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浅论汉语修辞学的内外关系

作者:刘凤玲

养、语言风格、作家作品语言、文化语言学、语言交际、口语、新闻语言学、语言传播、播音学、广告语言、法律语言、新词语、网络语言等。”将语言文字应用粗略地分为上述四大块,虽然难以囊括应用语言学的全部内涵,但已概括了不少内容。而其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的内涵和陆俭明先生提到的“不同领域的语言应用”实际上是语言在社会中的应用,与其称“广义社会语言学”,还不如称“社会语用学”更贴切,这样还可以与社会语言学区别开来。而社会语用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类:交际类、告示类、职业类、艺术类。人际间交往应酬的言语如攀谈、访问、对话等属于交际类语用;广告、招聘、启示等属于告示类语用;法律语言、新闻、播音语言、导游语言等属于职业类语言;诗歌、戏曲、文学艺术属于艺术类语用。这四类社会语用,其实都属于言语修辞学的范畴。至于语言修养、语言文明,其实就是言语修养、言语文明,而言语文明是言语修养的下位内涵。言语修养与上述四类社会语用不在一个平面上,应该说是它们的上位层次,比如可以说职业语言修养、文学语言修养、言语交际修养,等等。总之,上述种种语言应用,都是言语修辞现象,都可借鉴语言修辞学的研究成果来直接、高效地传递信息和情感,提高各类语用水平,从而成为言语修辞学的规律。可见,不管是语言修辞学还是言语修辞学的理论、规律和技巧,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的语言应用,对于提高全民的语言修养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点,俄语语文界一代宗师B.B.BHHorpall0B院士早有论述:“修辞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提高民族语文修养的理论基础。”另一位著名学者P.A.byⅡaaron也说:“修辞学是任何一种发达语言的灵魂。”上面这些论述自有他们的道理,我们很有同感。我们之所以认为修辞学不仅应成为应用语言学的成员,而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员,道理就在于此。
  但是就目前国内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情况看,修辞学似乎不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在应用语言学领域,除了于根元先生在《应用语言学纲要》中提到“语言的美化研究,修辞学的范围包括在内”外,其他较少提及。有的实属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杂志也将修辞学的文章排斥在外。这些都说明了修辞学这门地地道道语言文字的应用学科,似乎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在于相关的同行们对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和成果不甚了解,不少人还停留在“辞格中心论”阶段,认为修辞不过就是运用比喻、夸张、比拟、双关之类的辞格,达到“美化语言”的雕虫小技而已;而对修辞学发展中的某些不足却不能辩证分析。这实在是一叶障目,甚至是偏见。
  汉语修辞学是一门“先天基因良好”,后天长势喜人的语言应用学科。它在应用语言学、乃至语言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呵护。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