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作者:毛春梅 陈家麟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知识:个人性与建构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实是认识者相互主观地建构出来的,它是认识者对事物的一种理解和诠释。认识过程无法使主体思想与外界客体相符合,理解也无法避免固有的“诠释学循环”。在课程实施中,师生所处的时代与文化脉络、家庭背景、已有经验以及他们对课程文本的先行判断与假设构成了理解的“前结构”。他们的诠释不仅起始于这一结构,其结论也蕴涵在这一结构之中,由此形成了一种循环。这意味着我们不仅永远不能摆脱我们的历史与文化情境,甚至也无法摆脱认识者自身的兴趣、经验与价值观的影响。它们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诠释性知识中。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富有浓郁的个人背景、经验以及境域色彩。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人的心理品质“形成”非“教成”,是基于一定的导引的自主生成、建构的过程。[4]传统学科课程的运作,是对业已设计好的“课程蓝图”展示的过程。课程实施者的职责就是忠实地执行已经制定好的课程计划,运作的程序是固定的,结果也在预料之中,整个过程是机械的、线性的。在后现代的视野中,强调学生自身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所具有的自组织特性,把学习看作是主体对自身的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主体的发展就体现在建构过程之中。因此,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可以事前借助于现存资源和答案进行“完备”的设计,教师也不能真正控制、左右课程的进程。课程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面临众多未知的、偶然的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当其进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时,也并不希望听命于某种固有的程序,只是期待着某种发现、感悟或是帮助,尽情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不仅在建构着课程,而且还会主动地改变着原有的课程方案。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生成(而非预成)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建构中不断诞生新的自我,课程的设计在自我的逐步生成过程中流动,自我的每一步新生都伴随着课程的不断设计、更新和扩展。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是师生和课程设计者的视界融合过程,是师生和文本的对话和课程意义的创造与生成过程,是师生精神相遇、经验共享的过程。师生在共享中相互造就,共同成长。换言之,只有时刻牢记面向教育情境、面向师生本身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宗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尊重人、关注人、增进人的心理成长,从而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价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增田,靳玉乐.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4,6.
  [2]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3]陈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教育评论,2005,1.
  [4]沈贵鹏.心理教育课程的理念——基于“文本”的解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