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

作者:贾庆林




  (《求是》2007年第2期)
  2006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12月20日,会议通过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刘延东、罗豪才、陈奎元为研究会名誉会长,选举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为会长。研究会的成立是人民政协理论建设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会议听取了郑万通关于研究会筹备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了研究会章程和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出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以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通过了名誉会长、顾问名单。会议还决定了设立研究会秘书处等有关事项。
  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是在全国政协领导下,从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它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人民政协理论研究规划,确定理论研究方向和课题;组织、推动人民政协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建立和扩大人民政协理论研究队伍;组织会员之间的协作,交流学术思想和理论研究信息,评选优秀研究成果;开展人民政协理论政策的宣传,编辑出版刊物和资料;反映人民政协理论工作者的要求,维护会员的正当权益;接受委托开展咨询和培训工作;开展对外交流和国际学术活动。
  在下午召开的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开幕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罗豪才、李蒙作了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白立忱、张克辉、郝建秀、陈奎元、徐匡迪、李兆焯、黄孟复、张怀西等出席会议。
  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12月21日,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第一次理论研讨会在京闭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出席闭幕式并讲话。王忠禹在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正确处理好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人民政协理论的确立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政协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协工作的大量实践和创新为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丰富和发展人民政协理论。同时要不断促进理论指导并运用于实践,让理论创新的成果切切实实地推动工作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王忠禹说,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领导,二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合力,三要注重培养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民政协理论研究队伍,四要加大人民政协理论的宣传,推动形成关心和支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良好氛围。
  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70余篇,这些论文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内容涉及人民政协产生的理论依据,人民政协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政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主题、职能、自身建设以及与国外的比较研究等。与会代表认为,这是继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以来,特别是《意见》颁布实施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陈奎元等出席闭幕会。闭幕会由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主持。
  ——本刊编者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