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历史剧会“锯掉”我们什么?

作者:唐爱明




  近20年来,中国的影视荧屏充斥着各种历史剧,甚至有时在晚上的黄金时段有一半的省市主流电视台播着相同或不相同的历史剧,尤其是“帝王盛世剧”,从《秦颂》、《秦始皇》、《汉武大帝》、《大唐飞歌》、《贞观之治》,《传奇皇帝朱元璋》,直至《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在凡是后人认为的盛世之帝搬往屏幕的同时,另外从不同的角度放映前朝典故也如火如荼,如《宰相刘罗锅》、《天下粮仓》、《施琅大将军》等等,整个国家已经发展到“张口不说前朝事,读尽诗书也枉然”的恋史盛况,就连中央十台为提高收视率,也在“百家讲坛”大讲前朝往事,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史”的迷恋仿佛到了疯狂的程度。
  但是,有点常识的人已然看出:我们的历史剧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历史剧,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正统感和历史严肃性,也很少在历史中寄寓“以史明智、以史为鉴”的哲理反思。它已经变成了消费时代创作者借史排遣情绪,或者顺应商品时代洪流赚钱的工具,也是观众表达欲望、消遣娱乐、提供感官刺激的影像化娱乐快餐。虽然在娱乐大众化的今天,所有正当的快乐追求都是无罪的,但是,透过娱乐心态揭示出来的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倾向,却可以昭示一个民族的未来。国家主流媒体为了所谓顺从民意而实则牟利地一味媚俗从众,从而忽略应该承担的民族先进意识氛围的塑造和先进性人格培养的责任,这也是具有消费主义时代特征的责任流失。如果抽查选看其中任何部分历史剧,我们都可以明显感觉到它们在中国正努力迈向现代化的今天的价值缺陷。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另类表现。看待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使是历史剧,虽然是艺术的展现历史人物,也必须符合历史上对主要人物的客观评价和人物与人物之间关系的大致脉络,从而批判性地总结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发掘历史的值得深思的规律。当然创作时可以有创作者的主观感情和褒贬,但是不应当走极端,甚至凭一己之愿故意创新而做无客观实据的翻案文章。如果说以前我们为了革命“需要”而将帝王将相批判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从而完全抹杀了历史人物的功绩,而一味肯定劳动人民的伟人创造,那当然带有时代性的阶级视角,应当算历史虚无主义的片面表现。但是,现在历史剧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却发展到另外一个极端,出现了另类的表现。其一就是不断美化历史上的帝王,甚至将相。如《汉武大帝》主题歌中把汉武帝推崇为“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大地”。《雍正王朝》中把雍正写成殚精竭虑为国为民为公的古今第一的贤能道德的君主,完全抹杀了他专制残暴冷漠、不顾一切地强化封建专制、禁锢人民思想、大肆杀戮异己的历史事实。而在康熙影视中,康熙成为风度翩翩、既是情种、又是贤君的大众情人形象。就连古今难及的贪官和珅,也写得憨态可掬、任劳任怨。《大明宫词》中把历史上鄙视的权谋功利主义典型——太平公主写成了高华纯洁的情圣,惹得无数观众流下了感动的热泪。如此种种的随意改篡,完全隐藏了帝王的专制残忍本质,对他们的罪恶进行了艺术化的掩盖和美饰,即使无法掩盖的罪行,也编织了美丽的借口或者请出帝王臣奴做替罪羊,以此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观众对帝王将相权力、专制的膜拜,认同了封建人治和官僚体制,从而缺少了对封建残余思想和体制的自觉反思和抵制。
  历史虚无主义的另一个另类表现就是剧中缺乏世界眼光的对照和反思。诚然,中国的封建社会曾经辉煌过,也许汉唐盛世时,我们的先人基本不知道当时还有后来曾经比自己更广泛更深刻地影响过人类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对于历史剧表现的当时的帝王的自尊心态和睥睨天下之气概,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上千年后的今天的我们,依然沉浸在此种心态里面关门陶醉,似乎有点害怕面对现实落后的懦弱和坐井观天的狭隘。