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语言的描写与解释
作者:李佳樑 刘娅琼
出席会议的国内外代表达110余人,提交学术论文60篇,宣读论文49篇。列席旁听人员50余人。此外,会议收到因故不能与会的学者寄来的书面发言及纪念短文6篇。
为期两天的会议,分为开幕式及主题报告、小组讨论、主题报告及闭幕式等三大部分。
开幕式由复旦大学游汝杰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桑玉成教授、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方晶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代表学校和院系,高度赞扬了胡裕树先生为学科建设、院系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桑玉成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胡先生奠定了复旦大学语言学科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也为中国语言学事业做出了学术界公认的贡献。陈思和教授回顾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胡裕树先生带领中文系师生拨乱反正走上学术的康庄大道的历程,他强调胡裕树先生的学术贡献已经融入中文系的学术传统当中,我们会将老一辈的敬业精神、学术思想代代传承下去。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在题为《黄山之松英气常青》的书面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胡裕树先生在50年代的词类大讨论、60年代运用结构主义理论进行教材编写、80年代提出“三个平面”理论等方面的颇具影响的学术贡献。他还指出胡裕树先生翩翩儒雅,胸容百川,务实求真,诲人不倦,学术上重学而不贱术,学洋而不弃土,是后来者为人为学之典范。
作为与胡裕树先生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友谊的老朋友,上海师范大学89岁高龄的张斌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把胡先生概括为自己的“三友”:既是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道路上志同道合的执友,又是生活中无所不谈的挚友,还是孔子说的具有“直”——为人正直、“谅”——值得信赖,以及“多闻”——学识丰富这三种可贵品质的益友,他情真意切地说“平生能有这样一位朋友,我感到很荣幸”。
其他国内外同行也在开幕式上表达了他们对胡裕树先生的缅怀之情。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回顾了与胡裕树先生的交往,高度评价胡先生在为学、为教、为人上堪称真学者:他在治学上严谨求实、锐意创新,既重视语言事实,又重视理论创新,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不少新的建树;在育人上循循善诱、矢志不渝,从教五十年,对学生既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语言学队伍中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在为人上,对同行学者尊重谦虚,对后学平易近人、关怀备至,“他将永远是我们后辈学者的楷模”。马庆株先生回忆了与胡裕树先生相识交往的往事,高度评价了胡先生为人为学的崇高风范。韩国中国言语学会会长、高丽大学教授崔圭钵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他本人受到的胡裕树先生的启发和熏陶,强调了胡先生的学术成就对韩国中国语言学界的极大影响,指出召开这次学术研讨会是对胡先生最好的纪念和最高的敬意。
南昌大学陆丙甫教授是胡裕树先生在十年动乱结束后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之一。作为学生代表,陆教授深切缅怀了胡先生开放民主的学术思想、团队合作的成功示范以及对学生们悉心的引导和帮助,指出今天复旦的语言学者能在学科领域产生很大影响,不能不感谢胡先生的辛勤栽培。他还强调:“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语言的描写与解释’,这就表示我们要坚持胡先生描写与解释并重的研究方向,继承胡先生敢于和勇于进行理论探索的精神,决不辜负胡先生对我们的厚望和重托,这将是对胡先生最好的纪念。”
开幕式最后还播放了胡裕树先生在不同时期的教学、工作、生活中的影像资料。
7月15日上午和16日下午,张斌、陆俭明、屈承熹、杨宁、陆丙甫、邵敬敏、马庆株、潘海华等教授先后在大会上做了主题报告,沈家煊先生也专程为大会发来了书面报告,分别从节奏、构式、语法和语用、方言对比、类型学、结构重组、主体化多元化、无定名词主语的语义解释、一般和特殊等不同方面呈现了学者们各自的研究旨趣和独到的研究成果。
张斌先生从信息论的角度考察言语识别过程和言语理解过程,并运用节奏感的相关理论解释了一些语言形式的选择问题。沈家煊先生通过大量语料证明语法研究要区分一般与特殊。陆俭明先生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谈起,总结该理论对汉语研究的价值,提出“构式是人类的认知域所形成的意象在语言当中的投射”,并针对“构式具有多义性”这一认识误区,论述了构式与句式的区别。屈承熹先生通过考察封闭语料中“嘛”的表现,证明“嘛”的基本功能是“提顿”和表示“情态”,这两种基本功能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表现。杨宁先生对比考察了北京话和上海话的“处置式”,探讨了各自包含的多种构式的多义范畴。陆丙甫先生通过一系列个案分析阐明当代类型学是功能学派中描写形式化程度最高、最有系统性的一个学派。邵敬敏先生通过一些个案分析,提出运用“打包理论”等来简化对一些语言结构的分析。潘海华先生运用形式语义学的理论方法寻求对汉语无定名词充当主语的解释,并考察了该现象的允准条件。
在两个半天的分组讨论中,学者们各抒己见,研究的内容丰富多样。这些报告分析细致,讨论深入,力求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探求解释,反映出当前“语言的描写与解释”在汉语研究中的多样性理解。
陈昌来先生考察了由代动词“来”构成的述宾结构,并从认知角度进行了解释。高桥弥守彦先生分析了“下来、下去”与空间词的关系。梁银峰先生利用大量历时语料探讨了现代汉语“X来”式合成词的词汇化过程及其机制。卢英顺先生探讨了“回”类趋向动词的句法和语义特点,并试图做出认知等方面的解释。储泽祥先生以“事物首现”为视点,探讨“他不小心把一个杯子打破了”这类无定式把字句的存在理据。戴耀晶先生从“宾补争动”等现象谈起,讨论了一系列句法组块与语义邻接所带来的问题。黄锦章先生论述了先秦汉语中“以”表“处置”的语法化过程。温锁林、王从华先生对“并”类语气副词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其表义上的共性与个性,并对语气副词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萧国政先生运用“三个世界”的语法理论,分析了“他的老师当得好”的句式、句位和特定息构。张谊生先生考察了网络新词“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汉语粘着语素的自由化问题。
刘大为先生从外部动词、意象动词、言说动词的分类出发,认为通常所说的元话语标记语内部存在元语义标记语与元话语标记语的对立,并以此为据尝试为语篇的结构分析提供新的切入角度。邢欣先生在报告中探讨了问答中元话语衔接语的新的分类及其形式标记、衔接方式、语用功能和形成机制等。高顺全先生认为“王冕死了父亲”这类句子生成的机制是泛化、模仿和类推,动因是焦点化。金立鑫先生讨论了汉语动词的“行为类型”,指出行为类型可解释某些句式之间的区别以及某些体助词使用的条件。左思民先生探讨了“级差序列与语用推理”。刘承峰先生从“体”标记、“时”标记、假设标记和话题标记等四个层面描写了利津方言中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