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试论在艺术中反映生活
作者:权武松
虽然出自你的笔尖,“然而却来自你画笔的另一端”。
艺术教育体系中,“闭门造车”现象是培养人才的拦路虎。艺术离不开画形体,但是更离不开艺术思维,如果长期沉浸在训练造型技术与模仿能力上,就会出现一个“后遗症”,僵化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钝化一个人的艺术灵感。一些在旧美术学院出来的人中,有的就是造型技术很高写实能力强,画起长期静止的写生习作和石膏像素描来已经达到了如火纯青,无与伦比的地步,而要求思维的创作却一筹莫展,就是该“后遗症”的反映。法国十九世纪雕塑家布莱尔说他进了四个月的美术学院,他的束缚使他终生难以摆脱,就指的是这种“后遗症”——整天埋头训练烦琐的体面造型技术,而僵化了他的思维,钝化了他的独创。契式的教学体系的致命弱点就是个例子。现在,很多国家的美术教育中都已经废弃了那种长期的全面因素的固有的教学方法,开辟了一条新的更先进的足以能够充分促进艺术思维,锐化艺术灵感,强化艺术表现的美术教育的途径,而且在大力挖掘中国东方古典美术理论遗产,既提炼概括,夸张变形,不求形似,但求传神的艺术理论精华。艺术反映生活只是从主观上,应当力求使我们的作品在深入人民生活的基础上,去寻求新的可能。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要我们的作品反映同我们密切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则通过个人表现出来的画面总会这样那样的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
好的时光造就了一批让人担忧的时代学生,他们伴随着成熟发育过程,又随心所欲的依赖“靠有”的生活,对现实的,体会的,和身边的越来越不关心“充实今天,没明天”的态度学习,怎能懂得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实际的生活是多面性的面对人生。进入作品的完成过程的起点在生活。艺术的根本源头也是生活,同时也是个人的主观精神物质生活的实践反映。这个根本关系难道可以颠倒黑白吗?我们的创作毕竟是从生活中吸取的形式,又从生活中吸取内容的(母题的来源)。我们的生活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现实,脱离生活就等于是离开了我们的艺术生涯,这也正好在前面提到的一样,生活是我们艺术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所谓的高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的艺术,首先要有从现实世界中感受可视现象及其形式美的特殊敏锐深邃的能力。在艺术里不象在哲学里,创作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所以艺术反映生活就要在现实中受到灵感,更要在生活中学习。我们的材料和生活中的某些东西有千丝万缕的契合点,我们要和他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
的多、听的多、而且还要记得多。这种明确掌握现实世界中现实形象的资历和兴趣,再加上牢牢记住所观察的事物,这就是创作生活重要条件。“一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凭相应的对象,凭人化的自然才能形成。”
通过实践和活动丰富艺术的表现,来培养自己具有丰富敏感的画家的眼睛。有故事说,莫奈画伦敦的雾景,他的红调子引起习惯于雾色灰濛的人们的异议,待到人们仔细地注意到伦敦的烟尘和建筑群对雾色的影响之后他们才信服有的地方雾确实是透着紫红色调子的。这是画家眼睛敏感的实例。既然如此,我们只有自觉地加强这一方面的实践。深入生活体验自觉构思,理性地给与指导,使作品更佳凝练并凝聚更多的生活内容,渗透更深刻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随意挥毫所产生的艺术形象,乃是如同高千仞之上蓄之久矣乃喷薄而出的飞泉。厚积而薄发,才能表现出敏感与自由。
创作的过程与习作的过程相并同辙。需要习作锻炼也需要同时的艺术造型能力的磨合。必要时利用相机拍摄下来的形象资料和面对实际的东西。但是光凭借这些难免形象缺乏真正的生命力。更其重要作用的是在生活中通过画家的自己的眼睛去不断获得和积累丰富生动的形象财富,创作出更佳宝贵的艺术作品,才更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