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据6月4日《光明日报》)
  
  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回良玉讲话
  
  5月18日,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召开。会议还表彰了全国气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回良玉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处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对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气象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着眼于增强全社会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能力,增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能力,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气象科技的重大突破。要努力实现农业气象科技新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科技新突破,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科技新突破,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气候资源利用科技新突破,为应对我国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气象服务的科技新突破,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回良玉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要加强对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把气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气象科技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要不断增加气象科技投入,加强对气象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支持,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要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气象科技队伍,积极扩大气象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5月19日《人民日报》)
  
  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召开会议,回良玉讲话
  
  人民日报北京5月19日讯,近日,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召开第六次会议,回顾总结前一阶段防控情况,分析会商当前疫情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在会上指出,要系统总结防控工作经验,不断深化防控规律认识,正确分析疫情形势,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松懈地做好防控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防控成果。
  回良玉指出,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疫情发展态势,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我们对当前疫情形势要有准确的判断,对防控难度要有充分的估计,务必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禽流感防控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常抓不懈。
  回良玉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当前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继续扎实做好下一阶段的防控工作。要继续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反应、严处理。继续落实强化免疫等防控措施,严密防范候鸟传播疫情。继续加强活禽交易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抓紧研究解决机构编制、基层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等问题。继续加强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防控工作,继续落实有关扶持政策,促进家禽业稳定发展。
  回良玉要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禽流感防控工作有效开展。要增强长期作战意识,建立健全经常性长效防控机制。增强部门责任意识,做到守土必有责,履职必尽责,失职必究责。增强协调配合意识,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增强群防群控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的良好局面。增强督促检查意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防疫一线。增强统筹兼顾意识,在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同时,切实做好其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获悉:4月23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候鸟禽流感疫情以来,截至5月19日,累计死亡候鸟308只,其中斑头雁300只,棕头鸥2只、赤麻鸭3只、燕鸥1只、鹏鹏1只、白鹭1只。
  疫情发生后,农业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防控措施,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督查和指导。青海省兽医部门对疫区进行了严密监控和严格消毒,防止家禽、人与野鸟接触;对候鸟主要栖息地进行24小时定点观察,已采集2891份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另据了解,今年春季,青海省兽医部门已对全省家禽进行了禽流感全面免疫,共免疫家禽215万只。截至目前,青海省家禽未发生禽流感疫情。
  6月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防疫监督总站在疫情监测过程中发现,和田县布扎克乡塔尔什力克农场一养殖户饲养的家禽出现不明原因死亡。经采集病料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检测,6月7日确诊为H5N1亚型禽流感。
  6月12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青海、西藏等省区近日先后发生候鸟H5N1亚型禽流感疫情,农业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野生鸟类禽流感监测和诊断工作,防止候鸟禽流感疫情向家禽传播。
  人民日报北京6月14日讯,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获悉:近期,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疫苗研制和诊断技术研究又取得新突破,三种新型禽流感疫苗研制和一项禽流感诊断技术研究近日获得成功。
  据悉,新研制成功的三种疫苗分别是新型禽流感(H5N1)标记灭活疫苗、密码子优化H5亚型HA基因禽流感DNA疫苗和禽流感重组亚单位疫苗,其中新型禽流感(H5N1)标记灭活疫苗为国际首创,该疫苗可经血清学方法区分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产生的免疫反应,高效安全。这三种疫苗联合使用,优势互补,将为我国根除高致病性禽流感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物质保障。
  新研制成功的H5亚型禽流感快速诊断免疫试纸条,在现有条件下仅需十几分钟即能快速检测出H5亚型禽流感病毒,对H5亚型禽流感疫情的快速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讯,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近日,兽医部门在疫情监测时发现,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个别养鸡场鸡只发生死亡,经采样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检测,分离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人民日报北京6月22日讯,日前农业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禽流感防控工作,并会同山西有关部门,积极做好长子县禽流感防控工作。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国家首席兽医师贾幼陵带领督查组和专家组到长子县疫区,调查了解疫情,落实防控措施,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