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上海:三步走建成国际产业研发中心

作者:徐建辉 王海霞




  上海应从根本上变革城市创新体系,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形成以企业为主、其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的结构优化的创新系统。还应该大力发展专业性研发公司,逐步培育起规模较大的研发产业,以支撑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
  近几年主要研究跨国公司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的研发投资状况的杜德斌认为,上海应以研发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大举在沪投资研发为契机,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研发资源,着力提高本土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积极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上海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抓住筹办世界博览会的良好契机,在2010年左右把上海建设成为国内企业研发机构最集中的城市;第二步,再经过约10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国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际,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第三步,到205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性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全市知识竞争力和研发创新能力高度发达,知识社会转型基本完成,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中心之一。
   上海,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地处南北海岸线中心、长江三角洲东缘。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浦东开发开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制造、成套设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等六个重点发展行业和一批实力雄厚的制造业企业,成为当前我国大陆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亚太经济长廊的核心,也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研发全球化浪潮,使上海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抢摊中国的首选地区之一,上海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大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着力培育本地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创新研发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研发资源,力争在20年内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产业创新研发中心,在50年内建设成为全球性国际产业创新研发中心。这既是上海对研发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的主动应对,也符合上海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战略选择。”杜德斌教授向记者介绍说。
  
  上海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
  
  杜德斌说:“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是指集聚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研发机构并因此而成为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源地的城市或地区。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过程中,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研发已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研发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因此,培育和发展产业研发功能是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上海自1993年以来即已确立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十多年来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上海经济如何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不竭动力?如何尽快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杜德斌教授的回答是:“在逐步确立国际生产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功能。”他认为,上海需要科技研发的进一步支撑和直接推动,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可以弥补上海创新资源的不足、培育创新研发人才、完善产业创新体系。
  杜德斌说:“国际产业研发中心能够提高城市的竞争力。”美国著名竞争力学家波特曾经说过,“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对于城市而言,创新能力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而科技成果则是衡量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上海主要依赖低层次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升城市竞争力。而上海要想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千方百计优化研发环境、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实力。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城市创新活力,也有利于增强上海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和研发(R&D)投资的吸引力,集聚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而形成循环累积效应并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提高了,可以通过辐射作用为我国内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起飞的平台,即以国际研发中心为依托,为先进的生产管理知识和技术向内地扩散转移和产业化创造条件,以高技术含量的经济形式带动内陆地区区域经济的高起点快速发展。
  上海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高级化成为上海提高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维护经济中心城市地位的必然选择。杜德斌说,随着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产业结构也将由产业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加工环节逐步转向附加值较高的生产服务环节,而产业研发正是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因此,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由劳动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向智力密集型的研发和管理环节升级,从而缓解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衍生压力,保证上海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外资研究与开发: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重要资源
  
  杜德斌认为,跨国公司大举在上海进行研发投资,为上海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上海利用国际研发资源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日趋成型。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地方创新能力,更需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跨国公司研发活动集中的地方,往往易于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节点和新技术的发源地。
  根据调查,近10年来,伴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发展,上海已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的首选地区,目前在上海落户的外资研发中心已逾200家。因此,充分利用好这一创新资源成为上海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重要内容。杜德斌认为,对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作用,应该辩证地看待。跨国公司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在沪设立研发机构的本质是为了利用我国资源并进一步占领我国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同时,为了尽可能保持其技术垄断优势,它们会通过各种策略和方式尽量减小技术“溢出”。但从长远来看,外资研发机构的进入仍将有利于上海市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战略定位上继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鼓励外资研发机构的设立与发展;另一方面,在战术取向上,政策重心要逐步从“鼓励设立”向“有利溢出”转移,要积极主动地在双方的博弈中趋利避害,想方设法将其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发挥其“溢出”效应。为此,杜德斌建议上海市政府应尽快着手以下几件事情:
  其一,要尽量鼓励设立合资研发机构。合作研究是技术学习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绝大多数采取独资形式,这很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技术学习和进步。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跨国公司与中方企业合资设立研发机构。为根本解决知识产权分享问题,应特别鼓励中方与外方各持50%股权合资建立研发机构,并在政策上积极鼓励这类研发机构承担政府重大研发项目。
  其二,要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外资研发机构与国内高校和科学机构的合作与互动。调查发现,跨国公司在沪研发机构与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广泛的合作,这种合作虽然完全是出于其自身的需要,但对我方而言,不仅可以获得资金的支持,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科研工作应因势利导,通过加强合作,达到技术学习的目的。例如,可以聘请跨国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到相关大学担任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在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建立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参与外资研发机构的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等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