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失足成千古恨
——谈青少年犯罪心理
近年来,不只我国的青少年的犯罪率大幅度提高,连一些发达国家的青少年犯罪率也是攀升的趋势。据报载,以青少年犯罪率占青少年总数的比率看,美国约占5 %左右,英国约占3 %左右,日本约占2 %左右;我国虽没有这类数据提供,但在所有犯罪案件中,有30 %的案件属于青少年犯罪。从我国看,青少年犯罪的种类有性犯罪、吸毒犯罪、斗殴犯罪、偷盗抢劫犯罪等。
导致这些犯罪的原因,就总体内在原因讲,与青春期心理密切相关。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高级神经活动处于不均衡性增强的状态,情绪不稳定,而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又不强,因而易于发生不辨是非的感情激动。如果得到正确、健康的教育引导,就可以健康地成长;要是在不良诱因的作用下,就容易发生不良行为,以至于犯罪。就个体内在原因讲,有些犯罪的青少年本来就属于素质性病态人格,如,好攻击型人格、反道德型人格等。这就具备了易罹因素,一旦遇到不良的环境就容易“发作”。就外在原因讲,父母或兄弟等亲属的劣迹,结交品行不端的朋友,父母离异、亲人亡故给青少年带来精神创伤,以及社会上黄色书刊、光碟、游戏机室的色情游戏的刺激和腐蚀,致使在青少年中出现的暴力、抢劫、强奸、吸毒等行为愈来愈严重。据媒体披露,广州青少年犯罪恶性案件日渐增多,其后果严重,手段极其残酷。案由多集中于抢劫、强奸和故意伤害。令人震惊的是一个初三男生伙同七个男子把一个初二女生轮奸。这些青少年罪犯都喜欢泡游戏机室,他们多受黄色、淫秽录像和书刊影响,模仿其手段进行犯罪活动。这种犯罪活动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不可掉以轻心。
由于青少年具有可塑性,他们的犯罪不同于那些“二进宫”或“三进宫”的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只要教育及时,深入人心,就能使他们认识到“没处去买后悔药”,只能从脚下做起,重新作人。反之则容易变本加厉,不知悔改,走向罪恶的深渊。因此必须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他们逐渐认识到罪与非罪、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别,明确怎样做才符合法律及道德的规范要求。目前有的中学聘请公安干部担任法制副校长,负责进行法制教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成长中的情绪苦闷、性意识萌动、遇到挫折后的情绪低落等心理表现,进行有明显目的的热情疏导。就是行之有效的做法。这就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整体的法制观念和正确的道德意识。
要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进行及时而又推心置腹的劝解和疏导工作。特别是当家里人或自己遭受污辱、谩骂、刁难、利益受损时,他们容易出于报复而导致激情犯罪。如某煤矿工人林某与王某本是很好的朋友。林某丢了辆新买的自行车,心里不快,就偷了一辆骑。有次他与好友王某喝酒时,把偷车的事告诉他。王谋抓住林某的“小辫子”,就时常找林某干些重活、累活,还时不时地向他借钱(只借不还)。林某一有不应,王谋就以举报相威胁。一天林某正在喝酒时,王某又来向他借钱,林某气愤至极,借着酒劲,用斧头将王谋砍死。这种激情犯罪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当时林某在激情控制之下,意识狭隘,自己管不了自己,但是,如果林某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就不会铤而走险了。
要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占领青少年的业余空间。青少年时期精力过剩,辨别力差,而且有的还有破坏意识,很容易接受错误的刺激而出现破坏行为。因此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们的业余生活过得丰富多采,避免他们接触不良的思想影响。同时,各个部门要协同合作,取缔一切黄色的游戏机室、色情的的书刊及影碟销售或出租单位。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净化的生活环境。
社会、学校、家庭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但家庭环境的影响最为主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他们最亲近的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深远的。如家长素质差,贪小便宜,损人利己,会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地进行模仿,养成不良习惯。同时,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也会促使孩子干出违章行为。有位科学家夫妇,品行端正,道德操守极佳。但他们整天忙于科研,疏忽了对儿子的教育。他们的儿子纪律松弛,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老师来找家长告状。他们闻知,一气之下就把儿子轰出家门。殊不知,走投无路得儿子,得到一些坏孩子的“关怀”,混迹其间,逐渐堕落下去。这也说明学校的教育也至关重要,教师不能尽职,出了问题,“踢”给家长,使失职行为。只有家长、教师和社会联合行动,创造一个育人的良好环境,才能使青少年摆脱犯罪。
|
|
|
映芳E书制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