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跨文化认知与多元互动

作者:黄发有




  大陆学界对于美国汉学界的文学史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对于其中的专题研究和个案研究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只能引起从事相同或近似课题研究的学者的深切关注。像史华慈的严复研究、格里德的胡适研究、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葛浩文的萧红研究、戴维·罗伊的郭沫若研究、叶维廉和奚密的诗歌研究、周蕾的女性文学研究、安敏成的现实主义文学研究都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视野开阔,在研究路径上也比较重视对新材料的搜集与发掘。像格里德的《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重点剖析了胡适的人格悲剧的文化成因,指出中国的启蒙者如果无法在人格和情感上彻底斩断连接自我与封建传统的精神脐带,那么,他们推动现代化的努力也往往只能以悲剧收场,这种学术眼光具有清醒的反思意识与强烈的历史穿透力。金介甫注重搜集原始材料,从人际交游角度考察文人集团对作家人格、命运的影响,把沈从文的命运与写作置放在湘西传统社会走向衰落的背景中进行深入考察,这种历史学方法不仅给沈从文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都具有方法论意义。葛浩文不仅在萧红研究上造诣深厚,他翻译萧红、莫言、李锐、苏童、朱天文等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实践更加值得重视,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问题是考察其对外传播与接受状况的必经通道,但进入这一领域对研究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对中西方法能够融会贯通的学者,才能既透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方世界传播的东方审美特性,又探索具体文本在翻译与接受过程中的二次创造与误解现象,进而考察对外传播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反向推动。此外,西方汉学界的历史、哲学和文化研究,比如费正清、周策纵、黄仁宇、史景迁、林毓生、余英时、杜维明等人的学术实践与学术思想,不仅对西方汉学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不断地给大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吹来新风,启发本土学者打破学科的壁垒和成规的制约,开拓新的学术领地。
  西方汉学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中国本土视野之间,在方法论和目的论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追求,两者的沟通与理解能够有力地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健全与完善。西方汉学界的内在差异,也使其研究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文化身份,也使西方汉学家选择了多元的精神姿态,比如华裔学者与西方本土学者之间,以及来自中国不同地区(大陆、台湾、香港)的学者之间,其价值选择都有微妙的不同。而且,西方汉学视野与中国本土视野的关系,受制于特殊的历史情境,比如美国汉学界几代学者的中国想象就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再到王德威,他们与中国本土视野的关系经历了从对峙到碰撞再到对话的精神变迁,这对应于新中国从排斥西方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步。西方汉学界的努力,大大地促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翻译与海外传播,促进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另一方面,西方汉学界的趣味对于中国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典型如诺贝尔奖情结与话语模仿现象。西方汉学视野与中国本土视野之间的差异和互渗,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弹性空间,在相互的碰撞与对话中促进了信息的沟通,增强了自身的活力,为学科的生长孕育新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
  
  ①②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普实克论中国现代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第213页。
  ③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年版,第260页。
  ④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19页。
  ⑤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4页。
  ⑥李劼《施蛰存:生命在苦难中开花》,《粤海风》2006年第6期。
  ⑦刘禾《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1页。
  ⑧王彬彬《 胡搅蛮缠的比较——驳王德威<从“头”谈起>》, 《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⑨程光炜、孟远《海外学者冲击波——关于海外学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讨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3 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