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是写情的高手。
在古龙的小说中,有男女之情,手足之情,师徒之情,朋友之情。这几种情,古龙最擅长表现的是友情,即朋友之情。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种独创品种。西方文学领域中也有写西方侠义之士的骑士文学。如果我们把两者作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一个很大差别,就在于对待爱情的态度。骑士文学大都以骑士与贵妇人为主角,爱情也成了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的国家的起源》一书曾提到骑士之爱是“第一个出现在历史上的性爱形式”。相比之下,中国旧武侠小说虽然也经常写爱情,但却把爱情放在很次要的地位。到了金庸、古龙崛起,爱情在武侠小说中有了变化。但以古龙小说来看,无论是楚留香、陆小凤、李寻欢,还是铁中棠、沈浪、龙城璧,他们虽然风流倜傥,富有男性的特殊魅力,可他们都绝非好色之徒。沈浪在女色面前是正人君子;铁中棠对女人只有同情,却缺乏激情;李寻欢为了朋友,居然可以让出自己的未婚妻子;爱楚留香的女孩子委实不少,但楚留香却能够与她们保持一种近似友谊的纯洁关系。说得冷酷一点,这些风流浪子在本质上都是视女人如衣服,视朋友如手足。
古龙歌颂友情而轻视爱情(相比而言),我想这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意识有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与儒家一直提倡“忠、孝、节、义”,一个男子汉看重的是事业、父母与朋友。这些思想意识在文学作品中早就有生动的反映。《水浒传》中的宋江为了朋友,可以休弃妻子;《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为了笼络爱将赵云,可以摔阿斗。相反,那种沉湎爱情而舍弃朋友的行为,会被斥之为不义。这种思想倾向同样也影响到武侠小说。《三侠五义》歌颂“五鼠”
的义气,描写得很生动,而一旦涉及他们的爱情生活,则一笔轻轻带过。古龙的新派武侠小说不仅没有突破这一樊篱,而且他还发展了“友情高于爱情”这一传统主题。同时,古龙的作品还有意或无意地沿袭了“女人是祸水”这一封建意识,他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一书中写阿飞迷恋女色,结果武艺水平骤然下降;一旦脱离了林仙儿,便又重展英姿风采。在《武林外史》、《情人箭》、《血鹦鹉》中写女人的离心作用与破坏作用,都很触目。由此可见,古龙虽然在艺术上和文体上有了突破,有追求欧化语言的明显特点,但在对待爱情这个问题上,仍旧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思想核心。古龙曾经借小说中人物的话来表明自己友情高于爱情的理由:“爱情本就是突发的,只有友情才会因积累而深厚。”又说:“没有朋友的人,活着岂非也和死了差不多。”
但是,在忠、孝、节、义这个问题上,古龙还是有新的突破,他着重歌颂了“义”,而抛弃了“忠”。他笔下的英雄人物,已经不是南侠展昭之类的奴才侠客(对于展昭的评价,有人以为我太片面,但我对南侠实在没有好感),也与金庸《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截然不同,楚留香、陆小凤、李寻欢都极其鄙视封建礼教,他们对封建统治者与官僚有较清醒的认识,他们敢于与官府作对,丝毫不存在任何幻想。古龙为了突出这种反封建意识,常常把官府的爪牙设置为侠客的对立面,如《陆小凤》中的金九龄,就是极为成功的反面人物形象。正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被统治者视为大逆不道,因此他们的命运必然坎坷,他们只能成为浪迹天涯的浪子,这也导致了他们对爱情的轻视与对家庭观念的冷漠。
武侠小说提倡的“义”,虽然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说李寻欢对龙啸云讲义气,就是对江湖的不义与对恶人的怂恿,又比如《大旗英雄传》中讲义而舍情,也不免令人感到惋惜。但古龙看重“义”,主流仍然是积极的。陆小凤、楚留香、李寻欢为朋友两肋插刀、与朋友患难与共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他们抱打不平、见义勇为的行为与光明磊落的境界,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由于他们所追求的是正义的事业。相反,古龙还生动地表现作恶者的结帮营私、狼狈为奸而最后众叛亲离、土崩瓦解的结局。在“义”这个问题上,古龙处理得较为出色,符合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指出的“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的结论。
友情高于爱情,这并不是古龙的独创,但古龙却把小说中男主人公之间的友情,升华到友谊中的最高境界。友情高于爱情,古龙正是通过那种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侠义行为,来揭示人类本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他鞭挞了忘恩负义、见利忘义的丑陋行为,歌颂了忠诚无私、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武侠小说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