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汉语辞格史研究的突破

作者:于广元

名诗、药名诗、卦名诗、星名诗、建除诗、歌曲名诗、方位名诗等,这样仔细的分类和解析,微观程度是相当深的。如果说研究的广度显示的是宏观研究、研究的深度显示的是微观研究,那么,“辞格史”做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
  要深入研究辞格演变史,语料的搜集和运用是十分重要的。正如《中国修辞史》导论所说:“第一手史料是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因此,“辞格史”撰著者用了大量的时间去搜集、整理语料,使得这本书的语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显出特色。从数量上看,“辞格史”语料的数量很大,语料搜集的范围广,语料跨跃的时间长,仅从时间的角度看,“辞格史”既然要反映辞格演变的全程,就必须要以从上古直至现代的大量语料作为论述的基础。书中确实如此。如探索镶嵌的演变,运用了甲骨文语料;探索借代的演变,运用了金文语料;探索析字的演变,运用了现代手机短信和网络材料中的语料。仅此数端。就可说明语料跨跃的时间之长。从质量上看。“辞格史”的语料都较为典型。这是撰著者精心选择、仔细分析的结果。不仅如此,撰著者还对前人运用的一些语料加以辨析。如探索移就的演变,书中认为“真正的移就产生较晚”,对前人搜集的较早的一些语料进行辨析,认为“《史记》移就用例不可靠”,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怒发上冲冠”另行断句为“怒,发上冲冠”。这一论断极其正确,非常精当。为了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笔者在此不妨再举两例以作为旁证:
  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庄子·盗跖》)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这两例都写到人的大怒,并且都夸张地写到人大怒时头发的情形,但都没有在头发前带有运用移就的修饰性词语。这就说明那时真正的移就还没有产生,前人提出的《史记》移就用例确实不可靠。后来出现的宋代岳飞《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那才是真正的移就。语料是立论的依据,正是靠着这大量的典型的语料,“辞格史”才得出许多精当的结论。
  “史论结合。注重理论的概括与阐释”,这是《中国修辞史》导论中提出的全书撰写思想。这一思想在“辞格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论述辞格发展演变的同时,“辞格史”还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从辞格的内部和外部,多方探讨辞格演变的动因和机制。对辞格的演变,一方面将它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一方面运用语言学、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进行阐述。所作的理论阐发令人信服,异彩纷陈。诸如,比喻和比拟章所阐述的相似联想的认知机制,以己度物的解惑机制等,正显示了当今兴起的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仿拟章不赞同仿拟动机是求雅、求同、求新之说,而从经济(省力)心理、炒作心理的角度来作阐述,富有新意,符合大众心理。析字章将析字的隐晦性与信息安全中的信息隐藏或信息伪装巧妙地联系起来,并对析字作了解构主义的阐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里,我们再来看看引用章论述的“宋代‘反用’大量涌现的社会文化环境”,书中认为宋代之所以“反用”大量涌现,除了宋人的疑古精神(即批判精神)、禅学翻案法的影响之外,文坛上的创新风尚起了促进作用。的确,宋人生于唐人之后,面对着唐诗这样的文学高峰,宋代的文人很难办,这正如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中所指出的那样:“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沿着唐诗的老路走下去,只是守旧,没有出路。这就迫使宋人必须走创新之路。创新之路怎么走?化故为新的反用法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就像杨万里在《诚斋诗话》里所说的,“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正是在这样的化故为新的创新风尚的氛围之中,引用中的“反用”大量涌现。这样的阐述,是很有说服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辞格现象(乃至整个修辞现象)就是语言运用的创新。唯有新创,辞格才能向前发展。
  《中国修辞史》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比拟章中对实物拟物(主要是将人拟作物)只在论述现代的小说、散文中的比拟时才谈到,并且说“实质上在历史上这类用法不多”,但没有举古代的一个例子。笔者近年来发现了古代一个实物拟物的例子,现举出供方家参考: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古诗十九首(《明月陵夜光》)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将人拟作物的例子,并且出现得比较早。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当年,赵元任先生在清华研究院时,在为王力先生的毕业论文所作的批语中提出:“言有易,言无难。”王力先生以此为座右铭。前辈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代章中论述到现代“借代与比喻交替使用”,但所举的例子,似乎都是运用了比喻,而不是运用了借代。引用章中说到“谑引在广告中发展得也很快。通过谑引成语,产生幽默风趣效果,又能加深受众印象的广告逐年增多”。对这种现象的论说,我们应该慎重。前些年,电视广告中是有不少谑引成语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近些年电视广告中谑引成语的现象基本没有了。最后,笔者觉得,“辞格史”对辞格演变的动因和机制的理论阐释,分别放在每一章的结语中,读后似乎给人以太分散的感觉。如果能在分别阐释之后,再立一章,集中加以归纳阐释。使人能从总体上予以把握,那就更臻完善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