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摆脱离弃 介入交流

作者:赵秋棉 梁晓辉




  建立文学批评的枢纽地位,还有赖于对文本的重视。文本是文学价值的载体,也是文学批评的着力点,批评要从作品出发,批评创作必须建立在对熟悉作品的前提之下。批评还要对文本和文学现象进行鉴别、阐释和判断。“惟有在对创作(对象)的批评中,批评才获得自己的现实存在。如果离开了作为对象的创作,也就无所谓批评了,因为无对象的批评决不是批评”。⑧文学批评首先是一种对于作品的基于现实的审美判断。这种审美判断是需批评家“动员自己整个心理功能(感觉、情感、理智和想像等)去感受、了解文艺作品,体验其中的美,捕捉美的形象,进而形成的”。⑨它需要在某种观点、某些理念上达成与交流双方(作家、读者等)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否则就不会被接受。这是批评功能得以发挥的一个方面。判断的被认可与否直接关联到批评存在的价值有无;其次是对作品的阐释。阐释学的批评就是在阐释的基础上形成的。阐释是对作品内容、意义的充分发掘,以最大限度把作品所要呈现的意义传递给读者,从而充分实现作品的价值,成文本之美。这也是批评作为阐释的基本功能。批评在阐释的过程中融入批评家的独特体验,形成了作品意义的拓展,这是批评创作自身的价值创建,这种价值创建要在受众的接受中得以实现。
  
  在对世界与文本的了解中,批评家进行创作,这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批评作品要能够起到指正和引导的作用,使作家和读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且是切实乐意接受的判断。同时,作为中心和枢纽,批评还需要保证自己的独立性,独立性表现为高度的文化素养、客观的评判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等等。批评在独立的前提下作为主体介入交流,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客观独立前提下产生的审美判断才能够成为真正可以介入交流的工具。
  
  三、介入建立起的重要交流路径
  
  文学批评需要通过介入交流来发挥出它的功能。只有当批评恰当地进行了审美评判,并为人所接受的时候,才能说实现了文学批评的价值。对文学实践的介入建立在生活现实的基点上,以作品为观照重点,形成了作品——批评——接受者(作家和读者)、作家——批评——读者两条重要交流路径。对文学理论的介入建立在批评创作的基点上,形成批评——理论——批评的交流路径。批评所介入的交流总是双向的,它需要时刻处于交流的中间环节,以促成其功能的发挥。
   (一)作品——批评——接受者(作家和读者)路径
  在具备高度的文化理论素养和对现实生活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批评可以开始介入文学实践。首先是作品——批评——接受者(作家和读者)的交流路径,文学批评在作品与作家、读者间进行调节,目的是要和作家、读者进行审美交流,以影响作品的创作与阅读,达到提高水平的目的。通过介入作家、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于作家起到的作用是在探讨中提高创作水准,于读者,能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审美判断取向,锻炼审美眼光,以利于做出正确的审美选择。作为接受者,读者在接受了批评之后势必对所评价作品进行再审视,以达到审美判断水平的再锻炼,或者是在批评的启发下形成自己的再创造,从而体现了批评的价值增殖效用。作家将自己置身于接受者角度,也同样可以从批评中得到锻炼,甚而可以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批评者互动。在这种交流与互动中,批评价值得以实现。
  现代科技的推广,大众传媒的扩张使得大量的现代技术手段可以使用到批评中来。批评对交流的介入也步入现代化。蒂博代早就指出,“一位批评家反对一部作品的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滑稽模仿”。{10}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前期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一个馒头的血案》可以看作一个绝好的批评,它的作者胡戈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批评家。他的否定式批判成功介入到了受众群体,从而在心目中自觉确立了对所指电影作品的审美评价。
  (二)作家——批评——读者路径
  第二条介入路径是作家——读者交流路径的介入。批评的介入看似使交流绕起了弯路,实质上却是对两者关系的一个拉近。作家——批评——读者的交流是一种主体间的交流。事实上,相当部分的作家与读者在社会现实中是很少有交流的机会的。批评的介入使作家、读者间相互掌握的机会极大增加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条路径也是批评最容易介入的路径。对作家的批评又称之为作家批评,它主要是面向读者的。读者在对作家批评的接受中了解作家的审美取向,在对作家把握的基础上更能够深刻地去理解作品。作家则把更多目光转向读者批评,以掌握大众的审美期待,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同时,这种批评的引导又是双向的,作家和读者同样都可以审视面向对自身的批评创作,达到自觉。
  应当说,作家还是读者无不对于这条路径上批评的介入充满期待。不幸的是,一些所谓的批评家们恰恰选准了这一点,将之作为商业推销策略的一个切入点,于是就有了人们把批评等同于夸张、歪曲甚至欺骗的尴尬。每一位有修养的批评家、致力于批评建设的批评家都应当为当前这种状况的改变而努力,杜绝营造假象的批评,还批评以本真,真正实现批评应有的价值。
  (三)批评——理论——批评路径
  文学批评最终需要与文学理论相联系。鲍列夫在《美学》中指出,文学批评具有双重的本质,“有些属性——如表达思想的形式、隶属于艺术过程的一部分——使批评近于文学;另有些属性——如思维方式、对方法论的依重、有自己的范畴——又使它近于科学。”{11}这种双重本质是造成文学批评审美调节功能的本因。同时也说明了,接近文学为对文学介入提供了方便,而批评的近于科学性则为其向理论介入提供了前提。事实上,批评和理论联系密切,独立之前一直是被归为文学理论学科之内。韦勒克在当时也认为,文学理论不包含文学批评是“难以想像”{12}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接近。一定程度上讲,文学批评和理论的交流路径的建立也是文学批评自身建设的一个方面。
  理论总是从实践中得来,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这样认为,在整个文艺学系统中,先有文学创作,然后是文学批评的实践,最后才有理论的概括,文学理论是对文学批评的提炼和总结。作品的全部意义“是一个累积过程的结果,也即历代无数读者对此作品批评过程的结果。”{13}文学理论要以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同时,文学理论又对创作和批评实践具有指导的作用。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范畴、方法为指导,离开了文学理论的指导,文学批评就会成为感想的凌乱拼凑或堆砌。
  总之,文学批评的价值不会丧失,价值产生的关键是要摆脱遭离弃的处境,真正介入到与文学实践活动和文学理论的交流中来,确立批评的枢纽地位。文学批评的审美调节功能在介入文学实践的交流中得以成为可能。文学批评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建设与完善的过程,体现在对文学理论的介入交流中。文学批评的介入交流最终引导了文学批评繁荣文学创作,促进文学发展的终极价值的实现。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学院 河北大学)
  
  ①转引自李国华《文学批评学》,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②③⑨{11}李国华《文学批评名篇选读》,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0、123、114页。
  ④茨维里·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5页。
  ⑤⑥⑦李国华《文学批评学》,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73、7页。
  ⑧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页。
  {10}[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13页。
  {12}{13}[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2、35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