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顽皮的教育与教育的灵感

作者:林高明




  翻开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如同仰聆一阙又一阙的课堂教学的乐章,回环复沓,旋绕于心。许多平日里久久无以参透的教育教学问题,总是不经意间,沿着他的思想的辙痕找到了一种更为开阔的理路。被不断充实的内心,隐隐有了直面课堂的更大的勇气与信念——将教育创造的灵感如闪电般放射于你的眉睫之前。
  
  一、童心的铃铛
  
  当看到了“顽皮——童年的智慧”这句话时,让我惊异得叫起来。随之,心中涌现出了许多好学生的形象:乖巧听话,规规矩矩。他们追随着教师亦步亦趋,总是按教师指定的轨道不偏不离地行进。许多教师心中的好学生就是这样温温顺顺、文文静静,不惹事生非,不横生枝节,不特立独行……阿莫纳什维利遇到了一个学生叫列里的,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很长时间里,始终是班上最文静和最听话的女同学”。我们如果遇上这样的孩子,心里会暗自庆幸,且会经常作为教育全班的典范来表扬。
  然而,著名的教育家是这么思考的:一个孩子不会顽皮,这就意味着,他丧失了某种东西,他内在的某种重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显露和发展。这种重要的东西沉睡着,如果他的整个童年都是这样度过的,要知道,在今后,任何力量都不能唤醒这沉睡的东西!于是,他追问列里的父母说,干吗不让他们的女儿顽皮呢?并且直截了当地指导其父亲要学学跟女儿一起顽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列里开始像大家一样欢蹦乱跳,大声嚷嚷——顽皮喜人!她成为了乐观愉快和顽皮的人。在阿莫纳什维利看来,顽皮是儿童成长的四种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被唤醒的顽皮可以恢复人内心的一切。顽皮——这就是生活本身,是乐观主义和幸福信念的体现。”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伟大的教师要变成儿童!阿莫纳什维利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是抱着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度过童年的信仰,所以他认为“与自己的学生一起重温自己已逝失的童年——这是在教师生活中可以被允许的惟一的奢望。”于是,他和三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加入了少先队,一起与辅导员及所有的少先队员参加一切中队活动如野营活动、营火晚会等等。童心的复苏是教育教学灵感的最为纯正的源泉。在这种理解的基石上,他通过三条原则来构建自己的教育活动:一是爱儿童;二是使儿童的生活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三是把儿童看做是童年生活中的自我。
  在教育教学中,阿莫纳什维利潜入了自己与孩子们的童年。他可以聆听与阅读来自童年的另一个不为成人所知的侧面。在一次教师分析会上,学生阿米兰与他的爸爸也出席了这次会议。阿米兰受到了许多教师的斥责,指责他在课间休息时扰乱了走廊里的秩序,由于他的过错,导致了一名十年级的男生的嘴唇破裂,引起了该生家长的不满。由于阿米兰无视对他的训斥和指责(他既不脸红,也不请求宽恕,而是高傲地站着),拒不回答接连问了他10遍的问题(他为什么要挑起这次打架事件)。教师们都得出结论,认为他是个粗暴无礼、无忌惮和不守纪律的学生。并一致决定降低阿米兰的操行分数。阿莫纳什维利读出了事件与阿米兰沉默背后的隐情——原来,一名十年级的男学生给五年级的女生下绊子,女生摔倒了,哭着爬起来,而这位男生得意忘形地哈哈哈大笑,阿米兰用强壮有力的手掌惩治了这个男生。了解这件事后,阿莫纳什维利力排众议,请“争勇斗狠”的阿米兰来担任他们三年级中队的辅导员。在阿米兰热心与聪慧的策划下,少先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真正让儿童热爱和善于幻想。他认为每一个儿童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神奇的铃铛,这铃铛能唤醒生命的活力。他深情呼唤道:“我需要这样的教育学,用高尔基的话来说,就是为了探察儿童的心灵,发现藏匿在他心灵深处某个角落里的神奇的铃铛,然后小心谨慎地去触动这个铃铛,从而使儿童内心所具有的一切最美好的东西能显示出来。”
  
