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第41届东盟部长级系列会议举行

作者:佚名




  杨洁篪强调,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美元一再贬值,石油和粮食价格持续高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自然灾害接连不断,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国家要加强团结合作。作为近期目标,中方愿在以下几方面加强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
  一、保持高层和各层次政策交流,就双方关系及重大问题交换看法,交流发展经验。
  二、密切沟通与协调,中国政府决定设立驻东盟大使。
  三、全面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加紧《投资协议》谈判,争取年内达成一致。
  四、逐步推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港口、信息通信等的互联互通。
  五、促进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交流,加强在农业、能源、环保、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
  六、扩大和深化湄公河流域开发、东盟东部增长区等次区域合作。
  七、如期于年内签署《建立中国—东盟中心谅解备忘录》,通过设立中心,为双方合作提供信息和服务。
  八、探索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减灾救灾合作,提升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的合作水平。
  九、推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行动,在南海各方之间开展对话,推进南海务实合作与共同开发。
  杨洁篪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东盟在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东亚共同体长远目标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支持东盟一体化和东盟共同体建设。
  东盟各国外长再次就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向中方表示慰问。他们一致表示,东盟—中国关系的发展充满活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双方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高层及其他各层次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互利合作成果丰硕。
  东盟各国感谢中方对东盟建设的支持,将中国视为患难与共的好伙伴。中国的发展为东盟提供了巨大机遇,东盟完全赞同中国就加强双方合作提出的建议和主张,愿与中方一道,重点推进自贸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人文交往,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往来,加强在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东盟各国一致祝愿北京奥运会取得成功。
  
  东盟与对话伙伴分别举行
  “10+1”外长会议
  
  7月23日,东盟国家在新加坡同主要对话伙伴分别举行“10+1”外长会议,就加强经贸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及地区安全局势等问题开展对话。
  当天同东盟国家举行“10+1”外长会议的对话伙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和欧盟。
  东盟同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等主要贸易投资伙伴重点讨论了加强双边贸易问题,同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讨论了自贸区谈判进程问题。会议还涉及共同打击跨境恐怖活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等问题。东盟还感谢伙伴国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促进东盟一体化建设。
  在东盟—中国外长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强调双方要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美元贬值、石油和粮食价格持续高涨等全球性挑战。杨洁篪说,中方愿从9方面加强同东盟的合作,包括中国宣布向东盟派驻大使,密切沟通与协调,以及全面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争取年内达成《投资协议》。
  在东盟—日本外长会议上,双方表示将确保在年底前实施《东盟—日本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此协定下,日本同东盟国家之间约90%的双边贸易将在今后10年内免税。日本也在会上宣布将向东盟派驻大使。
  在同美国国务卿赖斯的对话会上,东盟轮值主席新加坡外长杨荣文对美国率先任命常驻东盟大使表示感谢,并认为东盟—美国关系是地区政治安全架构的重要支柱。
  
  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举行
  
  7月24日,杨洁篪在新加坡出席了第15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并发表讲话。
  杨洁篪说,经过15年的发展,东盟地区论坛已成为促进对话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的重要力量,为本地区和国际社会寻求超越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安全观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新形势下,论坛开始从建立信任措施逐步走向预防性外交,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为发挥论坛作用,提升论坛合作水平,中方建议:
  一、将建立信任措施贯穿于论坛发展新阶段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积累互信,增加共识,推动务实合作。
  二、立足于亚太地区的实际需求,有效推进论坛的预防性外交,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地区模式。
  三、秉持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协商合作、互利共赢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模式。论坛的预防性外交应遵循合作原则而不是干涉理论,是创造和谐而不是制造对抗。
  四、重点就防范和应对跨国性问题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开展预防性外交,特别是在救灾、打击跨国犯罪、反恐、海上安全等领域加强对话合作。
  五、坚持东盟主导,同时尊重和调动论坛成员国对话合作的积极性,提高论坛的决策水平、合作效率和效益。
  杨洁篪表示,中国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主张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中国是亚太地区和平、发展、合作、繁荣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中方将一如既往,积极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作出新贡献。
  当天,杨洁篪还分别会见了孟加拉国外交顾问伊夫特卡尔、斯里兰卡外长博戈拉加马和东盟秘书长素林,同他们就加强双边友好合作及东盟合作论坛发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7月23日,杨洁篪在新加坡分别会见了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的韩国外长柳明桓、美国国务卿赖斯和澳大利亚外长史密斯。
  在会见柳明桓时,杨洁篪说,中韩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应保持高层交往,确定战略合作的重点领域和推进方向,进一步扩大经贸、人文等交流合作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加强在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
  柳明桓表示,韩方愿与中方保持高层互访,加强各领域合作,在东亚区域合作和六方会谈进程中密切沟通协调。
  在会见赖斯时,杨洁篪说,近来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不久前在日本北海道成功会晤,为下阶段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在双边和国际问题上对话、交流与合作,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赖斯表示,美中关系目前发展良好,两国应在广泛领域加强对话与合作,这很重要。美方希望与中方保持沟通合作,推动朝鲜半岛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等妥善解决。
  在会见史密斯时,杨洁篪说,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澳大利亚的友好合作关系,愿与澳方一道,加强交流对话,深化在经贸、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积极推动双边自贸协定谈判,加强在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内的沟通和协调,共同致力于促进本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繁荣。
  史密斯说,中国是澳大利亚的重要合作伙伴,澳方愿在相互尊重和彼此信赖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互利合作,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澳方重视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愿与中方加强合作,有效应对本地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杨洁篪会见部分亚洲国家部长
  
  7月22日,杨洁篪在新加坡分别会见了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等国外长和泰国副总理兼交通部长。
  在会见印尼外长哈桑·维拉尤达时,杨洁篪说,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印尼的战略伙伴关系,希望双方尽快签署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各领域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的合作。中方支持印尼为解决本地区粮食安全问题所作的积极努力,愿在此方面同印尼和其他东盟国家加强协调与合作。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