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老鼠是怎样吃掉猫的

作者:张国增

盘盘腿,就把话匣子打开了。
  师傅,您跟老鼠斗大半辈子了,这时间,也不短了。但是,跟老鼠斗一辈子,斗几辈子,甚至祖祖辈辈的,还有,那就是猫。猫和鼠的争斗,由来已久。猫和老鼠的是非,也早有定论。老鼠吃粮,猫吃老鼠,所以人们喜猫而厌鼠。人呢?也怪,这一喜,就是几千年啊,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其实,只要细想,事情还是明了的。老鼠吃粮,自然把自己摆在人类争食者的位置上。猫呢?猫也吃粮,而且吃得更奢侈、更贵族化。猫吃的熟食,恰恰是人类自己为它提供加工的。猫的精明,是把自己扮成了人类的捍卫者。所以,被人们宠着、惯着,养尊处优脑满肠肥。吃饱了、喝足了,为了保持这种生活,猫就时不时地捉只老鼠,在人们眼前,放量饕餮大快朵颐。猫这么一整,谁都相信,它们是天生喜食老鼠的家族。师傅,不知你考察过没有,那些养猫人家,哪个是只让猫去吃鼠,而不给猫们供食的?!
  志文停下来,抿着嘴,看师傅。师傅的嘴呢,开成一个硕大的洞,张着。
  所以,我既不喜欢老鼠,也不喜欢猫。老鼠卑琐、下作,没人会喜欢。那么猫呢,虚伪、阴险,更应该提防。猫偎在主人怀里,像一个懂事听话的弱者,可人们,偏偏就把对付老鼠的担子,托给它。托了几千年了,还不照样受那老鼠的气?实际上,猫就是有能力,也不会全力捕杀老鼠的!鼠绝了,猫的饭碗就砸了。这点,猫心里比谁都清楚、透明儿。
  志文停顿一下,然后说,所以,人们只有先砸了猫的饭碗,猫才能全力以赴地去抓老鼠。不抓,它就饿肚子了。
  志文做出结论后,探过头,察看师傅的态度。师傅耷拉着眼皮,一副情绪不高的样子。这一次,轮到志文急了。志文伸出手,去捅师傅。咋了哩,咋不听了呢?刚听一会儿,就困啦?猫王揉揉眼睛,支吾着,也许酒喝多了,头晕哩,忽忽悠悠的。
  志文看出来了,师傅不是头晕,师傅是不想听了。志文问,那我放被,你先躺下吧?猫王听了,抬下手,说你放吧,放了,咱就躺下。志文站起身,把被放了。猫王一边脱衣服,一边念叨。放了被,就躺下;躺下了,就关灯吧。志文也躺下,掖掖师傅的被角,关灯了。屋子里黑了,静了,月光透过窗子泻进来,白花花的像水。
  猫王躺了一会儿,知道徒弟没睡,就动了一下身子,说睡吧,明天要出行呢,得起早哩。志文听了,翻过身,翻得月光一荡一漾的,在屋子里晃。师傅,明天我们去哪儿?猫王也翻过身,但是翻了一半,停了。明天,我们去靠山屯。
  靠山屯。靠山屯谁家?志文一激灵侧过身,臂肘支在枕头上。
  徐老五家。猫王咂咂嘴,语调朦胧地说。说完,身子又翻过去了。
  
