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纵向探究 横向拓展 超越文本
作者:金婉贞
一、立足文本,纵向探究,挖掘超文本源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接受、赏析文本所既定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让学生以作品为凭借,开展自由感悟,激活生命体验,引导敏于发现,鼓励质疑批判,在学生头脑中产生较原作有所变异,有所提升的“第二文本”。
(一)在多元鉴赏文学形象中“超文本”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免要对作品进行鉴别和欣赏,即学生以课文提供的形象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进行阅读的再创造。由于鉴赏性阅读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学生总是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兴趣爱好来评价赏析。因此,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往往会产生不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学生的这种极具个性的评价和赏析,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产生出“超文本”的效果。
如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形象的语言来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能力。如《惊弓之鸟》一课,课文最后一节更羸对魏王说的话,说明了能射下大雁的原因。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对更羸的这个文学形象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大部分是对更羸的认可和赞扬,但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感受:“我觉得更羸的所作所为不值得称赞,因为他缺少人道主义。他明明知道那只受伤的鸟不能再受惊吓了,但为了在国王面前显示自己的高明,又故意拉动弓弦,使那只可怜的鸟又一次遭受精神上的打击,摔落在地上。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更羸未免太残酷无情了。”这样的感受课文上是没有的,但他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且言之有理,就值得充分肯定。
另外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在品味人物动作和体会人物神态时多元鉴赏。
(二)在大胆批判作品微瑕处“超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是教师实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凭借,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见的,所以我们在遵循这种高效的阅读教学规律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对课文的不懂处大胆的质疑,对课文的瑕疵处大胆的批判,就必然会祈祷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效果,使阅读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不符时引导学生提出批判。
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出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它是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进行评判教材。它有利于学生不迷信教材,批判性地学习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课文的不足。如学完《草原》后,学生提出:作者表现了草原人民好客,但只选择了大人,代表的面不广,应增加孩子们的活动。当然,学生的批判可能还很稚嫩,但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应先给予赞赏,再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形成争论。只有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才能形成深刻的体验。
其次,在课文表达的形式逻辑有错误时,在认识图式去同化课文内容有偏差时,都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批判。提倡和引导学生有批判地读书,敢于向课文质疑,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是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在补充想像文本空白处“超文本”
文本作者的思想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示,也可以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这种空白有多种形式,“话到嘴边留三分”是空白;置疑不答、无可奉告是空白;主次有别,说这不说那也是空白……这些“空白”,或者是言外存意,让读者猜想;或者是言此意彼,让学生琢磨;或者是迂迴的反衬;或者是委婉的曲笔。把这些空白处择要地让学生凭借语境展开想像,进行填补,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丰富,又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
我们的文本言简意丰,许多地方欲言又止,引发悬念,令人深思。如在教学《忆铁人》这课时,当铁人激动地批评了保育室的阿姨时,“阿姨望着铁人,不做声,不辩解。”老师引导:难道阿姨真的不想辩解吗?不是的,他是想说的,可转念一想又不说了。那么此时,她是怎样想的?这样在文章,在人物的欲言又止处进行补充想像,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助于对文章的感悟。
还有些课文中的有些句子,似乎很平谈,但仔细琢磨起来,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简单而意义广大。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写到“天阴沉沉的”,看似非常平淡的开头,却有很大的想像的空间。可以引导学生明白这是气氛渲染的需要——天与人同悲;是中心挖掘的需要——人们爱戴周总理等。另外,许多人写文章,都喜欢采用“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法,如果教师能在这些略写的地方,恰当地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去思索,去想像,去补叙,去仿写。不仅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处于“愤”、“悱”的活跃状态,而且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的理解以及段落章节的把握。如《精彩的马戏》第五节写到“还有小狗做数学题,猴子骑车,马钻火圈,都挺有趣。”是一笔带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照前面三个节目进行仿说。
(四)在咀嚼品味文章亮点中“超文本”
在我们的文本中有许多亮点,如:巧妙独特的结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超别致的手法,精妙的字、词、句等,都值得我们去咀嚼品味。通过咀嚼品味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进而超越文本。
选入小学课本的大多是文质兼美、蕴意深邃、结构巧妙的文章。学生若能以自己新的创意去发展课文,就有可能去超越文本,产生新的效果。如《桂林山水》一课,写漓江水和桂林山美的段落结构非常巧妙,用了一组读来脍炙人口的排比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悟山水的美,再用自己的语言仿写山水的美。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咀嚼品味文章的美。
还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被文中高超别致的描写手法所吸引,他们在品味了作品中与众不同的描写手法后,很希望也能拥有这样的本领,因此,常常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再创造过程的同时也实现了“超文本”阅读。另外,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词句大多是经过反复斟酌、推敲的,有些用词是非常精妙的,经得起读者一而再,再而三的体味、品读,领会其蕴含的意思。
二、延伸文本,横向拓展,挖掘超文本源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如果漫无目的地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他们就显得无从下手,感到枯燥乏味,由于教师上课对课文的内容讲得较透彻、生动,那么学生对课文有关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延伸文本,横向拓展,超文本阅读”时,我准备以课文为引子,随机展开,指导阅读。
(一)在引进相关题材的文章时超文本
1.同题异文。“同题异文”即题材相同,文章不同。如好多作家都写了表达父爱的文章,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在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后,再补充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还播放了电视广告片《爸爸的爱》,让学生感受到了同样是父爱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强烈悲壮的父爱——深沉含蓄的父爱——恰似一股清泉的父爱。
2.异题异文。“异题异文”中的“异题”并不是题材不同,而是与所学的文章的主题中心“相反”的,而结构表现手法上都极相似的文章。如学了《燕子过海》,学生了解到燕子不怕辛苦,艰难飞过大海到达温暖的南方后,让学生阅读《懒惰的比目鱼》、又了解了懒惰是没有好结果的,这样更加深了对《燕子过海》这一主题的体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