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报道语体与艺术语体中特指问的差异

作者:李小凤 曾毅平




  提要文章主要从话语主体类型、问句功能、答句、疑问代词、句末语气词等方面考察报道语体与艺术语体中的特指问句,对它们在两种语体中的差异进行较为细致地描写与解释。
  关键词 报道语体 艺术语体 特指问 差异
  
  1 引言
  
  将疑问句置于语体中作量化研究,考察其语体差异,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曾毅平、李小凤,2006)本文试就报道语体与艺术语体特指问的差异进行考察。报道语体是新闻工作者通过媒体向,大众传播新闻消息的一种语体。(王德春、陈瑞端,2000:212)艺术语体是在文学创作的语境类型中,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同前:72)。报道语体与艺术语体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因此,考察两种语体特指问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必要和可能。
  特指问句是一种常见的疑问句式,它在报道语体与艺术语体中都经常出现,本文主要从特指问句出现频率、话语主体类型、功能、答句、疑问代词与语气词的使用方面进行描写,并对其差异性作出初步的解释。我们先建立一个近200万字的语料库,对之进行封闭式考察,下表是语料收集情况:
  
  2 差异考察
  
  通过对两种语体中特指问句出现频率(特指问句与疑问句之比)的统计,得出特指问句在两种语体中的出现频率相当,在报道语体中占21.6%,在艺术语体中占34%。但在话语主体类型、功能、答句、疑问代词与语气词的使用方面有较大差异。
  
  
  2.1话语主体类型考察
  话语主体类型共有对话、独白、引用三种。对话、独自是指无虚拟话语主体出现时,根据现场话语主体的单复数而分出的类,现场话语主体是复数时就是对话,现场话语主体是单数时就是独自。引用是指有虚拟话语主体出现的情况,即引用名人名言或是他人话语,其中名人或他人就是虚拟主体。特指问句的话语主体类型在两种语体中有一定差异,具体数据见下表(表中数据“/”号前为句数,后为百分比。下同):
  表2数据得出,报道语体中的特指问都处于对话或引用中,艺术语体中的特指问既处于对话和引用中,还处于独白中。如:
  (1)“你感觉航天食品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王光荣《杨利伟与家人深情交谈》,《光明日报》03年10月16日)
  (2)有人问:“最近农副产品价格有些上涨,群众担心物价不稳,请问刘书记有何看法?”
  刘积福说:“农副产品涨价是群众最为关注也是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物价上涨……”(胡晓军《市委书记与社区主任的对话》,《光明日报》03年11月30日)
  (3)汪东兴说:“你往哪儿呀?”
  韩起祥说:“我洗洗脸。”(贾平凹《艺术家韩起祥》,《当代》03年第3期)
  (4)“……当时,我就说你们今天组织起来。明天就要闹小团体,就要闹矛盾……时过两年,现在这个团体,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样质问后,他开始历数明瓦廊的幼稚、冒失、文牍习气、官僚作派、倾轧苗头。(丁三《蓝衣社碎片》,《当代》03年第3期)
  
  (5)后来人常常不理解,人称吴太史的这样一位文学大师,睿智学者,聪明透顶的人,身受前朝重恩,多蒙故主眷顾,为什么不能像顾炎武、黄宗羲那样埋名隐居,坚拒不就?为什么不能像陈子龙、夏完淳那样宁死不降,舍身成仁?最不济,也可以学王夫之那样,作《惜发赋》,存明代衣冠,逃到湘西大山里潜心读书。(李国文《“浮生所欠只一死”——吴梅村之悔》,《作家》03年第1期)例(1)、(2)中的问句分别处于对话、引用中。例(3)、(4)、(5)中的问句分别处于对话、引用、独自中。造成话语主体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特指问在两种语体中的功能差异以及报道语体与艺术语体基本特点的不同。报道语体是新闻工作者通过媒体向大众传播新闻消息的一种语体,它的基本特点是写作者将新近发生的事以最快的方式传播给受众,一般不发表写作者个人疑问,所以真性问一般只出现在对话或引用中,而不出现在独自中。特指问在报道语体中是真性问,因而一般只出现在对话或引用中。艺术语体是在文学创作的语境类型中,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其言语主体不是客观事实的记录者,而是艺术形象的创造者,而特指问在艺术语体中的功能也比较自由,可以是真性问,也可以是假性问,因而特指问出现的话语主体类型比较自由。特指问在两种语体中的功能为何会有差异。下文将作详尽分析。
  
  2.2问句功能类型考察
  特指问句的功能类型在两种语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具体数据见下表:
  从表3可得出结论:报道语体中的特指问都是真性问,艺术语体中的特指问有真性问,也有假性问。其中真性问是指发问的目的是为了求取信息的问句;假性问是指发问的目的是为了给予信息的问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特指问在两种语体中的交际目的有所不同。
  在报道语体中,要么是为如实记录现场新闻人物对话,以一种照直录入的方式来报道新闻事实,如例(1),就是出现在《杨利伟与家人深情交谈》这一篇简讯里,全文以记录杨利伟升空时与家人对话为主,真实、客观地记录杨利伟升空时的部分细节。要么是有挑选性地直接或间接引用人物对话,来展现新闻事实,如例(2),就是直接引用某社区主任与市委书记刘积福有代表性的对话,来展现这样一个新闻事实:一个冬日下午,69位社区主任与九江市委书记刘积福在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委的一间会议室里展开一场气氛融洽的对话。总之,特指问的出现是为了记录新闻事实,由于新闻报道要求简洁,同时报道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不是陈年旧事、生活琐事、日常闲聊,因而一方面,新闻事实具有庄重性,决定了特指问的使用一般是有问题要问。另一方面,新闻写作具有简洁性,它可能会在记录时只挑选那些有问题要问的问句,而对于个别玩笑或调侃之语一般不作记录。所以报道语体中的特指问都是真性问。
  而在艺术语体中,由于艺术语体的基本特点,写作者可以不受限制地发挥特指问的功能为我所用。所以特指问的出现,可以是真有问题要问,通过一问一答,推进情节的发展,也可以是以问句的形式表达情感或观点,从而展开故事情节,展现人物心理。如:
  (6)有一次几乎成功了,他趁警察盘查另一辆三轮车的空当溜进了仓库,刚从乱七八糟的车子堆里找到他的破三轮,还没来得及拽出来,就听到警察对他大喊:
  “你,就你,干什么的?”
  他慌忙撤回手,装作找东西的样子,对向仓库跑来的警察说:“我找我的打火机。”
  “打火机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我走路时扔着玩,不小心扔到这里了。”(徐则臣《啊,北京》,《人民文学》04年第4期)
  (7)那老汉还要打,幸好花花她妈从隔壁跑过来拉住了老汉。老汉把扁担扔在地上,踩脚道,你做女娃子叫我们操心,嫁了人还要叫我们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