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论元成分游移和修辞效果的凸显

作者:吴春相




  提要 本文尝试性将生成语法论元理论和修辞研究相结合,分析了各种论元成分游移的类型,并以“数量+形容词+名词”结构为重点,分析了其中形容词游移所形成的修辞效果凸显。认为:如果论元整体游移,变式结构只得到不同的句法功能;如果论元内部成分发生游移,则变式结构可以凸显某种修辞效果。
  关键词 论元成分 修辞效果 游移 论元结构 语义特征
  
  0 引言
  
  姚殿芳、潘兆明(1987)谈到常式句变换为变式句所产生的修辞效果时认为:如果一组同义句式,其中一种句式是常用的(即常式句),另外几种句式是不常用的(即变式句),那么采用那些不常用的句式,就往往带有某种强调、突出的作用。书中谈到的三种变式情况,都牵涉到部分成分(包括小句)位移情况。然而,两位先生并没有分析制约修辞效果凸显的内在机制。本文将以单个句子为考察对象,结合生成语法的题元理论,观察其内部成分游移造成的修辞效果凸显,探讨制约修辞效果凸显的内在机制和原因。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汉语生成语法学者往往把论元角色作为论元成分(如顾阳等),而在本文,论元成分既可以指的是一种论元,我们暂称为整体论元成分,同时,在本文论元成分也指论元内部构成成分。而这里所说的游移(shifting),不仅指的是整体论元成分的位移,也包括论元内部构成成分脱离论元结构而移到其他位置的现象。
  
  1 题元理论和语义特征
  
  1.1有关题元理论研究简介
  随着形式句法理论的不断发展,Chomsky逐渐认识到语法的各组成部分其实无法截然分开,所以将某些句法之外的因素引入了生成语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以语义为基础的题元理论(thematic theory)(石定栩,2002)。Chomsky在题元理论中,制定了论元(argument)、论旨角色(thematic role)、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等基本术语,对此介绍并结合汉语进行研究较多的是顾阳(1994)、徐烈炯(2000)、袁毓林(2002)、石定栩(2002)、温宾利(2002)等人。
  沈阳等(2001)认为,当前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论元结构是语法系统中构成句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题元理论的核心是“论旨关系准则”,即动词的每一个论旨角色都必须指派给一个论元,而每一个论元都必须获得一个论旨角色。论元结构的理论基于这样的事实,即结构的渊源在于词汇特性。沈阳等结合Williams(1981)认为,论元分域外论元和域内论元,通常域外论元体现为主语,域内论元体现为宾语,域内论元移位纯粹是结构上需要,生成语法理论将论元结构看作句子的原始结构,句法结构为句子的涵生结构,并认为主语是涵生出来的。
  袁毓林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论旨角色这一概念的产生及运用反映出语言学家试图透过表层的语法关系,更深人地了解述语与论元角色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这种语义关系对语法的影响。他同时认为,动词的各种论元角色可以根据其句法、语义特点而聚合成不同层级的类,从而形成一个论元角色的层级体系(hierarchy)。现代汉语动词的论元角色可以组织进如下这个层级体系之中:
  
  其中,超级论元(super argument)指由谓词性成分充当的论元,这种论元本身就是某种论元结构的实现形式。核心论元(kernel argument)指动词的必有论元,它们对构成基本的述谓结构(基础命题)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主体论元以作主语为其主要的句法实现形式,客体论元以作宾语为其主要的句法实现形式。外围论元(circumstantial argument)指动词的可有论元,它们起到扩充基本的述谓结构、形成复杂命题的作用;它们以作状语为其主要的句法实现形式,其中凭借论元跟环境论元的区分主要出于语义上的考虑。
  通过上面介绍,结合Chomsky题元理论,得出主体论元和客体论元都属于核心论元,都是典型的论元;而客体论元是域内论元,是述语内部的、更核心的,并且通过观察发现,“数量+A+N”结构作为客体论元时是常常发生内部成分游移的,因此本文将重点考察作为客体论元(一般处于宾语位置)的“数量+A+N”结构,以此为典型,说明论元内部成分游移是使修辞效果凸显的内部制约机制。当然,“数量+A+N”结构作为主体论元时也可能发生内部成分游移,这种现象在本文也将要考察。
  
  1.2论元角色的语义特征
  袁毓林认为,论元角色的语义特征可分为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两个方面,分别如下:
  论元角色的动态特征,指不同类型的论元角色在述谓结构中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即在由动词所表示的事件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受事具有受动性、结果具有渐成性、与事具有自主性等。显然,这种特征不依赖于充当某种论元角色的名词性成分本身的词汇语义特征。
  论元角色的静态特征,指充当某种论元角色的名词性成分本身的语义特征;换句话说,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比较适合于做某种论元角色。比如,作施事的名词性成分一般具有[+有生(animate)]和[+人类(human)]的语义特征、作工具的名词性成分具有[+器具(tool)]的语义特征。显然,这种特征取决于充当某种论元角色的名词性成分本身的词汇语义特征,但是不依赖于语句的述谓结构。
  同时袁毓林认为,研究论元角色的动态特征一般有助于反映动词的论元结构跟句子的语义解释之间的投射关系,据此可以直接从动词的论元结构上预测相关句子的语义构造;研究论元角色的静态特征有助于说明动词跟其从属名词之间的语义选择关系,据此可以直接说明句子中不同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同现限制。
  显然,结合论元角色动态特征将直接有助于本文分析。
  
  2 客体论元成分游移和修辞效果凸显
  
  2.1客体论元成分内部游移
  观察下面三组句子。
  A组:
  (1)老陈吃了一个红苹果。(受事)
  (2)孙帅问了老师一个难题。(与事)
  (3)李群了解三门新技术。(对象)
  (4)老许有三个好女儿。(系事)
  (5)他挖了一个深坑。(结果)
  (6)他写了一篇长文章。(结果)
  上面例子,每句后面括号中表示每个论元所充当的不同角色(下同)。这些句子,都是常式句,都符合各自本来的论元位置,并且,从类型学上看,在现代汉语中,以名词为中心语的数量短语,如果有修饰性的形容词,则必须处于数量结构和名词之间。可以说,在上面各句中,处于宾语位置上的论元,其所包含的各种成分,也都处于它们本来的位置。
  上面句子都属于同一种句法结构形式,我们暂把它们称为A组句式,即:
  V+(了)+数量+A+N括号表示“了”或有或无,其中,作为结构核心的“V+了”表示某种动态性,那么它所赋予和制约的客体论元角色,也必定具有动态性的语义特征。(3)(4)句没有“了”,相应地,它所赋予并制约的客体论元角色也必须不具有动态性。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