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话题可以作为语体统计分析的一个参项

作者:杨 彬

体等范畴确认,从而能够比较一致地使用语码(可参阅胡壮麟1993)由此,我们可以说,经过言语化的过程,认知内容的切块就转化成语篇中的话题,这些话题又依据认知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展开。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语篇往往并不都是按照事件的自然逻辑发展顺序展开话题的;恰恰相反,在言语交际中,为了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或出于别的原因,传达者往往会在话题的展开方式上大动脑筋。这就造成了相当数量语篇的话题展开顺序和实际认知活动的顺序不同,并由此生成了丰富多彩的“内涵性”语篇。所谓“内涵性”语篇,就是指语篇中的话题展开逻辑和实际认知活动的顺序并不吻合的语篇。如:他去公安局报案,因为他的钱包被人抢去了。这就可以算作内涵性语篇,因为话题的展开逻辑和客体世界的事件发展逻辑正好相反。
  2、3话题是判定语篇的重要参照点
  进行语体统计分析,我们首先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即判断研究对象是否成其为语篇,哪些语篇和哪些语篇,体式结构近似能够归属到同一文体。并进而与功能相近的文体形成“文体集合”,这是语体研究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判断一个语段是否能成为语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它是否具有相对完整连贯的语义。如果判定工作没有做好,整个后续工作必然是可疑的。苏联著名语体学家维诺格拉多夫也曾说:“语言风格(即语体)就是在语义上具有封闭性。在表述上受到限制但可以协调组织的表达手段的体系…”在我们看来,维氏强调语体在语义上要具有封闭性,也就是要求语篇必须具有相对完整连贯的语义,用范岱克的话说,就是要具有宏观语义结构。著名的话语分析学家齐翁也非常注重话题的价值。他认为话语的基本建构单位是表达同一主题并趋向重复同一话题的句子。如下面两段文字:
  (1)1这一家人对这一切却早已习惯了,2他们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3θ睡熟了,4θ工作了一天,5他们太累了。
  (2)1小燕子飞得高,2θ骑白马,3θ带削刀,4削刀快,切白菜,5白菜老,切红枣,6红枣红,切马龙……
  在(1)中,五个句子话题同一,共同指称同一客体,从而使得五个句子同时表达一个主题,共同形成一个语义结构,所以(1)可以判定为语篇;而(2)中的几个句子,虽然有的话题同一,但是总的说来话题跳跃太大,虽然形式上构成鱼贯式结构,但是几个话题没有指向相关的客体,所以说(2)并不表达同一主题,无法建构一个宏观的语义结构,因而(2)不能称其为语篇。由此,可以说作为形式和功能的交汇点的话题,是判断语段是否具有相对完整语义的重要节点,对这些节点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语段是否能够成其为语篇。
  当然,除了要判定语言片段是否成其为语篇之外,我们还需要做的是判定语篇的文体归属,只有在确定一定数量的语篇集合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统计分析,进而才能保证统计分析的可信度。如果随便地统计某些语篇(比如小说),很难保证统计结果的纯度,因为现在语体交叉越来越普遍,交叉的程度也日益加深。基于上述讨论,我们认为,分析话题的选择分布及其结构状况,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语篇集合。廖秋忠在其《篇章中的论证结构》一文中,抽取了论证性语篇的结构,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例,在此不作赘述。
  
  3、结语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话题只能说是我们判断语篇的重要参考节点之一,它并不具备充分的佐证力,话题分析对语篇判定而言,只能说是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因为话题只是语篇呈现的重要节点而已。语体统计分析中的关系性要素还有很多种。因此,在进行语体统计分析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多种因素。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