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认知视野中比喻的相似性

作者:李 艳

于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产生了相似性联想,在心理上将它们划为相似的一类,从而利用这种由认知产生的相似性来表达自己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和情感。修辞学界逐渐对“凡喻必以非类”的观念提出质疑。理论上讲,世界上任何两个不同的事物都存在着比喻的潜在可能性,目前看似不可能产生的比喻只是缺乏合适的语境激活。但是比喻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人们往往取认知世界认可的两事物相比,而对认知经验中认为不可比或不能比的事物则很少或不会拿来相比。事物的客观属性或状态为划分提供了基本框架,但这种划分是以认知主体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完全客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相似性都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人们认知经验的产物。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以己度物、以物知人”,慢慢积淀成集体无意识,这就为大量建立在个体的、主观的相似性基础上的比喻可以为人理解和欣赏提供了认知基础。当然,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不同的人认知体验不同,发现和创造相似性的能力也不同,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发现不同事物中的相似性作为天才的标志,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主观相似性的存在。
  
  三、相似性程度上的连续体
  
  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无法构成比喻,这早已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比喻相似性是以差异性为基础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同样重要。因此,相似性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心理现象,体现为认知主体对客观现实中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划分。这种主观性决定了相似性也有程度高低之别。值得注意的是,相似性程度的高低也是相对而言的。相似本就是一个无界的概念,在从相同到相异这样一个线性序列上,相似性逐步增强,则趋于相同,但永远达不到“同一”;相似性逐步减弱则趋于相异,相异之处永无止境。而在同、似、异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将三者区分开来。如图所示:
  
  赵毅、花勇首次提出了“相似度”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本、喻体相似的程度,与我们理解的“相似性的程度”基本一致。为叙述方便,这里也采用“相似度”的说法,并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加以说明:
  从共时的角度看,一般说来,相似度高低与相似性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呈现一致关系,与比喻新奇程度则构成反比关系:本、喻体之间相似度高,相似性的客观成分也多,则比喻的本喻体之间联想跨度小。比喻往往较为易解、贴切;相似度低,相似性的主观成分则多,本、喻体之间联想跨度大,则比喻较为新奇。请看下面一组例句:
  (10)稻谷堆得像小山似的,等待着送交粮库。
  (11)他们像一团火,为严酷的冬日带来温暖。
  (12)阿英的目光于这繁华而热闹的街市毫不相干,它好像在这冰冷的世界里睡觉……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以上三例,相似度依次递减,但带给人们的新奇感却依次递增。例(10)中稻谷和小山之间是形状上的相似,客观性较强,但深究起来稻谷不可能堆得和真正的小山一样高,从这个角度说客观相似也含有主观成分。例(11)和(12)都表现了表达主体的主观感觉,都属于主观相似,但二者相似度明显不同。人们常常以火能带来温暖比喻乐于助人的人,其使用频率较高;而把一个人的目光形容成好像在冰冷的世界里睡觉却完全是个人的感觉,但它的比喻张力却是最强的,带给人们极大的心灵震撼。当然,这只是相似度影响比喻效果的一般规律,并不等于说相似度相对较高比喻就不可能新奇。上一小节中分析了相似性往往受人们认知经验制约,而个人发现相似性的能力也有高下之分,如下面这一例句:
  (13)效武爹娘住的还是土坯房,屋顶年久失修,雨天像把漏勺。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很难把屋顶和漏勺联系起来,但在此例中表达主体却从一个新奇视角发现了漏雨的屋顶和漏勺之间的相似,形象刻画了房屋长年失修而破旧不堪的样子,创造了独特新颖的比喻效果。
  从历时的角度看,同一或类似的比喻被反复使用,则形式固化、美感减弱,其工具性增强。相似度的存在客观上也为比喻形式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是由于这种可能性使得人们在不断接受新的比喻形式的同时对推陈出新的期待值增强。而某一主观的相似被复制的频率较高,不断在认知上被强化、类推,其主观性也会呈现减弱趋势,从而导致相似度增强。像上面提到的火和乐于助人的人在“带来温暖”这一特性上的相似,就属于这种情况。正如《庄子·德充符》所言:“自异者视之,肝胆楚越;自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相同和相异可以随着我们观察角度的转变而互相转化,相似度的高与低也是可以转化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