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爹妈跟前总也长不大

—— 谈两代人的隔阂心理




  鲁迅的小说《风波》塑造了一个九斤老太的形象,她有句口头禅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后来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调侃那些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的人。其实,九斤老太离我们并不遥远,几乎在每个人的身边都能找到近似九斤老太式的人物。有位厂企的团委书记投书报章,反映他在与青工谈心时发现不少青工与家里老人有矛盾,觉得老人思想守旧,管得宽,管得严,因此常因为一些小事同老人争执起来。
  这种两代人的矛盾,社会上俗称“代沟”,国外心理学家却称之为“反抗期”。就是说小辈人随着性的成熟,自我意识的形成,判断能力的增强,产生了一种成人意识,要求平等、自尊、独立和受到信任。因而面对长辈人的不放心,管得宽和不信任,就要反抗,不再无条件地服从。这是继儿童期进入少年期之后的另一个“反抗期”,也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一个看似是家庭问题,而实际上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就其问题的本质来看,两代人经历的历史环境不同,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政治觉悟、思想认识水平,以及接触的环境影响有异,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看法。老一代人往往有着“九斤老太”的思想特点,总对小辈人不放心,品头评足,另眼相看;
  再一个心理现象是老年人总是把自己的晚辈看得像孩子一样,在他们眼里晚辈总也长不大。出于对晚辈的关爱,不是对有些事看着不顺眼,就是不放心。青年人对老年人的心态缺乏了解,就觉得他们不合时宜,保守落后。虽说是老年人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出于好心,甚至是不希望子女重蹈父辈的覆辙,但由于两代人面对的社会环境不同,又拉开了思想差距,就难免产生心理隔阂。
  解决这类两代人的心理隔阂,应该注意一个“大前提”和三个“对待”的措施。一个“大前提”是不必较真。父辈与子辈之间,是一种血亲的关系。两代人之间除了政治上的巨大分歧之外,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父辈坚持自己的意见,无论是固执己见,还是粗暴干涉,除了个别的维护长辈的自尊外,出发点还是为儿女着想,希望儿女的处事不出闪失。小辈对长辈的顶撞或不服从,也不是故意对着干,矛盾过后的亲情还是一如往常的。因此,两代人的心理隔阂,由于血缘关系的维系,一般不会形成不共戴天或势不两立的尖锐冲突。在有些问题上可以说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即使是在某些问题上或者长辈输了,或者小辈输了,都无所谓谁战胜谁的问题,也不会耿耿于怀,一定要报一箭之仇,相反地却是亲情依旧,在默认中总结自己的教训,不会因此而脱离父子关系。在这样的“大前提”面前,无论是父辈,还是子辈,出现心理隔阂时,不必大惊小怪,既要解释清自己的观点,分析其利弊,尽量说服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又要在对方提出尖锐的不同意见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之。这样就容易缓解矛盾,化解心理隔阂。
  三个“对待”之一,是相互理解。两代人的心理隔阂的根本在于不能进行心理沟通,各自坚持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不能理解、体谅对方。80年代流行一句”理解万岁“的话,在青年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人说,理解是增进感情的粘合剂。父辈和子辈的两代人之间,由于经历、修养、气质、性格、爱好、兴趣、习惯,以及社交范围的不同,对他们苛求一致是不现实的。对于不一致的地方除了需要互相尊重外,还要互相理解和体谅。对待意见分歧彼此能够换位思考,能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考虑,就易于消除或弱化心理隔阂。
  三个“对待”之二,是冷静思考。两代人发生意见分歧时,出于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容易急躁、发火。在这样的感情冲动中,有时即使对方的意见正确,也听不进去。因此在彼此交流思想时,要平心静气,真正弄明白对方的意见和态度。如果感到这些意见更合理、更现实,就应心悦诚服地接受,或者选取有益于自己的内容,来丰富自己的设想与方案。要是觉得对方的意见于自己的想法和实际相距甚远,那么选择权在你的手中,也没有理由急躁。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冷静地听去他人的意见对自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个“对待”之三,是勤于交流。从心理学角度看,子女成熟以后,开始有了私密性的保留,有些事不乐意同父母讲;而父母却总觉得子女没有长大,忧心忡忡地为子女操心,对子女的事也爱询问和关注,惟恐有什么闪失。这种“私密性的保留”与“询问和关注”就必然形成一方不说,一方要问,导致两代人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子辈出于对父辈的尊重,对自己的一些设想、计划和重要的事情,事先讲给长辈,进行思想交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能够像知心朋友那样做到互相了解,共同切磋,就便于取其所长,舌其所短,不仅可以讨论出更为合理的意见,还能增进两代人的感情。即便是有的意见不能取得一致,但这种交流过程的本身就达到了消除或缓解心理隔阂的目的。

 


映芳E书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