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高庸 > 感天录 >  上一页    下一页
七三


  秦佑紧握着拳,切齿道:“我决不让你再落在宫天宁手中,你为大哥牺牲名节,将来我告诉大哥。叫他娶你做妻子

  竺君仪猛可一震,脸色大变,用力摇着头道:“不……不能,陶公子是何等身份,这一句话,已经够沾辱他了。”

  秦佑含泪道:“你这么说,岂不令我们都愧死么,陶大哥是个正直人,他一定不会嫌弃你,一定会好好待你的!”

  竺君仪没有开口,只是泪如泉涌,不住地用力摇着头。仿佛要藉摇头来挥脱内心中无法抹去的悲伤。

  伍子英叹道:“这件事,且从长计议,竺姑娘但放宽心,你虽然遭此羞辱,但一颗心可对天日,别尽是折磨自己了。现在最要紧的事,是尽快寻到陶公子,他伤得那么重,一日之中,必定不会去得太远,咱们得设法找找到他才行。”

  秦佑喟然道:“他既然伤重昏迷,怎会独自离开,再说,叫咱们到那里去找他呢?”

  竺君仪忽然想起桃花公主曾在山中追寻陶羽的事,忙道:“昨夜天色将明的时候,我曾看见那位桃花公主一面呼喊公子,一面在山中寻找,莫非是她把他救走了?”伍子英道:“难说,咱们还是先在附近山中找一找,如果没有,就寻那桃花公主去!”

  秦佑扶起竺君仪,低声问道:“你走得动么?”

  竺君仪凄楚地点点头,两行热泪,又夺眶而出……

  夜幕低垂,寒风陡起,她忍住悲痛,拭去泪珠,缓缓移动步了!

  风过时,不期然感到一阵寒意,但她知道,那寒意是从心底升起的。

  极目荒山,陶羽的踪迹渺茫,恰似她此时的心境。

  忍住泪水,捺着创伤,在人生的旅途上,蹒跚地寻觅那渺不可期的未来——一

  再说陶羽蜷卧在榕树空心之内,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悠悠醒转。

  他首先感觉到的,是一阵透彻心肺的凉意,缓缓睁开两眼,眼前是一片漆黑,四周阴寒逼人,恍馏置身在冰窖之中。

  他诧异地伸出手来向四面摸索,觉得自己好像被放在一只冰冷的木桶中,默默沉思,隐约记得不久前,似在乱山中遇到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像凌茜,又像廖五姑……到底是谁?却已经回忆不起。他脑中盘绕着疑问——这儿是什么地方?自己怎会到了此地?究竟死了没有?

  想到死,也就想到身上的火毒,可是,奇怪得很,这时候心腑之间那股的人的火热,竟像已经减弱了许多,渴意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有无法形容的疲倦,手足四肢,连一点力气也用不出来。

  于是他茫然盘膝坐好,垂目运功,想驱逐那难熬的疲惫。

  奇迹就在这一刹那时发生了!他原先以为永远不能再提聚的真气,这时得四周阴凉之力一逼,竟然能够散聚由心。那一股先天真气,被他凝神驾驭,缓缓透过十二重楼,经生死玄关,任督二脉,重又归于紫府,精神突然旺盛了不少。

  难道宫天宁的话,竟是危言耸听不成?

  陶羽求生之念斗然猛升,二次提气运行一周天,慢慢使体内真气,去驱迫心头那股残余的热流,渐渐神凝气定,入我两忘……

  转眼间,已接连运气循行三个周天,那的人热力,已被他用内力迫聚至一点,身边寒气透体生津,使他觉得浑身舒畅,痛苦尽失。

  他自然没有想到,能将“焚心丸”火毒迫聚于一点,是因为不久之前,痛饮了千年地底冰川的溪水,以及树洞中奇特的阴凉之气的助长。这棵大榕树恰在小溪不远,所吸取的冰寒之气,给了他行功调息时的无比裨益。

  他抖擞地站起身来,手臂微伸,一片树皮竟应手而倒

  蓦地阳光直射进来,耀眼生花,陶羽低头回顾,才发觉自己竟置身在一个树洞中,而此时洞外艳阳当空,已是午牌时分。

  是谁把他放置在树心里?他一时也猜测不出,但可以断言的,那救他并且将他放在树洞中的人,必是昏厥之前所遇见的那个女子。

  那女子如果是凌茜,怎会胡乱把自己放在树中,就自顾离去了呢?

