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试论在艺术中反映生活

作者:权武松




  艺术反映生活,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在教学中看到有些实际的问题,就注重技术轻自身体验的教学的方法在目前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美术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学问,它不单是个“造型”“再现”的描绘技术,是通过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情感,使人得到艺术享受和陶冶心灵境界的“表现”艺术。它不仅是个技术性很强的体力劳动也是重思维的脑力劳动,它需要技术技巧和理论,还需要思维,智慧,感情和艺术灵感激情;它需要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广博的社会科学理论、常识和修养。
  美术教育需在一定相应的生活阅历基础上,围绕确立艺术表现范畴,既诱导在生活中发现艺术,还要使学生们在感悟中发展艺术。那么在教学中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学生们最基本即造型能力方面的理论技术、培养表现能力方面——在艺术思维方面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训练描绘能力,又传授表达能力,同时注意开发思维智力,培养艺术灵感,激励表达欲望,侧重引导美感志趣并结合生活体会方面的教育,才是我们教学的完整使命。
  在艺术中反映生活。当今的学生无谓的追求时髦,与时代相违,将会尾随中带来代价。实质上艺术永远都会反映时代的,因为你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自觉不自觉的会流露出时代的一个侧面。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巨人般的智慧,罗可可时代绘画那种矫揉造作,柔靡华丽的封建贵族风格,十九世纪的古典、浪漫、写实三派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时代的精神——它要求建立新的社会的理性秩序,呼唤变革激情和清醒观察社会现实等,是那个时代产下的必然产物。现代绘画同样如此,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是当前时代的中国。我们将有着现在的气息,呈现现代的特征。
   当前我们教学中面临了几个问题和难处。一是在教学中发现高度的个性化与教学要求有意识地灌输训练存在矛盾,共性的东西传授起来容易,而个性的东西启示方面引导难。同样的物体放在那里,谁都是按照一个原则去联想思考,但在生活中把物体结合个人经验去联想,它的共性,个性启发和引导鼓励作者认识自己,了解和诱导在从生活中吸取活的形象为目的,手法艺术手段等的问题就是第二个问题了。决不能把她自己所没有的,未曾感受过的,了无兴趣的东西以硬性教育塞给学生。了解作者本身思想、生活与艺术的这三个方面的素质与修养,启发他的创作潜能,发现他酝酿中的(对物体的)动机与苗头,使他敢于自己前进,然后帮助他避免失误而找到可能发展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把艺术的方向,创作的规律, 前人经验融会进去,使他结合具体的手法实践领会运用到画面上去。
  生活中有好多好的东西可以作为母题索取,在我们生活有外界的许多刺激物刺激我们的感官,但在每一瞬间,我们的脑子都只明显的对其中的某些母题等物作出反映,而对其它事物则不在意,甚至完全没有觉察到。就是说,在许多事物中,选择地反映某一部分,如同植物的种子,胚胎状的东西。觉察和引导作者的意向,发现母题,立场分明,抓紧基本核心的东西,并使之在母题上体现意愿。“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这句话对酝酿母题特别重要。教学中与学生们探索母题,看了取材的东西,发现他们的隐蔽的内心世界。由于灵感闪现,在经过长久探索之后受到启发,抓住感觉。才思的骏发与迟滞,浮想与决断,往往正在这一关节处。等到种子一旦长成大树,花朵盛开,这时,原来的植物的种子和花蕾的形态已经不复见了。而在创作中则不然,直到作品完成也不要把原来的种子形态的东西——母题模糊了,而应该使它在已经得到丰富的长开以后,仍然保持其单纯一面的特征,一幅画远远看来,基本的东西仍然很鲜明地吸引人才是。但是有些人认为绘画就是把客观对象如实的画出来,依样画葫芦就是美术,像镜子和照相机那样把对象如实全面地反映出来就是美术的最高标准了,不知道要通过自己的感受,调动自己的艺术修养,去进行艺术处理,增删取舍加强减弱和感情注入的生动表现,只追外表的形似,不求内在的神现。这样的要求有碍于个性的发展,有碍于主宰自然,发挥自己的能动,不能辨证地客观的把自然形象转换成作者主观上的艺术形象,也就把握不了动人的艺术生命。
  但是,只有生活中的母题,没有作品表现上的独创的飞跃是没有用的。凡是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形象的飞跃的结果。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中原来的形象的简单摄取和再现,而是能动的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经过了一个飞跃。例如:从来以竹入画的画家很多,一般都表现文人品格而仍各有不同风貌。其中郑板桥的墨竹确实“独立门户'',他往往留取清瘦,在自由挥洒中出现一种草木怒生之势,一种倔强不驯,狂达自放的性格,表达出精神上自求解脱和同情民间疾苦的呼声。俄国风景画家列维坦有名作《弗拉基米而卡》。据同时代人回忆说,有一次列维坦路过那里,当时的景色本是一片安逸宁静的秀色,但在列维坦的心目中却强化了,因为他想起了“沿着这条路,从前有多少不幸者在镣铐声中走向西伯利亚……”。他既以这种“第二自然”的景象完成了一幅深藏忧伤的作品。再举郑板桥题画文为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这是从自然形象的感受中开始了构思活动。接着他写到:“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即形象的转化于飞跃。歌德说过:“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意志,并且为这较高的意志服务”。艺术家一旦把握住一个自然对象,那个对象就不在属于自然了,而且还可以说,艺术把握对象那一顷刻间就是在创造那个对象,因为他从那个对象中取得了具有意蕴,显出特征,引人入胜的东西,使那对象里有更高价值。这里提示了我们的艺术既有形象创造的无限丰富的可能;又向我们提出了加深思想,生活和艺术修养的必要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古人对这两面的一种简练的概括。我认为,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生活,外界自然,是作品内容的材料,题材,是他的基础。而作品所表现的主观情思,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他的精神世界,既画意,则是作品内容的主导方面。两则相统一,而后者决定着一件创作的内容的性质。即使故意把作者的观点隐藏起来直接描绘,其目的也是为了让画意通过这种描绘而自然地溢漏出来。所谓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它是体现着人们的意识的一种独特的形式。也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坚持人们的世界观在创作中的指导作用。依据个人的眼光不同,对客观的形象有所取舍,夸张,变更和改造。同时发挥作者(学生们)的独创和想象思维能力。这在科学的意义上是胡作非为,而在艺术的意义上则可能往往是必要的才能。科学的认识不允许带有任何主观的附和,而艺术的认识则必须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在这里区别是显著的。
  艺术还要另立独创。作为常规,以自己孕育独创的为好。重复与假借难免乏味,更不用说因袭照般为能事了。然而,只要真正是自己师法造化,又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孕育成熟,就总会带有自己的胎迹,显出自己的面貌。所以人们在创作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未经整理的大量感受丰富的生活经历,各种意图都在脑子里起伏波动,莫衷一是,统一又难。在这种情况下,从纷纭的思绪中明确最基本的画意和找到相应的整体构成形式,是习作的成功的关键。这就是独创的作用。可以说。独创与适当的母题,是创作构思和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依据个人嗜好所取得一种必要的独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