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流行词“恶搞”分析
作者:肖 灵
纵的态度也是必然的。他们还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当中,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这代人跳跃性思维的形成,他们不受约束,敢于创新,这些特质跟他们生存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是紧密相关的。更应该考虑的是他们面临的压力可能跟所有的前辈都不一样。过去大学生考上大学就是国家干部,现在考上大学,工作很难找。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他们可能对调侃、“恶搞”感兴趣,他们不用前辈解脱压力的方式,如找领导谈心,而借助“恶搞”等方式发泄内心的心理压力。
四是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恶搞”作为一种幽默的手段,主要是把一些原来比较严肃的东西平民化了,生活化了,游戏化了,为大众提供了一些调侃的娱乐。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非常大,为增强网络及现实生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有时草根阶层便创作一些轻松、幽默的东西。他们选择“恶搞”这种方式,主要因为要产生幽默,就需要出人意料,而往往越是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幽默的效果就越强。人们拿一些精品的作品说事,选择一些经典的东西为对象,对此大家都很熟悉,对这些情节有一种思维上的惯性。如果将这些作品“恶搞”一下,给人出其不意的结局,自然就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也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反馈。
五是语言风格的娱乐化和批判性相结合,使其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容易使受众产生阅读快感。“恶搞”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风格的独创性。用讽刺、调侃和幽默的语言来评论事件,而这些事件相对来说是严肃的,事件性质和语言风格的强烈对比给受众很大的冲击力,这种轻松、娱乐的方式很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当然,在看到“恶搞”一词满足了现时人们表达需要的同时.我们对“恶搞”这种行为本身,也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恶意“恶搞”的危害性,认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先生就明确指出了“恶搞”的四个危害:一是把英雄人们变成小混混,甚至变成反面人物,结果等于告诉大家不要有理想信念,这是危害性最大的。二是诚实守信的美德在网络“恶搞”那里没有了任何价值,弄虚作假反而能够取得轰动效应。三是连英雄都可以变成不好的人,这等于说当好人、当坏人都无所谓。四是把人家的东西拿来随心所欲地编一编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创造。许先生的观点令人深思。虽然我们应该承认,确实许多“恶搞”作品制造者抱着不能说是恶性的意图,去制造“恶搞”作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任何形式的幽默作品,都包含着一些信息在里面,包括一些观点在里面,受众感受一个幽默作品的同时,一方面感到好笑,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作品本身所传递的观点和信息。我们不可能抛开信息内容来谈幽默。很难想象以恶作剧的形式歪曲几代人印象深刻的英雄形象,能使人真正笑起来,毕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开玩笑的,开玩笑也有把握好度的问题。对于信口开河、胡编乱造、“恶搞”红色经典、损害英雄形象的行为,已经背离了幽默的初衷。所以我们认为,“恶搞”也得有一个底线——法律的规定和道德基本规范,不能为图一时之快,就可以任意伤害别人。
总之,“恶搞”流行语的存在,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有可能若干年以后,随着“恶搞”行为的减少,相应地“恶搞”一词也将不再流行。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