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你指东,我偏往西”
——谈逆反心理
30年代上海艺华影业公司老板严春堂很欣赏北京女艺人白光的演技,请她到上海主演电影《红豆生南国》,但是他担心刁钻的上海佬不买白光的账,影响影片的上座率,就决定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记者招待会,把上海大小报刊的“娱记”们都邀请出席。不料,白光却没有按时到场。记者们等了两个多小时,白光才姗姗而来。她一到场便假装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扭头想走。这时严老板连忙向她介绍说:“他们都是新闻界的朋友……”白光听了“啊”的一声,不屑一顾地娇滴滴地说:“我不想见新闻记者!”说罢,转身就走。记者们对她的言行十分恼火,相约在报刊上口诛笔伐。
第二天,大小报刊把白光骂了个狗血喷头,弄得上海到处议论白光,使得很多人对白光发生兴趣,纷纷买票看《红豆生南国》这部影片。
人们看到影片中的白光并不象“娱记”们宣传的那样,由此,这位北京艺人名声大振,借助于“反宣传”红遍了上海滩,成为影坛大腕。这种通过反宣传而获得正效应的现象,就是因为白光巧妙地调动了人们的逆反心理。另据报载,英国许多大城市的大街上出现了身穿囚服的青年人。一个叫布鲁迪的电脑公司职员,买了五套囚服,准备一年四季都穿这种服装。为了突出穿这种服装的效果,他还剃了个大光头。在他的诱导下有很多人也拜倒在囚服之下。这也是一种逆反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所谓的逆反心理,就是在某种条件下,一种事物却使人产生反向感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的产生往往与“物极必反”的客观规律有关。《吕氏春秋·博志》指出:“全则必缺,极则必反。”按着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走向其反面。人们平时阅读的全是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一旦听说有的小说受到批判或查禁,有的人就想方设法要看个究竟。同样,英国青年不象过去那样,认为穿囚服是一种惩罚,一种耻辱,相反却觉得穿名牌服装,显示不出自己的个性,而囚服面料结实,设计简单,没有太多的讲究,穿起来既方便又舒服。这种心理从积极角度看,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为好奇心理或标新立异心理所驱使的,更是探求科学真理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但从消极角度看,则是一种对既定的、现实的事物的一种反叛心理的反映。它的实质是对既定的、现实的事物的怀疑、厌倦,尽管这种怀疑、厌倦是错误的,但仍坚持求索他所关注的与此逆反的事物。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逆反心理,都是心理情绪化的反映。一般地讲,待得情绪稳定之后,会自动地分辨出正确与错误、是与非,如家长批评犯错误的孩子,当时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接受批评,但事后或长大以后会明白家长批评得对,从而克服逆反心理;又如美国7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曾以全裸为荣,招摇过市,毫无羞涩之感。可是当这伙青年成熟之后,就主动告别了全裸,归入正常人的行列。这也是物极必反的必然。
那么,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逆反心理的行为,该如何调整其心态呢?
第一,认识事物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客观地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做到对任何事物都能冷静地分析其利弊、优劣,决不能情绪化地对待,更不能出于好奇或标新立异而我行我素。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对社会具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公认的正确的事物,应积极地支持、扶植,不应站在对立面的立足点上 以自己的情绪化行为来寻求刺激,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涉及社会的,如美国“垮掉一代”的全裸行为,英国青年的以穿囚服赶时髦;有涉及单位的,如每周的政治学习走过场,以聊天当作学习;有涉及家庭的,如夫妻间因不信任而总是盘问对方,导致一旦盘问就反感丛生,又如,家长批评孩子,引起孩子反感而达不到教育效果,等等。尽管这些逆反心理的表现都是属于对某种行为厌烦、反感的情绪化反映,但是在调整这种逆反心理时,要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从具体的问题的表现出发,因势利导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使对方认识到逆反心理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注意辨识它的积极因素,不要一触及逆反心理就暴跳如雷,将孩子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潜力毁灭在萌芽之中。
第三,在进行思想疏导时,要注意工作方法,不要一揽子地讲大道理,更不要实行高压政策,让对方越听越反感,这反而助长了逆反心理。应该通过具体的个案分析帮助其认识问题的利弊,特别是要遵循对方的思路进行开导。这样,在平等的思想交流中,就容易与对方达到思想共识,达到思想疏导的目的。
|
|
|
映芳E书制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