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超链接艺术:“意象”的“e”象化与生命的无限绵延

作者:王 妍




  一、意象:“链接”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的桥梁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存于斯世,意味着人与外在世界发生各种方式的关联。人是依靠这些关联而“活”在世界上。人类的一切生存实践活动,都是以传播交流活动展开的:我们要向他者表达我们的情志,我们要相互交流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我们要将生活的经验和生命的体验一代一代递相传授下去……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传播交流的历史。从本质上说,传播是“把生命世界不相连的部分联系起来的过程”。{1}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生命世界的“链接”?人类依靠什么把“不相连的生命世界”联系起来呢?
  鸿蒙开辟之初,与他者交流的企图寻找到的第一个媒介,首当其冲是人类自己的身体。那时,“身体是我们能拥有世界的总的媒介。” {2}身体向我们表达思想和意向,“是身体在表现,是身体在说话”。{3}身体的活动使客观世界的景象保持生动的活力、内在地赋予世界以意义并维持世界的意义不断地生成。主体与身体一起,与其所寄寓的世界一起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的系统。最初,人们认为自己与世界是同构共生的,“没有发现任何主体与客体之间作出主观区分的清晰的标示物。在这个阶段,人不能把自己的肉体物质作为身体,作为有边界的维持系统来感知。人和物理环境共生现象,乃是如此之密不可分。”{4}然而,人类很快就认识到了一个现实:人自身是极为有限的,他的身体能力是有限的,他的活动范畴也是有限的,他的生命长度更是有限——于是,人类的一切发明都带有突破这个“有限”的意旨: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来说,一切技术发明都是人的器官的“投影”,{5}是人的身体甚至神经系统的延伸,{6}从文明传承的角度来说,语言、文字的发明是为了记录和积累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使人类的认识也摆脱生命的局限。在逐渐庞大起来的文明经验资源库中,以目录、索引、集注等形式,作为我们赖以穿行在思想资源库之间的链接。然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这些链接总还是会走到尽头,其有限的表达形式与人类无限的主体世界和无限的存在世界仍然有巨大的反差,以至于人们总是怀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叹。
  在中国,先哲们面对这种局限性进行一番审度之后,提出“立象以尽意”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无限丰富的意义世界可以由“象”来表达。他们认为:“言之所传者浅,象之所示者深。”(朱熹《周易本义》)“象”成为既能准确地、又能丰富地传达生命无限的意义的媒介符号,成为主体与世界相匹配的“链接”。
  何谓“象”?《说文》云:“南越大兽”。中国文化中用“象”这种大兽之名来指称“意象”之象,或许与上古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吕氏春秋·古乐》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也就是说,“象”最初是一种舞蹈,《象》舞最初是纪念周公的历史性胜利,那么,《象》舞的舞容是怎样的呢?高亨《周颂考释》解释说:“周公灭商,取其象而教之舞,配以人之歌舞,故名《象》舞。其后北方舞象,当以人饰象。”{7}可见,《象》舞是由人模仿大象的形象和姿态而舞,故《系辞》曰:“象也者,像也。”所以“象”字有了模仿之意。当然《象》舞绝不仅仅是模仿大象的娱乐活动,它是为统治者歌颂其功德,为后世垂法立宪,后来成为周公制礼作乐的文化事业中的一个经典,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化意义,之后常常舞蹈于周朝的仪典之上(《礼记·明堂位》),也是周代世子贵胄文化教育中的必修课(《礼记·内则》),在此文化背景之下,先秦两汉之间出现了“乐象”说。“乐象”说发端于《荀子·乐论》,经《礼记·乐记》的弘扬,在先秦两汉时期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艺术理论,并对中国艺术产生了规定性的深远影响。古人认为,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通过体味乐(诗、乐、舞三位一体)的音声和歌舞,可以达到心志清明、胸襟广大、耳目聪明、血气和平,进而礼修而行成,移风易俗。“乐象”说“是后世‘意象’说的一个重要来源”。{8}“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传》)八卦是仰观俯察,像物之形的结果,其思维方式是“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象”还具有象征的意义。
  《韩非子·解老》曰:“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图而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象者皆谓之象也。” 可见,战国时人们已经将作为兽的“象”抽象为心中营构之“象”。心灵用“意”(动词)的方法营构的“象”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意象”。“……人心营构之象……则情之变易为之也。情之变易,感于人世接构,而乘于阴阳倚伏为之也。是则人心营构之象,亦出天地自然之象。”(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意象”虽为心象,但又是现实世界的物象,是心物的融合统一,是心灵意义的象征。因此,只要万物不可穷尽,那么意象的意义也是不可穷尽的。如此触类和象征,可以指称的却是天地万象,“天下之能事毕矣”。
  或许正是因为“象”具有模拟仿形和类比象征的表意功能,所以,中国古代以“象”为官名(《周礼》中有“象胥”、《仪礼》中有“象”),专司不同语言的地方的沟通交流。《礼记·王制》云:“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寄”、“象”、“狄”、“译”指沟通五方语言的专职官员。{9}“象”既是直观的,为天地自然之观,又是象征的,为人心内在世界,具有体会天地间生命运动的特点和功能。无论是神明之德还是万物之情,都可以通过以“意”驱动的“象”来传达。“象”因之有了以饱含主体情志之“意象”链接生命的媒介意义。作为承载着主体情志的“意象”,是主体内在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象征性、直观化的“链接”。正是这无限丰富的世界与无限多样的链接形式,才使传播活动流畅而生动,人类的生存实践才展现出一派情深意切、生意盎然的繁荣景象。“意象”是“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钥匙”,{10}人类由此才可能达到“执大象,天下往”(《老子》三十五章)的自由生存。
  
  二、传统艺术“意象”的多维展开
  
  意象从来不是一经产生就凝寂不动的,“大多数意象很快就和那些在时空上与它接近的其他意象联系在一起。”主体的情意就像一枚石子,投向自然万物的刹那便荡漾开去,“意象”就像水中的涟漪,“总是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或者朝另一个方向运动,不断地形成变化着。这表现出人与心灵在不停顿地活动着”{11},也就是说,意象是一个由心而生并不断生发的过程。
  意象从两个维度多维展开:一是横向的多维展开。其依据的原则是各种不同世界之间异质同构的意义关联。例如《乾》作为一个意象,它所指的事物都具有相类的质性: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果木。(《说卦传》)
  四宇之内,天居最上,播云布雨,滋养万物,故乾为天。在古人看来,天圆地方,故乾为圆。在草木中,树上的果实是圆的,故乾为木果。在社会中,君位最高,发号施令,惠泽于民,故乾为君。在五色中,赤为五色之首,故乾为赤。在人伦中,以父权最重,故乾为父。在土石中,玉金刚硬,故为玉、为金。在季节中,秋末冬初金风凛冽,故为寒、为冰。在六畜中,马健疾迅突,故乾为良马;又因骨硬嶙峋,故为老马、瘠马、驳马……同质类比下去的话,乾的意象是可以无穷尽的展开的。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