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 上一页 下一页 |
杂感和散文(4) | |
|
|
在《野草》里,作家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诗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因此读者也需要根据诗的形象去理解它们。至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立论》等篇,则是对奴才哲学和市侩习气和讽喻,散文的成分较多,通篇保持着明白晓鬯的特点。《野草》的形式显然受有外国文学中散文诗的影响,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尝试。《莽原》周刊和《晨报副刊》上有许多青年接踵而起,运用类似的形式推动了散文诗的写作。到了三十年代更为发展,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野草》可以说是开了中国散文诗的先河。 比《野草》稍后,鲁迅追怀往事,在一九二六年二月至十一月间,写下了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注:《朝花夕拾·小引》)的散文。这些散文曾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总题曰《旧事重提》,待到一九二七年五月编订成书的时候,才改题为《朝花夕拾》。在这组文章里,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以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而动人地抒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议论与叙述并重,隐寓作家对执笔当时现实生活的针砭,写来挥洒自如,庄诙杂陈。《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等五篇,以亲切动人的笔墨,各各记录了社会生活的一面,几乎每篇都是一幅浓淡相间、色彩鲜明的风俗画或世态画。《藤野先生》和《范爱农》本意在追怀旧日的师友,却也写出了海外生活和革命运动的片断,境界更为开广。 正如他的小说一样,鲁迅在这些散文里也创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爽朗而多嘴的长妈妈,她有许多麻烦的礼节,却能够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藤野先生纯然是一个诚笃而不拘小节的学者;范爱农生性狷介,他在自己的理想,却总是落落寡合。作品往往只用几段故事,便托出了人物的性格,使他们跃然纸上。例如长妈妈,当她切切察察地向人低声絮说的时候,“坚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一段便很生动。再加上睡觉时伸开手脚,占领全床,以及终于买来了《山海经》,她的性格就表现得十分全面了。藤野先生对于生活很随便,上讲堂“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对于学术却又认真,严肃,一个字一个字地改讲义,订正血管的位置,探询足骨的变形。在对比中,人物的个性便突了出来。 范爱农的反对发电,时常瞪着多白的眼睛,自然都和他的个性有关,但真正使人感动的,也是几笔对比的描写:革命以前,他喝酒,说些“愚不可及的疯话”;革命以后,“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这是他性格中最本质的一点,写来朴素而又鲜明。不仅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是这样,便是三味书屋里“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大声朗读着的先生;爱用奇特的药引,说“舌乃心之灵苗”,“医能医病,不能医命”的陈莲河;在孩子面前怂恿打旋子,从旁计数,看见大人来了就说“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的衍太太;以至纵使“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象一只螃蟹”一样走路的目空一切的大学生。这些都着墨不多,而能情态逼真,说明鲁迅在艺术创造上卓越的本领。 《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事和人,往往饱和着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写中分清是非,使回忆与感想,抒情与讽刺和谐地结合起来。固然,鲁迅有时也采取直接批评的方式,例如《狗·猫·鼠》里反对繁文缛节的婚礼,《二十四孝图》里反对矫揉造作的孝行,以及对自称维持“公理”的绅士,一味妨害白话的文人,大都口诛笔伐,色严词厉。然而更多的时候,这种批评却不是表现在字面的论述上,而是深入到内容和情节里。 《父亲的病》写两个医生自高身价,毫无实学,《琐记》写衍太太教唆作歹,散布流言,作品都没有作直接批评,而批评却渗透在事实的抒写里,“比叫了出来的更猛烈”(注:《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对于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或习惯,鲁迅间或也以不满的口气,轻轻点破一笔,例如《五猖会》写出发看会前,父亲忽然叫他背书,全篇都是叙述,到结尾加上一句:“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父亲的病》写临终前,衍太太按照当地风俗,要他大声叫喊。这一段也是客观叙述,结尾又加上一句:“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出语似极平静,感情却很强烈。鲁迅后来在《什么是“讽刺”?》里说过:“事情越平常,就越普遍,也就愈合于作讽刺。” 《朝花夕拾》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譬如他反对不恰当的讲礼节,分尊卑,写一群读书人在国外的客车上让座,“甲要乙坐在这位上,乙在丙去坐,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注:《朝花夕拾·范爱农》)又譬如他反对空疏而没有效果的教育,略带谦虚地以自己为例,说明学海军爬了几次桅杆,学开矿下了几次矿井,接下去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注:《朝花夕拾·琐记》)流畅自然,用古见新,在平淡的叙述中包含着深刻的批评。鲁迅曾说作文的要义在于:“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注:《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 《朝花夕拾》完全做到了这一点。作为“回忆的记事”(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这些散文十分具象地反映了少年鲁迅的性格和志趣。这类散文读起来亲切平易,写起来却需有较高的功力,较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回忆性的散文,鲁迅以后还写了《我的种痘》、《我的第一个师父》、《女吊》等篇。 至于由他自己亲自编入杂感集的,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忆韦素园君》、《忆刘半农君》、《写于深夜里》、《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等篇,虽然同是怀人或记事之作,而撰写当时却具有更直接的记念意义,与一般的回忆稍有区别。他对散文里这一品种的开展,付出了极大的劳力。 《野草》和《朝花夕拾》不同于对敌人正面交锋的杂感,这些作品着重在抒情与叙述,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在艺术上,《野草》和《朝花夕拾》又各呈特色:《野草》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炼,《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了散文的通脱与舒展;《野草》通过生活的哲理启迪人们思索,《朝花夕拾》在平易亲切中寓有深长的韵味,鼓励人们更好地认识生活。经过鲁迅的实践,它们都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独创一格的文体。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