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话唐僧(1)



  《西游记》小说中主人公唐僧,并非纯系虚构出来的人物,而是有真实的历史依据。
  玄奘法师(602~664年)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祖籍为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父亲陈慧,“英杰有雅操,早通经术”。玄奘为其“第四子”,“幼而珪璋特达,聪悟不群”。玄奘的二哥长捷,隋大业中“先出家,住东都净土寺”,是位笃学僧人。玄奘受其影响,约于大业十一年(615年)十三岁时也出家,与长捷同住净土寺。不久“隋氏失御,天下沸腾”,玄奘与兄长捷商量,同去长安。到长安后发现,唐初“国基草创,兵甲尚兴,孙、吴之术斯为急务,孔、释之道有所未遑”,在失望的情绪中,兄弟二人赴蜀,暂住成都空慧寺,并闻名蜀郡。玄奘“年满二十,即以武德五年(622年)于成都受具”。后来,玄奘独自与商人结伴,离开蜀郡到荆州天皇寺,不久“到赵州,谒深法师学《成实论》。又入长安,止大觉寺,就岳法师学《俱舍论》。皆一遍而尽其旨,经目而记于心,虽宿学耆年不能出也”,因之“誉满京邑”,被称之为“释门千里之驹”。(《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虽博涉经论,穷究奥理,仍感到各擅宗途,说法不一,不能明了内在联系。又受到新来的印度学者明友(波颇蜜多罗)的启发,获悉在印度最高佛学学府那烂陀寺,有高僧戒贤大师讲《瑜伽师地论》,遂以求实的精神,“誓游西方以问惑”。
  
  冒险西行
  玄奘在贞观三年(629年)联合一些僧人上表朝廷,奏请至西方“遵求遗法”,因唐太宗崇尚道教以自炫家世,故未被允纳。诸僧皆退,玄奘于这年八月单独上路,至凉州,被都督李大亮奉旨“逼还京”。于是,玄奘决定私越国境,此举得到河西释门领袖惠威法师赞助,并密遣二门人惠琳、道整“窃送向西”。玄奘“不敢公出,乃昼伏夜行”至瓜州。这时,道整已“先向敦煌”,惠琳又“不堪远涉”,遂“放还”而独行。越境前,玄奘遇名叫石槃陀的胡人,“此胡即请受戒,乃为授五戒”。玄奘“见其明健,貌又恭肃”,就告之西行求法事,并托石槃陀买了马。第二天黄昏,“彼胡更与一胡老翁乘一瘦老赤马相逐而至”,言老马识途,与玄奘换马。玄奘换马后,与一少年胡人连夜出发,三更时行至玉门关附近“下褥而眠”。少胡起异心,“拔刀而起,徐向法师”,几乎下毒手。天明时又对玄奘一再威吓,玄奘“与马一匹,劳谢而别。自是孑然孤游沙漠矣”。玄奘走了八十余里,见第一烽。玄奘在夜色降临后偷渡,“有一箭飒来,几中于膝”。幸亏守卫第一烽校尉王祥信佛,第四烽火台官吏王伯陇是王祥“宗骨”之亲,在他们帮助下,玄奘比较顺利地通过了第一、二、三、四道烽火台。因第五道烽火台官吏不便疏通,他们就指引玄奘从野马泉越过国境。不料,“觅野马泉不得”,“失道”,玄奘被困在茫茫流沙之中:
  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則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但苦水尽,渴不能前。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
  由于玄奘求法心坚,艰难行进,终发现青草和水池,使“身命重全,人马俱得苏息”。玄奘在草池边停息两日后,“方出流沙到伊吾”。玄奘被高昌国国王麹文泰好意扣留,以致通过绝食斗争才获释。临行时,麹文泰与玄奘“约为兄弟”。麹文泰“为法师度四沙弥以充给侍”,赠“法服三十具”,赠“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及绢等五百匹,充法师往返二十年所用之资。给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此后,玄奘持麹文泰给沿途二十四国国王的书信,以高昌王御弟的身份,在叶护可汗的保护之下,成了历史上最阔气的留学生,沿路访名僧求法,历经西域十六国,前后四年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