式的复沓。这一句式在《夜色中的墙》里则变成了:
月光排着队出现
摆弄着什么
脚步很轻
这样的段落在诗的不同位置反复出现,促成了旋律与意蕴的相互勾联、应答和回环,同时也推进了诗思的层层深入。
评论家程光炜在谈到诗歌的语调时认为,“鉴于语调自身突出的假想性,又决定了声音不仅是对内容的本能补充,而且常常具有独立的,甚至占有主导地位的艺术意义。比如其声学品质的长度和强度,高低声调的替换、邻音之间的跳跃以及重音的复现频率等等。当声音层面的重要性在某些诗歌作品中被强化到最大程度时,我们甚至发觉它会突然中断与词和句子的联姻,而独立成一个语言秩序以外的声象系统”。⑤倘若以此来观察王寅的诗歌,可以说正是其音调发挥着独立的意义,使之葆有持续的魅力:
夜色中的草很深
很久没有人迹
很久没有想起你了
你的孤立的下巴闪烁
像天上那颗红色的星
——《与诗人勃莱一夕谈》
短而轻的音节在此造就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音调甚至离开了字句的表层含义,而自成一体地重设了诗的意境,引起阅读者悄无声息的内心震颤。
王寅诗歌的音调具有某种单纯的特性,这是一种剔除了杂质的纯净与干脆。由于“我”的无所不在,这种单纯的音调始终透出一丝自白或倾诉的意味,在一首诗的娓娓叙谈的底下,总有一股将自我投掷出去的力量支撑着全诗——他80年代和90年代的诗歌均如此。不过,那种自我的投掷是温和而轻逸的:“我不是一个可以把诗篇朗诵得∕使每一个人掉泪的人∕但我能够用我的话∕感动我周围的蓝色墙壁∕我走上舞台的时候,听众是∕黑色的鸟,翅膀就垫在∕打开了的红皮笔记本和手帕上∕这我每天早晨都看见了∕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冬天仍然爱一个诗人”(《朗诵》)。此诗的突出之处在于寻常事物(墙壁、鸟、翅膀、笔记本、手帕)所构筑的“朗诵”情境,在自然口语的调配下,在蓝色、黑色、红色的不经意的转换之间,这一情境竟然有了童话般的效果;诗的主旨指向的是诗歌本身的功用问题,正是由于前面“朗诵”情境的烘托,最末二句才堪称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