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三
作者:张春泉
这属于认知语境的范畴,评改者改动的动因仍然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又如:
原文:“群芳谱”上就有“番柿”的记载。
朱德熙(1999:250—25 1)认为,“《群芳谱》这部书一般人不见得知道,最好简单介绍一下。引号应改为书名号(《》)。此外,‘番柿’是‘番茄’的古名,也应该加以说明。根据以上所说,我们把这一句改为:‘明代一部讲种植知识的书《群芳谱》上就有关于番茄的记载,当时叫作‘番柿’。”本例关于“群芳谱”和“番柿”的知识,是主体因素,属于认知语境。再如:
原文:四千多年以前人们就食用它,所以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对它就很熟悉。人们栽培胡萝卜那应是更久以前的事了。
朱德熙(1999:259)指出,“原文先说罗马,后说希腊,按照历史顺序,应该先说希腊,后说罗马。罗马早已灭亡了,说‘罗马’,总是指古罗马。‘罗马’之前不一定要加‘古’字。‘希腊’前边不加‘古’字,便可能跟现代希腊相混。根据以上所说,原文‘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应改为‘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古”与不同的直接成分组合,势必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原文的改动诉诸历史知识(如对“历史顺序”的了解),是认知语境影响话语理解的又一个显例。
4 基于推理的话语理解过程
这里所说的“推理”主要是指修辞推理。修辞推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一种言语博弈过程。诚如朱先生(1999:45)所言,“要设想作者和读者是处于敌对的地位的,作者任何一点破绽都会引起读者的责难,所以写文章必须周密,准确,无懈可击。”与其说“周密,准确,无懈可击”是对作者表达的要求,不如说是对读者歧解的“抵制”。
朱文《评改》描述了基于修辞推理的话语理解过程,值得玩味。例如:
原文:一般认为番茄是有毒的植物,但是西班牙人把它的果实加辣椒、大蒜和牛油作菜吃,而葡萄牙人和波希米亚人甚至用它的果实作调味汁。
朱德熙(1999:249)评改道:“作者的意思可能是说葡萄牙人不仅用番茄作菜吃,而且还用来调味。如果是这个意思(引文内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那就可以把原文的‘甚至’换成‘还’字。‘作调味汁’的‘作’字,可以解释为‘当作’,也可以解释为‘做成’。如果是前一种意思,应该说:‘用番茄汁来调味’,如果是后一种意思,就得说:‘把番茄做成调味汁’。”显然,这里“作者的意思可能是”、“如果是这个意思”、“如果是前一种意思”、“如果是后一种意思”即是对于作者原意的揣摩推测。再如:
原文:不过烫久了就会变酸,这是因为果实中起缓冲作用的蛋白质受到破坏,酸味就显出来了。朱德熙(199:253)认为,“‘缓冲作用’指什么不明确。揣摩作者的意思,似乎是说番茄里所含的蛋白质原来可以抵消一部分酸味,用开水烫过之后,蛋白质受到破坏,酸味就显示出来了。如果我们猜得不错,这一句可以改为‘这是因为本来可以抵消一部分酸味的蛋白质受到破坏的缘故。”“揣摩作者的意思”在这里是一种推理,在这种推理过程中实现了对原文“所指”的理解。又如:
原文:番茄果实中还含有适量的助消化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与一定的糖类,使吃的时候酸甜适口。
朱德熙(1999:252)认为,“前边说‘含有助消化的苹果酸……’,后边说‘吃的时候酸甜适口’,好像‘酸甜适口’跟‘助消化’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似的,其实作者并没有这个意思。”这番评改运用了“好像”、“其实作者并没有这个意思”等凸显评改者的推测理解过程。这里使用了“好像”表示揣度的语气副词“好像”。元语言中“好像”的使用在此是一种揣测,对于原文口气的推测更是推测的推测。例如:
原文:每一市斤胡萝卜中,含胡萝卜素是1.2-1.8毫克。就是按照近来营养学家的说法,在人体内只有半数的胡萝卜素可以被吸收利用的话,那么取食二两鲜胡萝卜(以每市斤含胡萝卜素1.8毫克计,就可以转变成整三千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甲。
朱德熙(1999:262)认为,“用了‘就是……的话’,这一句就含有对这种说法不十分相信的意味。删去‘就是’和‘的话’。”“……意思要周密一些。因为言外之意是……”本例“意味”、“周密”、“言外之意”即基于推理的话语理解的“关键词”。
以上所述之话语感知和话语理解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它们只是在某一方面有所倚重而已,都是修辞心理过程,均为修辞过程。修辞过程是话语建构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以建构或生成有效话语为指归的一种广义对话过程。(张春泉,2007:290)这里“人与人”可以是“原作时的修辞主体自己”与“修改时的修辞主体自己”。
以较为典型的元语言为语料,结合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个案考察修辞心理过程,符合修辞学的学科性质,“修辞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确实是这样。修辞学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比起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来,难度要大得多。因为它要调动的知识,不只是某一分支学科领域内的,而涉及语言学、美学、文学、心理学等等。”(陆俭明,2008:5)修辞心理是修辞话语生成或建构的重要动因,修辞心理过程的个案分析将有助于深入探索修辞理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