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第41届东盟部长级系列会议举行

作者:佚名




  第41届东盟部长级会议举行
  
  第41届东盟部长级会议7月21日在新加坡举行。
  本次会议是自去年11月新加坡东盟峰会以来,东盟国家的又一次高级别会议,也是新加坡担任本届轮值主席国期间所主持的最后一次会议。
  东盟国家外长及代表出席会议。
  泰柬边境争端是东盟外长会议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10国外长及代表呼吁和平解决两国边境争端。东盟主席国新加坡外长杨荣文说,东盟外长及代表们充分认识到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感觉到有必要为尽早解决这一问题提供进一步支持,并决定为泰柬两国解决争端提供合适的会谈场所。
  缅甸问题是每年东盟外长会议都必讨论的问题。杨荣文20日晚发表声明表示,东盟外长及代表重申,缅甸政府应该与所有政治派别保持有意义的对话,并在近期内努力向民主进行和平过渡。他说,东盟外长及代表强调了缅甸问题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甘巴里帮助缅甸的重要性,欢迎缅甸政府邀请甘巴里访问缅甸,并希望缅甸政府给予甘巴里充分的合作。此外,东盟与联合国和缅甸政府共同出台的缅甸赈灾形势评估报告称,台风给缅甸造成约40亿美元的损失,三方正寻求在未来3年内取得至少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缅甸灾后重建。
  东盟既是世界大米最大的输出地区和主要进口地区,同时是世界石油的主要进口地区之一。飙升的粮价和油价无疑为东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重大挑战。东盟外长会议在一项共同声明中重申,在能源安全方面,东盟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市场机制,在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在粮食安全方面,东盟国家在拓展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同时,需要制定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确保本地区有充足的粮食供应。
  东盟国家外长及代表当天发表共同声明,重申建立东盟共同体,同意加强一体化建设,实现东盟和平、稳定、繁荣及社会进步。
  东盟国家外长及代表在共同声明中表示,他们对去年11月第13届东盟峰会成果的执行情况表示满意,同意加强一体化努力,努力实现2015年前建立东盟共同体的目标。
  声明说,东盟国家外长及代表重申,所有东盟成员国有必要在定于今年底于曼谷召开的第14届东盟峰会前批准《东盟宪章》,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宪章的尽快实施。
  声明说,与会各方批准了设立东盟常设代表委员会的相关条例,同意从明年1月1日起,每个东盟成员国向东盟设在雅加达的秘书处派遣各自大使级常驻代表,承诺使东盟成为一个有章可循的组织。
  东盟国家外长及代表同意继续加强东盟与外部伙伴的关系,加深拓展与对话伙伴的合作,称这是东盟致力于建设一体化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国家期盼对话伙伴能向东盟派遣各自的大使。就中国而言,东盟期望能够完成设立东盟—中国中心的谅解备忘录,深化双方在所有领域里的合作。
  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东盟国家外长及代表重申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对于维护该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性,表示全力支持旨在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
  
  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议
  及东亚峰会外长非正式磋商举行
  
  7月22日,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议及东亚峰会外长非正式磋商在新加坡举行,与会者就近期地区及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对东亚一些有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的积极发展表示欢迎。
  根据两会22日深夜发表的两份主席声明,与会者听取了有关柬埔寨和泰国边境争端的情况介绍,呼吁双方采取最大程度的克制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这一争端。会议讨论了持续攀升的石油与食品价格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挑战,呼吁加强信息分享及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对东亚峰会国家在能源保护与提高效率、能源市场融合及在交通和其他领域使用生物燃油取得实质进展表示欢迎。
  主席声明说,与会者重申对旨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表示支持,并欢迎将于23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六方会谈外长首次非正式会议;同时欢迎缅甸政府决定邀请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甘巴里下个月访问缅甸。
  主席声明说,与会者对中国和缅甸因四川汶川地震和热带风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表示同情,并衷心祝愿中国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
  主席声明说,与会者注意到东盟与“10+3”的合作不断加强,今后将注重在诸如灾害管理、食品及能源安全、金融、信息技术、卫生及青年等领域的更多合作。
  会议还设立了启动资金为300万美元的东盟加三合作基金,其中中日韩三国将各自贡献90万美元,东盟贡献30万美元。这将为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及《工作计划》的实施提供必需的资源。
  中国外长杨洁篪在出席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议时表示,中国的发展与亚洲的发展、东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作为东亚的一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10+3)合作。
  杨洁篪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同心同德,精诚协作,增加投入,将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及其《工作计划》确定的任务落实好,将互利合作的意愿转化为共同发展的成果。第二,加强“10+3”财金合作,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外汇储备库和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设。第三,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在“10+3”框架内加强对东亚自贸区的研究,并适时提升层次。第四,将加强“10+3”农业合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应对全球粮食危机。为此,中方将同各国密切合作,提供支持,包括分享农业发展经验,拓展农业技术合作,加强人员培训项目等。第五,加强“10+3”合作的组织和资金保障。中方愿为“10+3合作基金”的有效运作提供支持,希望通过“基金”落实好各领域项目。
  杨洁篪说,中方将一如既往,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中方将在“10+3”框架内,与东盟和日本、韩国增进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扩大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10+3”合作不断登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杨洁篪感谢东盟各国和日本、韩国政府和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把北京奥运会办好,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贡献。
  当天,杨洁篪出席东亚峰会外长非正式磋商时就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阐述了中国政府的政策主张。
  杨洁篪说,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应该树立和实践新能源安全观。要开展能源开发领域的协商和合作,加强能源出口国和消费国的对话和沟通,强化能源政策磋商和协调,维护合理的国际能源价格。要加强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提高能源节约能力、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率,推动洁净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合作。要维护能源生产国局势稳定。要保持国际能源市场正常持续,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确保国际能源通道安全和畅通。
  杨洁篪说,中方重视东亚合作框架内的能源安全合作,认为东亚峰会宜侧重进行能源政策对话,应将推广先进技术、资金支持作为努力方向。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杨洁篪强调,应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推动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发达国家应继续率先减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切实体现对减缓、适应、技术、资金四方面的同等重视。发展中国家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要坚持把《公约》及其《议定书》作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合作的主渠道、其他倡议和机制作为有益补充的安排。中方愿与东亚各国就气候变化问题加强对话合作。
  
  中国—东盟外长会议举行
  
  7月23日,中国—东盟外长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杨洁篪和东盟10国外长出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