  怀着满腹猜疑,跨出树洞,仍将树皮仔细封妥,舒展一下筋骨,觉得一点也没有受伤的感觉,反而脑清神明,精力比以前更健旺了许多。

  他漫步行到小溪边,俯下身子,又喝了几口溪水,然后坐在—块大石上。暗自寻思起来……

  这场遭遇,好像一场噩梦,自从踏出徂徕山石室,短短数日,使他历尽险恶、悲痛,和爱憎。从这里,不但看透了外公的阴险毒辣、宫天宁的卑污奸诈,同时也尝到了男女之间,那种撩人遇思的绮丽滋味,以及和秦佑辛弟这些知友之间生离死别的感伤。

  他似乎觉得自己突然成熟了很多,也对人生体会到不少从前所无法了解的东西。

  可是,如今人海茫茫,他应该先到那里去呢?

  溪水微波粼粼,映出他模糊的身影,他随手拾起一粒石子,投在水中,一阵波光闪荡,人影碎了,连天上的骄阳白云,也扭曲得变成了可笑的画面……

  人世是那么难以捉摸,现在他练成了惊世骇俗的“七星幻影”玄功,也化解了“焚心丸”的毒火,但面对这水中花月,却兴出一种前途渺茫之感。

  百无聊赖中,他探手入怀,忽然触摸到“通天宝篆”和“达摩洗髓经补述”那两本旷世奇书,猛可心念一动,忖道:“对了,我应该先找凌姑娘,问问那送书给我的黑衣老妇是谁?昨夜在山下石洞中,怎的竟糊涂得连这件大事都忘了问她!”

  心意一决,跃起身来人迈开大步,向山下奔去——这时候,正是竺君仪在梅林中蒙羞忍辱悲愉欲绝的刹那。

  可是待他寻到昨夜那座山洞,凌茜早已不在了。

  陶羽徘徊沉思,心里烦乱异常,洞口外火堆虽然熄灭了,但那烤熟的小山猪和野鸭,依然弃置在山洞石壁,地上树叶余烬犹温,想到当时凌茜的柔情蜜意,更令他帐惘莫名。

  他不难想像,当凌茜一觉醒来不见了他的人影时,必定十分伤心,从余烬犹温看起来,凌茜离开山洞,也许尚不太久。只不知自己不辞而别以后,宫天宁是不是会再度出现,对她阴施诡谋?

  假如不幸果真如此,那真是太可怕了,凌茜虽然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但毫无江湖阅历,只怕难逃宫天宁的暗算。

  想到这里,陶羽不期然从心底泛出一阵寒意,用力一顿足道:“我得赶快找到她,或者立刻把这件事通知陆家双铃

  对啊!陆家双铃都是经验丰富的江湖老手,凌茜怎么偏把他们撒开,独自一个人出来乱闯?”

  他心里一急,不敢多停,匆匆又飞奔上路,天黑的阶候,随意在一处镇甸上买了些糕饼裹腹,便又连夜动身。

  狂奔了一夜,黎明时,已远远望见凌茜曾经驻足过的那座古庙。

  陶羽在林边略作调息,整一整衣衫,笔直地行到庙门之前,触目一瞥,心里不觉暗暗吃惊,原来庙门外已不是青衣少年,却换了十二名混身劲装的红衣大汉。

  不觉暗忖道:“难道陆家双铃已经离开,庙中换了旁人?”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