  靠山屯徐老五的家,靠在山根下。坐北朝南,明堂锃亮的六间红砖瓦房。打远一瞅,门楼、飞檐、瓷垛、钢窗……好家伙,华堂、气派!徐老五这个人,心细、腰粗、腿勤、手巧,一手庄稼把式好得远近闻名。农家院的日子,让他鼓捣得鸡鸣犬吠马嘶牛吼的,既殷实又富足。这些年,他家的房子宽了、粮仓满了、家底厚了、日子好了,好得这个五十大多的汉子,近来连宿大夜地睡不着觉了,抓心挠肝的,屋里院外地闹腾。闹啥?因了猫王那句老话:哪里有粮食,哪里就有老鼠嘛。徐老五家囤满仓肥的,粮食最多;徐老五家的老鼠子孙兴旺,多得成害成灾。对此,徐老五是不甘心的,不但不甘心,更不服气!徐老五大半辈子的人了,啥河没蹚过、啥事儿没碰过呢?徐老五站起来五尺高,蹲下去二尺半,顶天立地大老爷们一个,难道还怕这些狗苟蝇营狠狠琐琐的四脚孳畜吗!于是,在徐老五家里,就演绎了一场旷日持久、昼夜难分的人鼠大战。烟熏、水灌、撒药、堵洞……咬紧腮帮子,撑了半个月,撑得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再也撑不住了。撑不住的徐老五头昏、眼花、腰酸、腿软,身子长脱脱摊在炕上,散架了一样。直散得目光呆滞两眼失神,直散得心灰意懒吁叹连连。心里头呢,却明镜似的。徐老五知道,不管他不甘心也好、不服气也好,他却不能不认账,不能不服输了。这一次,他输得孤立无助,输得惨烈彻底!
  徐老五躺在炕上,眼睛一眨一眨地瞪着棚顶,瞪着瞪着,棚顶就开启了一扇天窗。徐老五一拍脑门子,霍地坐起身,他想到了何不求助于猫王?
  猫王来到徐老五家的时候,天,已经下半晌了。有别以往的,是猫王这次出行,不是一个人来的,也不是自己背着鼠夹子,形影相吊地晃荡来的。
  猫王的身后,跟了个年轻人。此刻,那串人人熟悉的鼠夹子,正哗啦哗啦地响在年轻人的背上。
  就这样,一直哗啦进屋子里,停了,然后坐下。坐哪儿呢?炕沿。坐几个?俩。剩一下呢?站着,站的是徐老五。徐老五站在地下忙活,一面递烟点火端茶倒水,一面忙里偷闲地客套几句。忙过了,徐老五也坐下,陪着喝茶,陪着闲聊。聊了几句,猫王站起身,说行了徐老五,该忙啥,你忙啥去吧。我们呢,要在你房前屋后的,先转悠转悠。
  转悠者,查看鼠情地况也。猫王说完,喝下最后一口酽茶,带上徒弟,来到院子里。
  果然就开始转悠起来了。院左院右,房前房后的,这瞅,那看。转着转着,转到东面的一处墙角,猫王停住了。猫王停住了,志文也停住了。这时,西斜的秋阳火燎燎地燃在墙头上,看去着了一样。墙上燃着火,墙下就残存着灰烬一般的暗。猫王弓下身子,指着暗处,说你来瞅瞅,瞅仔细喽。志文就走上去,蹲下身,按照师傅的意思,瞅得眼珠子一眨不眨的。墙下的石缝间,赫然有一洞口,黑魃魃的,如一只独眼。“独眼”的前方,有一条路线,细溜溜的,浅白光洁地伸延着,看去泪痕一样。光洁的尽头,是一堆鼠粪,大小如拳头,婴儿的。志文看子几眼,正欲起身,师傅的手,按在了他的肩上。一手按着,一手前指;指那堆鼠粪,让他再看。志文只得蹲回身,定神再看。再看时,就看出了门道儿,就有了发现。眼前的这堆鼠粪,挺规整的,呈圆锥形耸在那里,金字塔一样。乍看时,色彩各异深浅不一,看去极富层次。仔细观瞧,就见底下的一层,干蓬蓬的,色泽灰白,卷边翘沿的;中间的地方,是深灰色的,看了,就知道半干半湿,有些时日了;粪堆的顶端呢,耸着尖儿,尖状凸起的地方,属灰黑色,看去鲜润新湿,明显刚屙的。志文蹲在地上,看得真切、清楚,看完,把头回向师傅。师傅这时站在背后,弓着腰,蝙蝠一样悬在半空。半空中是一片红,衬得师傅的脸黑黢黢的,焦木一般。脸黑,牙齿却白,白得像月牙儿,上下对等着。志文知道,师傅乐了,师傅满意了。对他的认真满意,对他的听话满意。
  师傅满意了,志文就圆满了。于是,志文按住膝盖,两腿一蹬,身子倏然站起来了。
  志文站起来的同时,师傅却蹲下去了。师傅的手捂住下巴,连连地揉。一边揉,一边呵气,满眼怨怒地白着志文,气咻咻狠歹歹的。揉了一会儿,不揉了,猫王把手伸进怀里,去掏;掏了半天,掏出一个鼠夹,回头比划几下,然后,放在洞口的路线了。放好了,再掏。这次掏出的是一卷铁丝,细细的,展开;展开后,二尺多长。志文看了,赶忙取出一枚铁钉,递

[1] [2]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