  二、课堂的颂歌
  
  扪心叩问我们在教育教学生涯中经历过的成千上百节的课堂,在日渐模糊、日渐弥散的记忆中,留下多少生动、活润的场景?留下多少可为人生供给生命的汁液的故事和情节?留下多少能让自己不断温习不忍忘怀的细节与情绪?许多教育专家学者及教师在絮絮唠唠地述说着关于课堂生活的人生意义时,我们满怀希望地回顾我们的现实的课堂,然而,所获得的是抑止不住的失望。我们的课堂,它不是一溪清明、欢快、朗畅的活水,更多的是沉积着压抑、烦闷、痛苦的浊水;我们的课堂,它不是鲜美、芳芬、娇艳的花朵,更多的是一种干枯、萎谢、发霉的陈叶……课堂的理想唯一的作用是用于嘲弄现实课堂,让现实课堂陷于更尴尬的境地。
  平心而论,很多课堂对于学生意味着是一种漫长乏味地等待铃声的开始与结束;对于教师意味着是一种重复单调的功课与折磨——我们梦寐以求的课堂的妙境是:课堂教学,不是单调重复的操作,也不是艰苦乏味的劳作,而是充满激情的创作!
  每当建议孩子们做某种创造性的或复杂的独立作业(无论是自由题作文、写“小书”,还是解答数学习题)时,阿莫纳什维利都要像一名学生一样,坐到学生课桌的座位上去,完成与自己的学生正在做的同样的那种作业。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与学生合作和理解他们的方法。与孩子们一起同样体验独立思考的艰辛和创造激情的快乐。他甚至坚信“在这时,我的思维进程,我的点点滴滴的创造的闪现将蔓延到整个寂静无声的教室,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激起他们的创造才能。”教师的作业成了学生想要与之对比的标准:阿莫纳什维利从来没有一味地将自己的作业都做得完美无缺,有时将作业做得很一般,有时做得很差,有时做得很好……把自己化身为一名正在学习的学生,而不是全才全能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教师。全班同学在这种作业的对比中获得了自我评价能力与自信心,同时,师生间的沟通更融洽、更亲密,更易于走向相互开放性的理解。
  他曾经有一天把全班同学(三年级)分为四组,每组9个人,让他们分别去六年级、七年级的几个班上去听课。事先他曾与这些班级的教师与学生商谈过,让他们给三年级的同学显示,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是多么有趣与繁重……阿莫纳什维利在黑板上写下一道习题,很严肃地对学生们说,给你们10分钟的时间解答这道习题!学生们谁也没检查这道习题的已知条件正确与否就着手做起来。结果习题解答不了,求不出得数。大家都心慌意乱,焦急不安。整堂课大家都在枉费精力。在课快结束的时候,沃瓦告诉大家,这儿有错误,这道题不能解!这时,全班才恍然大悟。阿莫纳什维利一本正经地表示“感到惊讶”——这怎么可能,我跟你们一起检查习题的已知条件……最后向同学们致歉“请原谅,孩子们……我自己搞错了!”在他的课堂中“诡计多端”“陷井丛生”,而这些让人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的设计中,蕴藏着“智慧的比拼”与“思维的启蒙”。与之相比,我们日常的课堂生活,确实是了无新意,学生们每天重复着同一种的课堂模式,很少有意外的惊奇,很少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少有千回百折的思维波荡:学习生活自然而然显得平静无波,平淡无味。在阿莫纳什维利创设的课堂中,每一节课都力求让学生像期待美好的礼物或节日一样期待课堂生活。
  还有,阿莫纳什维利每节课都要设置“跨入明天的五分钟”——就是让学生们绞尽脑汁地去思考比自己所学的高一年级的教材里面题目……闭着眼睛做很难的题目、在数学课中的三分钟诗歌朗诵、躲在遮住黑板的帷幕里在黑板上做习题……组织全班同学去访问六岁的学生,并为他们举行文娱表演,给他们赠送自制的小礼品……所有的这些就是把课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于是,列拉写道,彩虹有多少种颜色,课就有多少种颜色!格奥尔吉认为,课就是引导他们潜入词汇的大洋深处!柯蒂深情地写着,课是被子谱成的交响乐!纳托优美地将课比作太阳“课,你好!每次见到你都使我得到快乐,这快乐如同见到了光辉灿烂的、暖人心怀的和慈祥的太阳一样。”
  

[2]