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汉语语音修辞:选择、组配、谐拟

作者:段曹林




  提 要 语音修辞是利用语言单位的语音特征、语音关系以及现成语音资源所构成的修辞策略和技巧。汉语语音修辞大致可分为语音选择修辞、语音组配修辞、语音谐拟修辞等三类。
  关键词 语音修辞 语音选择 语音组配 语音谐拟
  语音修辞是汉语中非常重要和有特色的一类修辞方法,修辞学界以往从多种角度对此多有关注,从积极修辞角度对谐音等的研究尤多。但修辞方法不仅是积极修辞,更不仅是修辞格,本文尝试把它作为涵括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从构成角度定位的修辞方法,立足汉语事实,对汉语语音修辞的构成、运用等进行初步探讨。
  我们把语音修辞定义为利用言语单位的语音特征、语音关系以及现成语音资源所构成的修辞策略和技巧。作为一类修辞方法,可以与语法修辞、语义修辞、语形修辞等共同构成汉语的四类基本修辞方法。语音修辞不仅能带来语音方面的修辞效果,而且能丰富表情达意的手段,强化语义方面的修辞效果。运用语音修辞首先是利用语言建筑材料的音乐性建构言语动态过程的整齐、抑扬、回环等音乐美,同时也利用音形、音义结合关系的多样性以增强语言在强调、关联、变化、情趣、含蓄等方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语音修辞利用言语单位提供的语音条件构成,语音条件包括一种语言的语音特点、语音关系和语音资源等。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语音条件,因此可能构成以及实际用到的语音修辞方法也不一样。
  汉语语音具有突出的音乐性。首先表现在乐音丰富,声音和谐。汉语音节构成声韵交替,界限分明,辅音没有连续出现的情况;属于乐音的元音占优势,浊辅音中的鼻音、边音等也有乐音性质,清辅音声音也比较柔和。
  其次表现在音节整齐,轻重相间。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其他音节的词也分别占一定数量,单词的音节数目少,不同词语音节数易于统一。汉语词的轻重音相间,单音词读音有轻有重,双音词有“中重”、“重轻”等格式,三音节词有“中轻重”格式,四音节词有“中轻中重”格式等。
  再一表现是声调不同,声音复现。每个音节都有自己的声调,每个词的声调构成或平仄一致,或平仄相间;有丰富的具有声音复现特点的词语:既有双声、叠韵、叠音的单纯词,又有声母相同、韵母相近、音节重叠的合成词,还有同音、同韵、同声、同调的不同词。
  这些都是汉语可供利用的重要语音条件,有的还是汉语独有的语音条件。在此基础上,汉语可以构成丰富多变的语音修辞方法,有的是其他语言没有的。如汉语的声调变化、汉语的某些音趣等都是相当独特的,由此形成了平仄、儿化等修辞方法。
  依据对语音条件的利用状况,可以将汉语语音修辞大致分为语音选择修辞、语音组配修辞、语音谐拟修辞等三类。下文分而叙之。
  一、语音选择修辞——着眼于语言单位本身的语音特点而对其加以选择和使用。
  (一)儿化词与轻声词的选用
  选用儿化词是一种很有效的语音修辞方法,可以带来一定的修辞意味。有时是表现意味,如表“细小”:人儿、脸儿、事儿、三儿、小末儿、小曲儿、小包儿;有时是附加特殊的感情,如附加亲爱情感的:老头儿、二姨儿、小妹儿;有时是增加生动、轻灵的艺术色彩:年年月月是歌节,月儿明亮歌儿甜,……(《刘三姐》)。
  这一方法适用于口语语体,文艺语体尤其多见。其他书面语体和表示贬斥的语音时,不宜用儿化。
  选用轻声词(本身读轻声或包含一个轻声音节的词)可用于表达轻捷柔和的声音,可以形成抑扬变化,适应表意的某种特殊需要。冰心散文的柔美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语音修辞的运用。如下边一段大量用到了轻声词。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来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乌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乌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冰心《一只小鸟——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二)响音字与村音字的选用
  响音字指声音响亮的字。字音的响度同音质、音强、音高、音长等都有关系。古汉语有洪音、细音之分,把韵母中主要元音开口度较大、音色比较响亮的叫洪音。现代汉语中,ang、ao、a等收尾的字音比较响亮,平声字比仄声字响亮,音节长的字比音节短的字响亮,如此等等。响音字和非响音字是相对的。选用响音字,宜于表现强劲高亢的声音和气势。如:
  (1)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衬音字的选用,作用在于协调音节,使语句节奏整齐协调、匀称流畅,具有音乐美。基本上用于诗词、戏曲、民歌、快板等韵文中。衬音字有的本有意义,有的本无意义,用作衬音时都不再表意。例:
  (2)我们爬火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敌人魂飞胆丧!(卢芒《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3)【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折)
  古代散文中的“之”用作衬音,补充字数、协调音节。或嵌在专名中,如:烛之武退秦师;介之推不言禄;怒而触不周之山;或粘在别的词后,如: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怅恨久之。
  (三)双声、叠韵、叠音形式的选用
  双声指前后相连的音节声母相同,叠韵指前后相连的音节韵母相同或基本相同,叠音是指前后相连的音节相同。双声、叠韵、叠音形式包括单纯词(踌躇、玫瑰、悄悄)、合成词(新鲜、响亮、刚刚、红通通、清清楚楚)、短语(清秋、坠泪、蒸蒸日上)等,并不仅限于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
  双声、叠韵、叠音形式的选用,可用于协调音节,形成回环、变化之美,具有描绘渲染等作用。
  (4)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悠。(崔颢《黄鹤楼》)
  (5)[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