何况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17世纪中期—18世纪末),世界已经开始日渐走向一体化,西方的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导致西方建立起一整套从思想、科技到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互相适应和配合以至于飞速发展的新文明,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在此阶段层出不穷。而中国的帝王们除了更加无知地加强专制、压制思想、闭关锁国、弹压商业外,而且对于西方使节的通商请求,盲目自大地一概拒斥。“康乾盛世”恰是我们衰落之始。我们在世界走向进步的时候主动选择了落后,其关键因素,既有历史惯性作用,更是帝王之过,否则谁还有资格承担更大的责任呢?即使当时帝王无知,难道现在热衷于以历史为素材的剧作者们还依然浅陋无知?但是历史剧最终没有给我们如此深沉的反思。回首历史,放眼世界,主要功过是非一目了然。若康熙、雍正、乾隆果如剧中所展示之贤明、勤劳、宽容、为国为民,中国落后的原因真是千古之谜了。这些历史剧给我们无形中提供了无法求解的思考。如果康熙他们真像《康熙王朝》主题歌所唱的那样“再活五百年”,问题倒可以直面他们而求解了。
  二、现代性人文精神的缺失。中国现在仍然没有实现现代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关键原因,就是国人缺乏现代性的人文精神。现代性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独立自由平等的主体人格,就是对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充分尊重和平等对待;二是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性视角,也就是不盲从他人和权威,对真理有着执著的拷问和追求,实际就是科学精神;三是坚定的超越性,即不拘执于现实世俗的满足,有着对生命本质意义的追求和向往,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巩固着自己应有的向善信仰。而这三者相互融合为一,共同构成现代社会必须的建设性人格。中国从清朝末年开始,就开始艰难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之路,但是无论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物质技术层面,还是后来戊戌变法学习制度层面,以及孙中山的主要的引进西方一系列制度和技术,都由于整个社会缺少现代性的人,从而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新中国建立,由于忙于建立新的制度、镇压对立阶级以及党内的各种路线性错误,都没有时间和机会来考虑并借鉴西方的现代性人文建设,所以在人的现代化这一点上,我们连课都没有来得及补上。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绝不意味国家的现代化,现代化首先必须是人的现代化,这就是为什么西亚石油富国和南亚印度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原因。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大众热爱的历史剧,不管是戏说、正说还是其他什么类型的历史剧,大都充满了皇权意识、权谋主义和金钱至上观念,戏中奢华的场面,唯我独尊的气势,争权夺利的勾心斗角,以及无数情欲的泛滥,都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出成功的铁定概念:最大成功=绝对权力+绝顶财富+绝色美女。剧中主要人物即使在陷入绝境时,只要亮出自己达官或者帝王身份,马上化险为夷不说,常常会自得地接受臣民属吏的叩拜和簇拥,那种权势背景下的自满和骄傲,让平时受忽略的观众有一种替代性的梦幻般的满足,也日渐滋生权力欲望和官本位意识。观众在满足中回味和梦想着权力、金钱和美色的成功拥有的假象,他们被编造扩大的“历史真相”蒙蔽住了对现实的批判性思考,一旦回到现实遭遇权力和金钱逼其为臣奴时,内化的意识形态外化为无奈而宿命的独白:自古皆然,我不得不然,从而放弃了对现实的理性批判和有望的改造。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本当具有现代性人格的主体人便不由自主地继续成为新时代的阿Q。在充斥着封建皇权意识、人治思维盛行的历史剧里,人们乐此不疲一往情深地观看,要想根除原本就根深蒂固的奴性臣民意识的困难,于此可见。而历史剧创作者们恰好针对性地借历史帝王之魂,还给人家一个“皇帝梦”。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在历史剧中无形中被隔离了,而皇权意识、官僚思想、奴性本位却被有力地激活和固化了。看看广告中“皇帝专业户”演员们拍摄的广告之无孔不入就可知国人多么喜欢“皇帝”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