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

作者:贾庆林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亲密合作,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本质和鲜明特点。衡量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三是看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立足我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
  (二)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多党派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民政协做好工作、发挥作用的根本思想基础。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是人民政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在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维护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人民政协各项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人民政协事业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四)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人民政协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密不可分。实现紧密团结,发展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坚持把团结和民主作为人民政协的主题,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集中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的意志、智慧和力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这两大主题贯穿于人民政协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政协就能不断增强感召力、凝聚力,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优势,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
  (五)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认真履行人民政协的各项职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要大力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坚持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的重要原则,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努力为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创造条件,不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需要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各种问题的基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人民政协只有围绕国家发展的大目标,立足整个国家建设的大格局,才能有所作为、多做贡献。人民政协开展工作,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贡献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政协必须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及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民外交,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合作,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七)加强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重视政协机关建设是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四位一体”的任务。人民政协在组织构成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政协机关是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人民政协组织构成的特点决定了人民政协自身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特有内涵。要积极促进党派合作,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讨论协商及其履行职责的各项活动,尊重和保障其履行职责的各项民主权利。努力突出界别特色,合理设置政协界别,丰富界别活动形式,完善界别活动机制,通过界别渠道密切联系本界别群众,增进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切实发挥委员履行职能的主体作用,认真组织委员学习,尊重和依法保护委员的各项民主权利,积极为委员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大力加强政协机关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政协机关的工作水平。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