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国务院先后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等

作者:佚名




  会议强调,各地区要根据《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组织修编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用地规模和标准,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管,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
  8月2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草案)》。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新起点上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重点和重大政策措施,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开发优势资源,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生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深化改革和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走出一条符合宁夏实际、有特色的新路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节水型社会。二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三是加快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节能节水降耗,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群众基本生存条件。五是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发展旅游和金融等服务业。六是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宁夏发展的根本目的。七是不断深化改革,继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八是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支持和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特别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引导。要加强对宁夏的帮扶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要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会议指出,我国是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种废弃淘汰的电器电子产品大量增加。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活动。条例草案规定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实行目录管理、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国家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基金。草案还规定了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维修机构、售后服务机构、回收经营者和处理企业的责任及政府监督管理职责。
  会议认为,为加强对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的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办法草案规定了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的条件,规范了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的审批程序,加强了对外转让畜禽遗传资源信息的管理,并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
  会议决定,上述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 <<<······
  8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会议指出,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24次会议要求,发展改革委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国内外社会各界意见,并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总体规划做了修改完善,进一步明确了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建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总体规划是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加快灾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建美好家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会议指出,修改后的总体规划围绕用3年左右时间使灾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的重建目标,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一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安排恢复重建的空间布局,将规划区的国土空间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3类,并分别明确这3类重建区城乡、产业布局和人口安置的基本原则。二是根据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和消费的不同特点,明确居民住房恢复重建的要求和相关政策。三是按照恢复完善功能、统筹安排的要求,优化城镇布局,增强防灾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四是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相结合,恢复重建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一批优质粮油、特色经济等生产基地。五是根据城乡布局和人口规模,推进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自然遗产、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六是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恢复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设施,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七是合理引导受灾企业原地重建、异地新建和关停并转,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八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预防和紧急救援能力。九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十是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塑灾区群众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抢救和保护具有历史价值、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规划明确了财政、税费、金融、土地、产业、对口支援、社会援助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对资金、项目和重要物资的监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会议强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十分艰巨,必须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紧紧依靠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搞好地区之间对口支援与合作,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使灾区人民在恢复重建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与全国人民共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据7月31日和8月2、7、14、21、28日《人民日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