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李肇星外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上就中国外交工作和国际问题答记者问

作者:佚名




  俄通社—塔斯社记者:今年中国将举办“俄罗斯年”活动。普京总统很快将访华,中俄关系现状如何,是怎么样发展的,还有哪些合作方向,有没有什么问题?
  李肇星:中俄两国领导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广泛共识。双方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成功举行首次联合军演。双边贸易连续七年高速增长,能源、投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中国从俄罗斯光是进口原油就超过1200万吨。在其他领域,合作也富有成效,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实在利益。今明两年,双方将互办“国家年”,举办一系列活动,以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友谊,全面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
  应胡锦涛主席邀请,普京总统将在本月下旬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将共同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层论坛”,双方还将发表政治成果文件并签署一系列双边合作协定。普京总统此访,将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其他国际组织中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阿拉伯半岛电视台记者:今年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越来越大,但这个地区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多。在一些分析家看来,中国在这个地区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立场也不很清楚。今天能否听到中国外交部门领导就这些问题比较清楚的立场?比如伊朗核问题、伊拉克问题、哈马斯上台和以色列不断违反国际条约等。
  李肇星: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双方密切合作,论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去年论坛成功举办了首届企业家大会、第二次高官会、投资洽谈研讨会和文明对话研讨会等。双方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也开始合作。事实证明,论坛已成为加强中阿地区对话和合作的新平台。今年还将在北京举行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我们愿意同所有阿拉伯国家一起努力,在论坛框架下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新时期中阿关系不断发展。
  你说中国的中东政策好像不那么清楚。我估计可能是因为你在听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讲话的时候在忙别的事。中国非常关注中东地区事务,致力于早日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我们主张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中东地区国与国的关系,并一直在为劝和促谈做积极的努力。我们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包括巴以冲突在内的本地区各种问题的解决。
  对于不久前发生的非常敏感的漫画事件,中国政府和人民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倡导各种文明之间要相互尊重。中东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特性,任何有关这一地区的行动都应该有利于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利于实现和平、稳定和发展,应该尊重这个地区国家和人民的意愿,应同本地区国家广泛协商。
  关于伊拉克问题,我们的立场也十分清晰。中国主张要坚决维护伊拉克统一、主权和独立,鼓励伊拉克各派加强对话与团结,共同推动重建,稳定局势。我们也主张要发挥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要作用。
  对伊朗核问题,我们也很关注。中国支持维护核不扩散体系,反对核武器扩散,主张通过外交和谈判方式,早日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中国的立场符合各方的根本利益。伊朗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当然也应履行相关义务。我们希望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充分合作,多采取有助于增进信任的措施。为了介绍中国立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吕国增刚刚访问了德黑兰。我们注意到,联合国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先生昨天晚上还说,仍有希望就伊朗核问题达成某种协议。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维持通过外交解决问题这一共识十分重要。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该问题还有空间,国际社会不应放弃努力。我们希望有关方面的谈判能取得积极成果,希望有关各方均能够保持冷静、克制与耐心,显示灵活,继续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为了妥善解决问题,为了和平,中国愿意同所有相关国家继续保持沟通和协调,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张炎现正在维也纳积极参与有关工作。
  关于中国同巴勒斯坦的关系,中巴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中国愿意继续保持和发展同巴方友好关系。中方一直向巴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今后如巴方提出援助要求,我们还会认真考虑。和平手段和政治谈判是解决中东问题的正确途径,希望巴以双方继续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坚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中国坚定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做各方工作。我们将继续同有关方面合作,为早日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日中之间有关东海油气田的磋商今天在北京刚刚结束。请问中国政府提出了哪些建议?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中日两国存在许多问题,请问您怎样看待两国外交部长的会晤?
  李肇星:中日是近邻,中国人民愿意同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现在中日政治关系面临困难的症结是,日本个别领导人至今仍坚持参拜发动和指挥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的亡灵。日本领导人不应该再做伤害中国人民和其他侵略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事情了。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不仅中国人民不能接受日本现任领导人至今还参拜甲级战犯亡灵,其他许多国家的人民也不能接受。一位德国官员告诉我,德国人也不能理解,日本的领导人怎么能干这种事,这种傻事,这种不道德的事。他们说,二战后,没有哪个德国领导人还对希特勒或其他纳粹分子表示崇拜。不论怎么做,那些被纳粹分子屠杀的人也不能复活了,但是至少不应该做任何会伤害死难者后代感情的事。一位美国官员告诉我,美国人民也没有忘记1941年12月7号所发生的事情。一位马来西亚朋友告诉我,就在日本侵略者空袭珍珠港的同一天,日本侵略者空袭马六甲,伤害了许多无辜群众。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可能三个小时也说不完,所以请把这样的信息转告你的听众。
  中方发展与日本睦邻友好合作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中国将继续按照胡锦涛主席去年4月23日在雅加达提出的五点主张,为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积极努力。一、严格遵守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二、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要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三、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日方要以实际行动体现在台湾问题上所作的承诺。四、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分歧。五、加强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民间友好往来。
  我再强调一点,在历史问题上,中国人民是受害者。现在关键是,日本个别领导人要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勇气,纠正自己的错误行动。
  关于东海问题,中方有关开发活动是在中日双方没有争议的中国近海进行的。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存在分歧,这是客观事实。双方都表示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分歧,寻求合作。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胡正跃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今天刚刚结束了在北京举行的东海问题第四轮磋商。这次磋商是务实的,建设性的,双方同意尽早举行下一轮磋商。
  英国路透社记者:胡锦涛主席即将访美,请评价一下中美关系。现在华盛顿有一些人,包括美国国防部一些人,说中国是将来美国主要的潜在敌手。您怎么看待中国将来的发展。再过十年、二十年,中美关系会怎么样?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怎么样?
  李肇星:中国人民正在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永远是一支维护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中国的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任何威胁。相反,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机遇。譬如说,中美去年双边贸易额已高达21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8%。这样的经贸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在利益。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有人估计,中美贸易带动的美国国内就业人数大概在400万至800万之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使广大美国消费者得到了好处,也有利于降低美国通货膨胀压力。你可能知道,美国好多人家过圣诞节用的圣诞树是在中国人工制造的,这也有利于美国的环境和生态保护。中国还是美国大豆、棉花的最大进口国。200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1020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的43%;进口106万吨美国棉花,同比增长一倍多。去年,中国还购买了70架波音飞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