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第12届东盟首脑会议举行
  
  1月13日,主题为“关爱和共享的大家庭”的第12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在宿务举行。东盟10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及东盟秘书长出席会议,讨论起草东盟宪章等议题。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致辞中说,东盟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受阻、核扩散问题备受关注之际召开首脑会议,讨论和平、安全、社会公正和经济增长等问题非常重要,希望首脑会议及随后举行的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能源、人权、经济一体化及社会公正等问题上取得进展。阿罗约宣布,会议将着重讨论起草东盟宪章和东盟对内及对外关系问题。
  会上,与会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关于起草东盟宪章、加快东盟共同体建设、保护海外劳工权益等系列宣言和反恐公约。
  作为本届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东盟10国领导人确认了东盟名人小组提出的关于制订东盟宪章的蓝图,并签署了关于制订东盟宪章的宣言。东盟国家领导人还同意成立一个高级别特别小组,负责起草东盟宪章,并提交2007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讨论。
  东盟国家领导人当天还签署了旨在加快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宣言,决心进一步推动东盟在经济、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
  东盟国家领导人当天签署了关于保护海外劳工权益的宣言,这是东南亚地区第一份有关劳工保护的文件。
  本届首脑会议还签署了东南亚地区第一份反恐公约。东盟国家领导人重申将在反恐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呼吁东盟国家执法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扩大合作,加强情报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有效展开边境巡逻,利用先进技术进行侦查和审讯,并建立地区数据库,以遏制一切形式的恐怖行为。公约还规定,东盟国家将依据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履行反恐义务。
  东盟国家领导人还就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和以债转股方式对最不发达国家发展项目进行投资发表了两项声明。
  (据1月14、15日《人民日报》)
  
  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病逝,胡锦涛致唁电
  
  2006年12月21日凌晨,现年66岁的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因心脏骤停而逝世。
  尼亚佐夫1990年当选土首任总统,1992年再次当选。其总统任期通过1994年举行的全民公决延长至2002年。1999年底,土库曼斯坦第五届人民委员会、长老会议和民族复兴运动联席会议决定尼亚佐夫无限期行使国家元首全权。
  土库曼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当天决定,在新总统选举产生之前,现任副总理、卫生部长别尔德穆罕默多夫临时代行土库曼斯坦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权。
  当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尼亚佐夫不幸逝世,向土库曼斯坦代总统古尔班古雷·别尔德穆罕默多夫致唁电。胡锦涛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名义对尼亚佐夫总统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土政府和人民及尼亚佐夫总统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胡锦涛在唁电中说,尼亚佐夫总统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生前为中土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逝世,不仅是土库曼斯坦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真诚的朋友。中方高度重视中土关系,珍视中土传统友谊,尊重土库曼斯坦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愿与土方一起,继续推动中土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根据土库曼斯坦宪法,总统去世后应由议长代行总统职权,但议长阿塔耶夫由于正被总检察院提起诉讼而丧失了这一权利。
  国家安全委员会还决定,全国将举行为期7天的哀悼活动。
  根据土库曼斯坦宪法,新的总统选举将在未来两个月内举行。
  当天,别尔德穆罕默多夫还表示,土库曼斯坦将继续奉行尼亚佐夫制定的国策。
  他指出,土库曼斯坦将继续奉行中立政策,在睦邻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他承诺,土库曼斯坦将根据现有各种双边和多边文件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
  12月23日,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医学委员会22日对尼亚佐夫进行医学检验后认定,尼亚佐夫患有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病变等多种疾病,引发严重心脏衰竭、内部器官静脉充血、肺部积水等并导致死亡。
  12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出席了尼亚佐夫的葬礼。
  吊唁活动于上午在土总统府举行。唐家璇向土代总统别尔德穆罕默多夫转达了胡锦涛主席、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亚佐夫总统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土政府和人民及尼亚佐夫总统亲属的诚挚慰问。
  唐家璇说,中方将一如既往尊重并支持土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所作的努力以及奉行的永久中立政策,衷心祝愿土继续保持国家稳定和发展。
  别尔德穆罕默多夫感谢胡锦涛主席派特别代表前来出席尼亚佐夫总统葬礼。他表示,土库曼斯坦政府将继承尼亚佐夫总统制定的对华友好方针,致力于不断深化两国互利合作。
  吊唁活动结束后,尼亚佐夫的遗体被送往位于阿什哈巴德近郊尼的家乡基普恰克安葬。唐家璇等出席了安葬仪式。
  别尔德穆罕默多夫代总统和其他土政府高级官员、尼亚佐夫的亲属以及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特别代表出席了葬礼。
  (据2006年12月22-25日《人民日报》)
  
  印度“一箭四星”发射成功
  
  当地时间1月10日上午9时23分,印度成功用一枚强有力的火箭将3颗卫星和一个返回式太空舱送入太空。
  火箭名叫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是印度国产的一种加大型的四节发射器,也是印度目前载运能力最大的火箭,长44米,重295吨。这是印度首次发射该种火箭。
  这枚火箭上携带着一个550千克重的返回式太空舱、一颗印度自行研制的680千克重的遥感卫星、一颗印度尼西亚的重为56千克的地球观测卫星和一颗阿根廷的重为6千克的小卫星。这是印度首次用一枚火箭将3颗卫星和一个返回式太空舱一同送入太空,印度媒体称这是“一箭四星”,是印度航天史上最重的一次升空。
  据称,三颗卫星都已到达预定位置,而太空舱目前运行良好,预计环绕地球飞行两周之后重返大气层,落入预定地点孟加拉湾水面。
  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介绍,这次发射的主要目的有三个,首先是将印度自主研制的技术精密的遥感卫星送入地球轨道,该卫星能够分辨出地球表面不到一米的物体。其次是进行太空舱返回实验,为明年进行月球探测以及未来的载人航天积累经验。再次是把印度送入世界太空科技强国之列,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大国。据称,这三个目的都已经达到。
  印度自从独立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进军太空的步伐,近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步伐更为加快。印度认为,在航天领域占据领先位置是一个大国的标志,也是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必由之路。为此,印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印度计划斥巨资在2014年实现载人航天,在2020年实现印度人登月梦想。此外,还计划在2013年前发射火星无人探测器,寻找火星生命证据。
  1月22日,无人返回式太空舱成功返回地球,为该国实施载人航天计划提供了重要数据。
  据印度电视台报道,这个550千克重的太空舱按计划落入了孟加拉湾,回收工作尚在进行之中。
  (据1月11、23日《人民日报》)
  
  欧盟推出“能源新政”
  
  1月10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能源新政策,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欧盟的能源安全与竞争力。这项包括一揽子措施的新能源政策由三大支柱构成:建立统一的能源内部市场;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