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对“有价值问题”的探讨

作者:朱庆飞




  [摘要]“基于问题”教学的关键是要有“有价值的问题”,本文从“有价值的问题是怎样的”、“有价值的问题从哪里来”、“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呈现”三个方面来探讨对“有价值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基于问题 有价值的问题
  
  所谓“基于问题”教学,实际上就是国外的“问题解决”教学。然而,“问题解决”是美国数学教育界80年代以来的主要口号。时间推演到今天,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计算器的引入课堂,使得我们能够改变片面强调计算技能的传统数学教育,从而真正集中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育的功能和目标来看,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从来就是数学教学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只是被用作数学知识教学的一种手段。“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则认为应把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新课程把“解决问题”作为目标中的一个具体要素,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解决问题”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培养的需要。再看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的现状,我们的学生比较适应用于特定问题的特定解法的“算法”学习,不像美国学生善于解决那种开放性的、含糊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并且需要更多创造性的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显然,“问题解决”对于我们的数学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申报了市级“双百”青年课题《小学数学“基于问题”学习主题构建的探索》。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对“基于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词典上对“问题”的解释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可见“问题”必须有一定的困难,没有任何困难的数学“问题”不成其为问题,而只是单纯的练习题目。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主要是指一种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非良构性的、非标准)或实际应用的问题。
  作为数学问题,都有三个基本成分:(1)给定:一组给定的信息,即关于问题的一系列描述。(2)目标:问题要求的或结尾的状态,解决问题就是要把问题已经给定的状态转换到目标状态。(3)障碍:思维者无法立即找到正确答案,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改变给定的状态,逐步达到目标状态。
  基于上述认识,那么,作为“基于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应该是怎样的,从何而来,又怎样去呈现呢?
  
  (一)有价值的问题是怎样的
  
  “基于问题”教学是围绕“问题”的设计与解决来展开教学的,因此,作为“基于问题”教学,首先要有有价值的问题。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呢?通过研究实践,我们逐步认识到有价值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挑战性和思考性、目的性和针对性,还要有迁移性。
  1.现实性和趣味性。数学问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取,把具体情景数学化,进而再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问题的距离,真正引起学生探求的愿望。如三年级《基本数量关系》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的问题是:春天到了,组织同学们去春游,应该准备哪些物品呢?结合小组的人数和每个成员的实际情况,确定购买物品的数量。按照大家的方案去购买,需要多少钱呢? 这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活动,他们从自己和本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投入到问题的情景中去。在设计购买物品的数量、计算购买物品的钱数时,他们认识了“单价、数量、总价”,进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问题。
  好的数学问题可以感染和打动学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情趣置于问题之中,迎合学生新奇、好玩的个性心理。如在进行《长正方形周长》教学时,为了巩固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周长的计算方法,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明围着半个篮球场,跑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你知道小明是怎样跑的吗?跑了多少米?看到这个问题,学生马上产生了疑问:小明到底是怎样跑的呢?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他们在印有篮球场的图纸上一边画一边算,直到寻求到问题的最终结果。
  2.挑战性和思考性。学生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出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但又必须“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到的问题,使学生有调动自己储备“技能”的愿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锻炼自己“意志”的体验。例如在三年级《数量关系练习课》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乐凯胶卷举行促销活动,“买二赠一,买三赠二”。怎样购买胶卷更合算呢?面对刚刚学习的“商品中的数量关系”,学生有一种愿望,他们想试一试我学的知识能用吗?我能成为“购物小行家”吗?到底怎样买才真的“占便宜”呢?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需要一定时间的思考。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份恰当的,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素材。
  3.目的性和针对性。问题解决的学习,是以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为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在问题获得解决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素质。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明确培养目标和训练方向的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六年级《平面图形练习课》上设计的问题是:(1)用100米的篱笆,围一个面积不小于600平方米的羊圈,可以怎样围?你发现了什么?(2)用20米的护栏,“借墙”围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种植园,你想怎样围?你发现了什么?(3)前后两次发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问题一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周长与面积的关系。问题二的目的在于,诱导学生沿用刚刚研究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解决新问题,从中制造出认识上的矛盾,激发出学生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认识上、知识上、技能上、思维上、情感上的更高目标。
  4.迁移性。古人把“迁移”说成是“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是,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又能触类旁通,应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因此,所解决的“问题”仅仅是例子而已,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如教学“9加几的加法”,师生以计算“盒子里有9只杯子,盒子外有3只杯子,一共有几只杯子?”为原型,经过操作、观察、分析和综合、概括,得出了如右图的数学模型:
  然后引导学生反思,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思维过程,即“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加1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当学生领悟了这种“凑十法”的思维模型后,就可以迁移到“8加几”、“7加几”,大大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当然,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有迁移性,文中所举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如乐凯胶卷举行促销活动“买二赠一,买三赠二”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就能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二)有价值的问题从哪里来
  
  我们首先解决了怎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接着,我们按照所认识的有价值问题的标准,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可以从何而来。我们主要尝试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炼有价值的问题。
  
  1.活化教材中的主题图。
  如教学《元、角、分的简单计算》时,教师根据教材主题图进行生活化、动态化处理,用多媒体演示超市的内、外景,然后用特写显示文具盒、橡皮的价格标签(文具盒8.00元橡皮0.50元),创设学生购物的情境。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对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其实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加上教师一旁的指导,就能更充分、更形象地认识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把他们认识的基础有意识地向更高层次延伸,“如果我带了10元,想买一个文具盒,售货员阿姨还应找我多少钱?”或“如果我只带了5元钱,想买文具盒,够吗?不够的话还缺多少?”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缺乏,从而促使他们进入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