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影视剧名辞格的创造性运用
作者:王 苹 曾 莉
外貌特征和这个人就在同一个认知框架里,因而一说到这个人的特征,就容易联想到这个人。再如,事物和品牌也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如果有人说:“我买了一台长虹”,听话人很容易理解是买了一台长虹牌电视机。其他,如部分和整体、特定与普通、原因与结果等,在影视剧定名中也有不少应用:
(1)《中南海保镖》:机构——所在地(党中央一中南海)
(2)《倾国倾城》:原因——结果(女人美貌一倾国倾城)
(3)《霹雳神探》:普通——特定(善于侦察的人一神探)
(4)《瘦身男女》《肥猫寻亲记》《笨小孩》:物体——特征(人的胖瘦、聪明与否)
(5)《金手指》《小城之春》:整体——部分(人体四肢、一年四季)
借代辞格的本体和借体应当而且必须共处于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因而说出其中的一个,容易联想到另一个,这就是借代辞格的认知心理基础之一。上述各例,本体与借体都同处于一个认知框架之中,所以说出借体人们便会联想到本体。
处于同一认知框架里的两个客体究竟哪个充当借体,取决于其显著度。认知心理学有一条一般性的规律:显著度高的客体最引人注意,最易于识别,当然也最容易处理、加工和记忆。对于同处在一个认知框架里的两个客体甲和乙来说,如果用甲当借体。甲的显著度一定得比乙高,这样,说甲的时候就能附带激活乙。上面(1)-(5)里的借体跟它们所代的本体相比,其显著度都是高的。除特殊表达的需要,同一认知框架里的两个客体显著度差异是有规律的,如在一般情况下,具体比抽象显著,结果比原因显著,特征比物体显著,等等。
命名时,运用好这些规律,就可以进一步激发观众的联想,达到更佳的影视宣传效果。
反语,也称“反言”、“倒辞”或“倒反辞”。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这是说话人的口头意思和心里完全相反的一种修辞。”可见,反语的构成实质是语义的构成,是通过行文中特定词语的表层意义与作者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产生矛盾的修辞。这种语义的不一致往往产生幽默感。因为“将两个互不相干的东西出人意料地放在一块,这种逻辑悖理就产生幽默感。”所以,朱光潜先生将柏拉图对话集中的苏格拉底的反语译为“苏格拉底的幽默”。
在影视剧命名中运用反语,能够促人思索,使人警醒,谐趣横生,充盈着闲适的情趣。
《小城无故事》:“无故事”如何能演绎影视剧呢?创意者正话反说,意在让观众引起探索小城故事的乐趣。其实,小城中充满了至真至纯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有着至美的故事!
《都是天使惹的祸》:“天使”怎么会惹祸呢?观众看了这种剧名,很自然地产生出亲切感,心中不由的遐想:莫不是可爱的天使令人间真情(尤指儿女私情)奔放流露。
反语这种修辞的产生,也有其自身存在的客观基础。我们知道,客观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世界的万事万物既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现实世界的人性也是充满了矛盾的,而且矛盾的对立双方又是互相转化的,月由阴变晴,由晴转阴,由圆变缺,由缺转圆;人由悲到欢,由欢到悲,由离到合,由合到离,都是常事。这样,反语就有了它生存的客观基础。
影视剧名的创意离不开一定的剧情,剧情巧妙展现的需要使得反语的产生成为必然。剧名中反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俏皮的情趣,有时也用一些口是心非的贬义词来表达亲昵的感情,体现一种亲切感。例如:
《不是冤家不聚头》(剧中恋人经历了误会一宿敌一朋友一相爱的情感历程):“冤家”本是对仇人的称呼,这里却是一个发自内心的情真意切的昵,体现了恋人之间强烈的爱。
一般来说,反语所指的意义是以一种隐蔽的形式出现的,但这种隐蔽又是一种故意留有破绽的隐蔽,是一种能够感觉到的隐蔽。如果反语所指的意义过于隐蔽,破绽不能让人感觉出来,那么反语本身就失去了价值。心理学研究表明,联想是大脑固有的一种机能,主要有相似联想、关系联想、对比联想和接近联想四种类型。对于反语的理解,主要是通过破绽来进行对比联想。这破绽又是由异常搭配所构成。因为语言搭配是有一定规则的,有时故意不按这些规则就是为了极力制造各种不协调,留下破绽,从而形成反语。比如上述三例中的“冤家聚头”、“天使惹祸”、“小城无故事”,都一反常规,制造了一种谐趣。
四
比照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部分、阶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说明事物的特点。它用联系的观点研究事物,揭示事物的特殊矛盾。分出事物的高低强弱。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在影视剧命名中,比照手法的运用很普遍。运用这种手法,能够借助相差悬殊、截然相反或根本对立的事物,来肯定或强调、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影视剧名的印象,以达到极佳的广告效应。
根据比照辞格在剧名中应用方式的不同,我们把它分成两类:
正比:《爱与诚》:当亲情、爱情与忠诚相抵触时,你何去何从?
《美与善》:美丽的姿容与善良的心灵,你更喜欢哪个?
反比:数字比——《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是一个养鸡光棍汉用真情谱写的人间最美的乐章。
智力比——《笨贼妙探》:笨贼不笨,妙探不妙,然而阴差阳错、妙趣横生的情节却偏偏要颠倒之。
事件比——《抬错花轿嫁对郎》:抬错花轿,酿成大祸,却让主人公巧遇心上人,恩爱永远。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喜庆的婚礼无法掩饰人的恶性,葬礼正悄悄逼近。
上面所列举的剧名,尤其是反比的例子更容易记忆和流传。究其原因,恰如陈望道先生在《美学概论》中说的:“两个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处,其间相去很远,便多成对比,”“如线条的曲直纵横。图形的方圆并列,便是对比的。同形而大小悬殊,如在自然中大树旁边,散有小树,大岛旁边,附有小岛,也是对比。或是小野邻接,或者群山连亘之间望见一片汪洋,也是对比。”有的事物通过对照显得十分清楚,特征突出,真的愈见其真,假的愈见其假;善的愈见其善,恶的愈显其恶。
综上所述,汉语修辞艺术给影视剧名的创意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不论是比喻、借代,还是反语、比照,都为影视剧名的魅力创造增添了光彩,剧情内容与剧名形式达到和谐的统一,相映成趣。将能够更巧妙生动地表达剧情,也令剧名神采飞扬、耐人寻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