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来了什么,就做什么



  唐僧说:“经理除非能够毅然改变生活和工作的现实,否则将被迫忙于日常琐碎的事情。”
  两个人叫的菜上来了,唐僧吃了几口菜,接着说,在美国,经理对整天忙碌的这种抱怨声非常普遍。公司的总经理或其他高级职员所负的责任是“综理全局”,照理说他应该将他的时间花在这一方面,但他仍免不了要兼管市场行销,或者兼管工厂厂务。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有人说是因为美国的经理通常是从某一专业部门提升上来的缘故。因此他们虽然升上了高层职位,但他们未能改变一辈子养成的工作习惯。可是在人事升迁阶梯大不相同的别的国家,竟也有同样的抱怨声。以若干欧洲国家来说,升任高层管理的人士,大多是具有多方面经验的总管理处的干部。但是在德国、瑞典、荷兰等国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士,也与美国同行一样,说他们有太多的日常琐碎事情需要花时间、精力去处理。进而言之,这现象并不以高阶层为限。公司内几乎每一位经理,都有同样的困扰。这样看起来,就很难说是由于经理的出身之所致,也很难说是由于经理个人的偏爱,其中必另有缘故。
  问题的症结,乃在于经理周围的现实。除非他们能够毅然改变现实,否则那些日常的琐碎事务便将主宰他们的关心事项和行动。
  唐僧解释说,“来了什么,就做什么”,这对执业医生是适当的。病人来了,医生问:“你什么地方不舒服?”医生期望病人能告诉他有关的事实。病人说:“我睡不好,失眠已经三个星期了。”病人的这句话,正是告诉了医生什么是“优先”的问题。纵然在经过检查后,医生发现病人的失眠不过是一项不重要的病症,病人尚另有更严重的病情,但是,他还是会设法使病人先有几晚安稳的睡眠。
  然而,作为一位经理,却无法从表象上获得情报,更无从了解真正的问题之所在。医生之于病人,病人的诉求便是重心,因为病人认为那是重心,所以需要医生优先对待。而一位经理所关切的,却是更为复杂的世界。表象的本身,不能告诉他什么表象是重要的,什么表象是不重要的。表象的本身甚至不能算是某件事情的征候,不能像病人的诉求一样提供较有价值的线索。
  经理如果采取“来了什么,就做什么”的态度,那他不久就会陷入于应付的境地。也许他具有了不起的干才,足以应付得了,然而实际上他却是在浪费他的知识和能力,而把可能达成的效率撇开了。经理需要的是一套判断标准,使他能够据以针对真正重要的事项去工作。但遗憾的是,在日常繁杂的事务中,却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标准。
  听了唐僧的劝阻,白龙马认真检讨了自己的日常行为,很快把自己从没完没了的琐事中摆脱了出来,他的业余时间多了,精力也非常旺盛。但是,他的飞扬的神采带了没有几天,就出现了愁云。公司最近的效益似乎不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